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权启镇

双月刊

2095-2015

0531-51665254

250031

济南市师范路25号 济南军区总医院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AND MEDICAL IMAGEOLOGY(Electronic Edit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价值

    贾绘倪薇包成明褚爱萍...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比较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就诊的疑似AP合并脂肪肝患者 80 例,所有患者均行 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记录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特征.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 AP 患者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记录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脂肪肝的分级情况.结果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影像学表现,80例疑似病例中共 76名确诊为AP.CT检查结果显示,共 73例患者呈现AP的典型影像特征,诊断AP的准确度为 93.75%,特异度为 75.00%,灵敏度为 94.7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共 70例患者呈现AP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AP的准确度为 87.50%,特异度为 50.00%,灵敏度为 89.47%.两种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脂肪肝方面,CT 检查结果显示,68 例患者(85.00%)呈现脂肪肝的典型影像特征,发现轻度脂肪肝25例(31.25%),中度脂肪肝 30例(37.50%),重度脂肪肝 13例(16.2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4 例患者(80.00%)呈现脂肪肝的超声影像特征,其中轻度脂肪肝 24 例(30.00%),中度脂肪肝 28例(35.00%),重度脂肪肝 12例(15.00%).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脂肪肝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P合并脂肪肝患者均可获得较高准确性,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过程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脂肪肝计算机断层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

    监测NLR、PLR、CAR、白蛋白、血钙及血糖指标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崔秋子姚红曼艾迎春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白蛋白(ALB)、C 反应蛋白(CRP)/ALB 比值(CAR)、血钙及血糖指标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 2020年 10月~2023年 10月收治的 120例AP患者,按照其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AKI组、非AKI组.比较 2 组患者入院时 NLR、PLR、ALB、CRP、血钙、血糖指标,运用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上述指标预测AP患者发生AKI的价值.结果 120例AP患者中,31 例发生 AKI,AKI 发生率为 25.84%.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中重度 AP、NLR≥6、PLR≥150、ALB<35 g/L、CAR≥1.5、血钙<2.0 mmol/L、血糖≥9.0 mmol/L均为影响AP患者发生 AKI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 病情严重度联合 NLR、PLR、ALB、CAR、血钙、血糖预测AP患者发生AKI的 AUC为 0.822,灵敏度 83.87%、特异性 84.27%(P<0.05).结论 AP患者 AKI发生率较高且 AKI 的发生与患者病情、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血钙及血糖水平均存在密切关联,联合监测上述因素能够为AKI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急性胰腺炎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血钙血糖

    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任爽刘懿颖李洋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对患者胃功能、炎症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 1至 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208例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联药组(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n=104)和单药组(艾司奥美拉唑,n=104),连续治疗 8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后胃泌素、胃动素等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炎症水平以及胃黏膜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 pyrin 结构域蛋白 6(NLRP6)、三叶因子 2(TFF2)水平变化.结果 连续治疗 8 周后,联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2%,高于单药组的76.92%(P<0.05);联药组胃泌素、胃动素、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6、NLRP6、TFF2 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胃功能、抑制胃损伤部位炎症水平、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修复、降低NLRP6、TFF2水平,不会提升药物不良反应.

    糜烂性胃炎瑞巴派特艾司奥美拉唑疗效

    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徐清华张振林李浩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 5月至 2023年 5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 11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最终纳入 9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1β、IL-6、PAF、MCP-1)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78%(P<0.05).两组患者的胸闷腹痛、身热口渴、恶心呕吐、头身沉重、便溏不爽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较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进一步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缓解炎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急性胰腺炎清胰汤乌司他丁临床疗效肠道功能炎性因子

    肺磨玻璃结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邹健从建华田玥黄旻坤...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体检人群中肺磨玻璃结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体检中心接受肺 CT和 13C呼气检查的体检人员 42 318 例,分为肺磨玻璃结节组和无结节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肺磨玻璃结节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肺磨玻璃结节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20.67%比 14.43%),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26.89%比 20.66%),肺磨玻璃结节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无结节组(22.33%比 2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提示肺磨玻璃结节组的年龄、NSE、CA199、AFP 高于无结节组;男性比例、体重指数、白细胞、血红蛋白、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低于无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肺磨玻璃结节与幽门螺杆菌阳性呈显著负相关(OR=0.863,P<0.001).结论 肺磨玻璃结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肺磨玻璃结节螺杆菌,幽门感染负相关性

    芪蓉润肠口服液系统评价研究

    陈华张欣颖潘婕周平达...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系统、多学科方法对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虚证便秘进行多维度临床系统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临床推广及国家医疗决策等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和《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采用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系统评价、Meta 分析、成本-效果分析,从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中医药特色"3+1"维度,对该药治疗虚证便秘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芪蓉润肠口服液具有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的功能,可提高治疗虚证便秘的总有效率,已被多部诊疗方略或疾病分册推荐,有效性较好;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认为该药经济性较好;风险可控,安全性较好;综合调查问卷结果情况认为芪蓉润肠口服液具有较好的适宜性;中医药特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论 芪蓉润肠口服液临床价值较好,建议进一步开展药效机制研究,提高循证证据质量,充分发挥芪蓉润肠口服液的临床价值优势.

    芪蓉润肠口服液虚证便秘系统评价

    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安亚楠王端然郭甜甜武希润...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密切相关.通过单纯根除Hp治疗已成为该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目前发现,还有绝大部分胃MALT淋巴瘤患者不存在Hp感染,Hp阴性的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内镜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与阳性患者存在不同.且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Hp为阴性的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并对未来治疗进行展望,为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螺杆菌,幽门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预后

    急性肠系膜缺血不可逆肠坏死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巨顺何伯圣
    275-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是由于肠系膜血管疾病所致的胃肠道血供不足的一类疾病,通常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可逆性透壁性肠坏死(ITIN)是 AMI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 AMI中,准确的识别和预测ITIN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对AMI患者发生ITIN重要的预测因素进行详细综述,以了解其当前的研究进展.

    急性肠系膜缺血不可逆性透壁性肠坏死预测因素

    内镜治疗环周食管壁内夹层二例经验

    范飞飞李文波王静刘晓峰...
    282-286页

    阴囊尿路上皮癌伴全身多发转移18F-FDGPET/CT显像一例

    黄文鹏邱永康杨琦陈钊...
    287-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