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蜚蠊密度及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分析

    樊坚金姝青陈茜茜曹晖...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 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放粘蟑纸1 200张,有效粘蟑纸1 139张,阳性49张,粘捕率为4.30%,捕获蜚蠊253只,总密度为0.22只/张夜,其中德国小蠊248只,黑胸大蠊3只,美洲大蠊2只.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环境的蜚蠊密度有明显差异,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小餐饮机构.抗药性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对黄浦区德国小蠊现场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213.51、155.36、96.02 min,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0.09、3.84、8.45.结论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黄浦区蜚蠊防治的重点.

    德国小蠊抗药性蟑螂监测

    上海市松江区蝇类防治及肠道传染病现状分析

    张驰庞博文陶骏捷韩宁...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松江区蝇类防治状况及肠道传染病现状,为控制蝇类密度、杀虫剂抗性及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笼诱法捕捉蝇类后鉴别蝇种并记录蝇类密度;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目测法调查蝇类侵害情况;根据不同年度、月份整理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结果 2016-2021年松江区构成比前3位的蝇种为棕尾别麻蝇(30.62%)、丝光绿蝇(15.78%)、家蝇(11.92%);不同生境的蝇类密度无统计学差异(F=1.82,P>0.05),不同月份的蝇类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F=13.36,P<0.05);家蝇针对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分别为低抗、高抗、高抗;建筑拆迁工地、农贸市场、餐饮店成蝇侵害率较高;乙、丙类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不同年度(x2=5 631,P<0.05)、不同月份(x2=3 554.11,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松江区蝇类防治现状良好,但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较高的抗药性仍值得关注.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法控制重点区域蝇类密度,减少肠道传染病通过蝇类传播的概率.

    蝇类密度抗药性肠道传染病

    2017-2021年承德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李琦谭小柏张扬张丽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承德市2017-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承德市2017-2021年人群布病数据,通过畜牧部门了解羊牛养殖情况,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GIS软件对发病率进行空间相关及趋势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承德市共报告布病1 994例,年发病率为8.98/10万~16.69/10万.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以农牧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56:1.11个县(市、区)均有布病发生,在承德市范围内布病发病率整体上呈空间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承德市西北部.分离培养布鲁氏菌11株,均为羊3型.结论 承德市2017-2021年布病呈散发状态,4-7月发病率较其他月份偏高;地区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建议全年持续加强全市布病防控工作.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7-2022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祁娟陈海燕许聪辉樊莉蕊...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索HFRS的季节性趋势.结果 广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569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趋势M=0.38,病例报告主要在1-6月.各区均有HFRS病例报告,以海珠区(175例,30.76%)、白云区(95例,16.70%)和番禺区(83例,14.59%)较多.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77∶1,年龄分布以30岁组(25.31%)和40岁组(22.85%)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员(31.99%)为主.结论 广州市2017-2022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定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应继续强化重点人群防控策略.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流行特征

    枣庄市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董棒褚雨单晨啸张旭...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枣庄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该疾病的科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22年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治疗与疾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2.56±9.61)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48%(22/27);发病时间集中在4-10月;地区分布以山亭区为主,占48.15%(13/27);12例明确有蜱虫咬伤史.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他主要症状为淋巴结肿大85.19%(23/27),头痛70.37%(19/27),胃肠道不适66.67%(18/27),全身乏力44.44%(12/27).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27例,白细胞减少21例,D-二聚体升高15例,粒细胞缺乏13例,凝血功能异常13例,肝功能异常10例,降钙素原升高9例,尿蛋白阳性7例.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平均住院天数为(10.15±4.22)d,治愈率为92.59%(25/27).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春夏季高发,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较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刘晓伟周松闫东陈永明...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 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 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 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 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

    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分析

    范海华武海娅张涛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动物鼠疫监测及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鼠疫主要宿主密度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鼠体蚤的调查采取梳检鼠体表方法;取血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收集1970-2019年鼠疫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70-2019年长爪沙鼠总平均密度为2.62只/hm2,各年度平均密度波动在0.48~40.59只/hm2之间.夜行鼠调查总平均捕获率为7.57%.各年度小型鼠捕获率波动在3.13%~15.26%之间.鼠体总平均染蚤率为20.28%,各年度鼠体染蚤率波动范围在5.51%~66.42%之间;总平均蚤指数为0.41,各年度蚤指数波动在0.16~1.46之间.检出鼠疫菌267株,其中动物检菌233株,鼠疫媒介检菌34株.鼠血清学检测阳性49份,阳性为0.27%.结论 盐池县动物鼠疫流行分布在花马池镇、高沙窝镇和王乐井乡,核心区在花马池镇;动物间鼠疫共发生10个年次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间隔期,最长的为16年,最短的4年.

    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蚤指数鼠疫菌

    南京市近扭白蚁属一新纪录种记述

    叶兼菱何利文王鑫仪荆煜飞...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江苏省南京市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白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踏勘,广泛采集白蚁标本,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别.结果 发现并记述了南京新纪录种,新渡户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nitobei.结论 本次发现丰富了该种的地理分布资料.

    新渡户近扭白蚁新纪录种等翅目

    磷酸盐对散白蚁取食偏好性的影响

    马延军李培光刘继东隋贺...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7种磷酸盐对散白蚁取食偏好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选择取食实验筛选出对白蚁取食纤维素有较强促进作用的磷酸盐及其最佳添加浓度,然后通过无选择取食实验测定白蚁对添加这些磷酸盐的纤维素的取食量.结果 在选择取食试验条件下,7种磷酸盐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白蚁取食,促进取食的效果与其浓度密切相关.促进取食效果最好的4种样品分别是含0.12%K2HPO4、0.09%Na4P2O7、0.18%Na4P2O7和0.46%K2HPO4的纤维素,取食量分别是参照的7.83、7.64、6.33和5.15倍;在无选择取食条件下,白蚁对添加磷酸盐的纤维素的取食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磷酸盐对白蚁取食纤维素有明显的影响,添加磷酸盐虽然在无选择取食条件下并不会明显增加白蚁对纤维素的取食量,但是在选择取食条件下能明显提高白蚁的取食偏好性,特别是K2HPO4和Na4P2O7,效果最为明显.

    磷酸盐散白蚁取食偏好

    木本萜类精油对卫生害虫驱避活性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刘力恒戴荣宵范国荣张骥...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木本萜类精油、木本萜类精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对卫生害虫驱避活性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木本萜类精油及其主成分和衍生物的驱避制剂研究现状,并对木本萜类精油驱避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木本萜类精油卫生害虫驱避活性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