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权启镇

双月刊

2095-2015

0531-51665254

250031

济南市师范路25号 济南军区总医院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AND MEDICAL IMAGEOLOGY(Electronic Edit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国内专家共识推荐意见更新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戚泽雪赵连晖王广川张春清...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治疗策略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四版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更新趋势,比较并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国内的临床应用进展.

    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临床应用进展

    还阳通络灸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鲍乐刘颖王友彬陈龙...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还阳通络灸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 8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n=40)、对照组(n=40),2 组均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加用还阳通络灸.对比 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 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和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变化,并比较 2 组中医临床疗效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2 组治疗 1、3 个月后 VAS评分、β-E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5-HT、KPS 评分、EORTC QLQ-C30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β-EP 均低于对照组(P<0.05),5-HT、KPS 评分、EORTC QLQ-C30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82.50%较对照组60.00%更高(P<0.05);TACE 术后 6h 和 24h,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还阳通络灸能够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躯体疼痛、改善应激和情绪功能、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对于增强TACE治疗效果、降低TACE恶心呕吐可能有益.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还阳通络灸安全性

    血清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化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评价

    高静夏婷婷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浆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PR)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化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 2021年 3月至2023年3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收治的 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行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三药联合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姑息化疗治疗.于化疗 2 周期后评估其化疗效果,并记录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化疗效果以及发生、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化疗前LDH、NLR、FPR和临床资料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归纳影响患者姑息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80 例患者均完成 2 周期化疗,化疗 2 周期后 CR 0例、PR 28 例、SD 30 例、PD 22 例,总有效率为 35.00%(28/80)、疾病控制率为 72.50%(68/80).患者不良反应以Ⅰ~Ⅱ级恶心、腹泻、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3.7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60 岁、低分化、LDH≥245 U/L、NLR≥3.21、FPR≥0.10 均为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化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 岁、FPR≥0.10 均为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化疗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化疗效果与年龄、LDH、NLR、FPR有关,其不良反应与年龄、FPR有关,化疗前完善临床资料采集和实验室指标检测,有望指导疗效和不良反应预测.

    结直肠癌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姑息化疗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孙伟刘敬峰陈晨杨磊...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 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RECIST 1.1)评估界首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113 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XELOX 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之和计算客观缓解率,比较客观缓解、非客观缓解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并比较 2 组患者临床资料,使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13 例患者化疗 2周期后,CR 10例,PR 45例,SD 49例,PD 9例;客观缓解率为 48.67%(55/113).客观缓解组化疗 2 周期后 CEA、CA125、CA199 低于非客观缓解组(P<0.05).客观缓解组化疗 2 周期后CD3+、CD4+高于非客观缓解组,其CD8+低于非客观缓解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是影响XELOX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分期 N0 期、高分化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XELOX 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但其疗效受患者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影响因素

    老年急性脑梗死诱发胃肠损伤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赵倩刘文超李玺琳章邱东...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诱发胃肠损伤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阜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2021年 9月至 2023年 10月收治的 15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3∶1 比例,将 159 例患者分别纳入训练集(n=119)、验证集(n=40),按照训练集患者胃肠损伤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对比 2 组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总结诱发患者胃肠损伤的相关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 Nomogram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模型效能并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 训练集 119 例患者中,53例发生胃肠损伤,发生率为 44.54%,患者胃肠损伤以Ⅰ~Ⅱ级为主;验证集发生胃肠损伤 18 例,发生率为 4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9).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梗死部位为小脑、脑干或丘脑,血钠异常均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诱发胃肠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示,训练集、验证集 AUC 分别为0.881、0.867.Kolmogorov-Smimov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示模型校准度良好(χ2=3.879,R2=0.926,P>0.05).DCA 结果显示,在 10%~88%阈值范围内,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均位于 All、None 上方.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胃肠损伤发生风险较高,与梗死部位、血钠水平异常有关,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效能良好、净收益率较高,能够为胃肠损伤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急性脑梗死老年人胃肠损伤风险因素预测模型

    辨证针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窦丽辉李鹏窦静敏王贵玲...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辨证针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诊治脑梗死恢复期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108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4 例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 54 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辨证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积分、胃电参数指标水平及胃肠激素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4 周及 8周消化系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胃电参数指标水平、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辨证针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可能与辨证针灸有效纠正胃电紊乱及刺激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辨证针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功能性消化不良脑梗死

    早期母乳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

    钟学红吴旭红杨芹王红...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需要充足的营养以满足自身快速生长发育,但同时还需要注意患儿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喂养不耐受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探讨早期母乳微量喂养对VLBWI生长发育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为今后VLBWI的营养治疗提供合理方法.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VLBWI 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分为观察组 56例和对照组 36例.两组均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母乳微量喂养,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观察和比较两组生长发育状况及胃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经口喂养时间[(6.8±0.4)d]、全肠内喂养达到时间[(13.7±1.2)d]以及住院时间[(38.1±3.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572、-9.113、-6.028,P<0.05);观察组身长增长速度[(0.93±0.15)cm/周]、头围增长速度[(0.67±0.06)cm/周]、体重增长速度[(18.75±2.87)g/(kg²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442、2.571、4.861,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1±1.3)d]明显低于对照组(t=-7.522,P<0.05);观察组呕吐、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 8.9%、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705、8.664,P<0.05).结论 早期母乳微量喂养能显著提高 VLBWI 生长发育水平,降低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母乳生长发育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彩超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经验及价值

    汪久宏丁莉梁丽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彩超联合高频彩超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价值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12月于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可疑肠套叠患儿 93例,均行腹部彩超及高频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用及联合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检出情况及临床效能.结果 93例可疑肠套叠患儿经钡剂灌肠镜 X线确诊阳性 68 例,阴性 25 例,检出率为 73.12%;其中阴性患儿疾病包括肠炎 20例,急性阑尾炎 3例,腹泻 1例,过敏性紫癜 1例.腹部彩超联合高频彩超用于小儿肠套叠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用(P<0.05).结论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彩超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可有效改善检出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儿童诊断

    基于经会阴超声及肛管直肠测压分析女性排便梗阻综合征患者盆底形态与功能特征

    李婧婧陈茜周惠芬曾禹沙...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经会阴超声(TPUS)和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HR-ARM)分析女性排便梗阻综合征(ODS)患者盆底形态及功能特征.方法 对 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 117例女性ODS患者的TPUS和HR-ARM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直肠前突(RC)、直肠黏膜内套叠(RI)、肠疝、会阴下降、不协调性排便(DD)以及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TPUS 诊断排便障碍类型依次为 RC+RI 29 例(24.8%),DD 14 例(12.0%),RC+RI+DD 14 例(12.0%).HR-ARM 诊断显示约 93.1%的患者在模拟排便过程中存在肛门直肠压力分布异常,占比最大的临床分型为Ⅳ型 DD 28 例(23.9%),其次是Ⅱ型 DD 25 例(21.4%).直肠高敏的患者 19 例(16.2%),低敏 13 例(11.1%).TPUS 下常见的结构异常(DD、RC 及 RI)常同时伴有不同类型肛门直肠协调障碍及直肠感觉功能障碍.结论 TPUS 与HR-ARM 结合能够较好的评估女性 ODS 患者形态与功能特征,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排便梗阻综合征超声检查,经会阴肛门直肠测压解剖功能

    骶神经刺激配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韩晓雯郗医书郭娅陈艳珺...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骶神经刺激配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肌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 9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 1∶1 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功能修复及凯格尔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骶神经刺激配合凯格尔运动,对比两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盆底功能、盆底肌肌电、性功能水平、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盆底肌力评分、Ⅰ类肌纤维肌电压、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性功能(FSFI)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神经刺激配合凯格尔运动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盆底功能、盆底肌肌电、性功能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后便秘骶神经刺激凯格尔运动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