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模型构建

    宋玉健孙珂战祖豪蒋玉军...
    2342-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8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泌尿道感染患者为感染组,135例输尿管结石无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统计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8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泌尿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29株病原菌,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假丝酵母;年龄较大、有糖尿病、术前尿潴留、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双J管留置时间长、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低均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为:Logit(P)=-9.229+年龄× 0.088+糖尿病× 0.787+术前尿潴留×1.113+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0.342+双J管留置时间×0.237-血清ALB水平×0.14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当Logit(P)>0.527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4,敏感度为73.73%,特异度为85.19%.结论 输尿管结石术后泌尿道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其影响因素与年龄、糖尿病、术前尿潴留、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双J管留置时间、血清ALB水平有关,相关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良好.

    输尿管结石泌尿道感染术后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病原菌及HMGB1/TLR4信号通路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张瑛王园库杰程丹...
    2347-2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症因子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表达.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5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0例和非感染组276例,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感染分布情况及病原学特点,分析两组患者HMGB1/TLR4信号通路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分析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感染患者感染分布主要以切口感染为主,占45.00%;80例患者共分离出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65.8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对美罗培南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及头孢唑林耐药性高;革兰阴性菌26株占30.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克林霉素药物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真菌占3.53%;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和HMGB1、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356例老年患者术后死亡12例,病死率为 3.37%,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 PCT、TNF-α、IL-1β、IL-6、IL-8、IL-10 和 HMGB1、TLR4 mRNA 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伴随血清HMGB1、TLR4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病原菌炎性因子预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

    PCI术后肺部感染miR-5787、miR-146a及miR-133表达及其与炎症、凝血纤溶因子的关系

    李晓荣张小丽王冰张秀杰...
    2352-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R)-5787、miR-146a及miR-133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机体炎症、凝血纤溶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31例冠心病PCI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别纳入感染组(26例)和非感染组(105例);比较两组miR-5787、miR-146a、miR-133及机体炎症、凝血纤溶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miR-5787、miR-146a、miR-133与机体炎症、凝血纤溶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5787、miR-146a、miR-133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miR-5787、miR-146a、miR-133、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miR-5787、miR-146a、miR-133 与 E 选择素、TNF-α、IL-6、CRP、FIB、D-D、PAI、vWF 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 AT-Ⅲ 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5787、miR-146a、miR-133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PCI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80.00%.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肺部感染患者miR-5787、miR-146a、miR-133、机体炎症、凝血纤溶系统表达异常;miR-5787、miR-146a、miR-133与机体炎症、凝血纤溶因子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PCI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肺部感染微小核糖核酸炎症凝血纤溶因子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马拉色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NLRP3炎症小体、IL-10、IFN-γ、SP表达意义

    邹建飞亓秀丽徐玉玲袁飞飞...
    2357-2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PSO)患者马拉色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0、干扰素-γ(IFN-γ)、P物质(SP)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PSO患者发生马拉色菌感染101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的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41例),另选103例PSO患者未发生马拉色菌感染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照组之间,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之间NLRP3炎症小体、IL-10、IFN-γ、SP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NLRP3炎症小体、IL-10、IFN-γ、SP水平与PSO患者马拉色菌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NLRP3炎症小体、IFN-γ、SP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NLRP3炎症小体、IFN-γ、SP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L-10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NLRP3炎症小体、IFN-γ、SP水平与PSO患者马拉色菌感染均呈正相关(r=0.612、0.625、0.683,P<0.05),IL-10 则呈负相关(r=-0.597,P<0.05),NLRP3 炎症小体、IFN-γ、SP水平与PSO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572、0.679、0.537,P<0.05),IL-10则呈负相关(r=-0.603,P<0.05).结论 PSO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的NLRP3炎症小体、IFN-γ、SP水平高表达,IL-10水平低表达,且这些因子与PSO患者马拉色菌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均有相关性.

    寻常型银屑病马拉色菌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P物质感染严重程度相关性

    miR-362及LncRNA SNHG12表达与IL-17甲基化与宫颈癌患者hr-HPV感染相关性

    寇翰林韩喆张贺平靳荣...
    2362-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62(miR-362)及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甲基化阳性率与宫颈癌(CC)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CC患者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1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B组,180名同期健康体检女性志愿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临床资料、hr-HPV感染率、宫颈组织miR-362、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IL-17甲基化阳性率,hr-HPV感染阳性、阴性宫颈组织miR-362及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IL-17甲基化阳性率,CC患者宫颈组织miR-362及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IL-17甲基化阳性率与hr-HPV感染阳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组织miR-362及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不同IL-17甲基化状态CC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A组宫颈组织miR-362表达水平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A组宫颈组织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高于B组、C组,B组高于C组;三组IL-17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8.45%、52.35%、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阳性CC患者宫颈组织miR-362水平低于hr-HPV感染阴性CC患者;宫颈组织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高于hr-HPV感染阴性CC患者;IL-17甲基化阳性率为72.54%,高于hr-HPV感染阴性CC患者的46.15%(P<0.05);CC患者宫颈组织miR-362表达水平与hr-HPV感染阳性呈负相关(r=-0.565,P<0.05);宫颈组织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IL-17甲基化阳性率与hr-HPV感染阳性呈正相关(r=0.498、0.512,P<0.05);IL-17甲基化阳性患者肿瘤高分化程度的占比为60.87%,高于IL-17甲基化阴性患者的39.62%(P<0.05).结论 宫颈组织miR-362、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IL-17甲基化阳性率与CC的发生及hr-HPV密切相关,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关联.

    宫颈癌微小核糖核酸-362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小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2白细胞介素-17甲基化相关性

    外周血sTREM-1联合MIP-1α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急性宫内感染中的价值

    杨莉莉陈自力张永展刘蓝泽...
    2368-2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联合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急性宫内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产科92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合并宫内感染分为宫内感染组36例与非宫内感染组56例;统计宫内感染组宫颈分泌物病原学分布特点,分析宫内感染组与非宫内感染组血清sTREM-1及MIP-1α水平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REM-1及MIP-1α诊断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36例宫内感染组孕妇宫颈分泌物共检测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57.14%,革兰阳性菌13株占37.14%,真菌2株占5.71%;宫内感染组血清sTREM-1及MIP-1α水平高于非宫内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sTREM-1、MIP-1α对宫内感染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840、0.911],二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38).结论 血清sTREM-1和MIP-1α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胎膜早破宫内感染预测价值

    2020-2022年某儿童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变化趋势

    钱扬会齐永志李晓燕刘晓菁...
    2372-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变化.方法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根据采集时间被分为三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研究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2020组、2021组和2022组分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为46、57和7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长不明显,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检出率逐年增加,且Ⅰ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于阴性菌(P<0.05).结论 儿童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Ⅰ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比例增加明显.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儿童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耐药性抗菌药物医院感染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患儿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CX3CL1和CD40L及TGF-β1水平与患儿预后的关系

    柳亚杰刘佳宫钰
    2377-2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MP)肺炎诱发哮喘患儿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人驱动蛋白(CX3CL1)、CD40配体(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作为A组,92例重症MP感染未诱发哮喘患儿作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CX3CL1、CD40L、TGF-β1 水平,不同预后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水平,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及联合检查对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A组ORMDL3基因rs7216389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组(65.00%vs.44.57%;79.38%vs.63.59%);A组ORMDL3基因rs4794820位点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组(60.00%vs.42.39%;77.50%vs.61.41%,P<0.05);相比于 B 组,A 组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水平均更高(P<0.05);相比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CX3CL1、CD40L、TGF-β1水平均更高(P<0.05);血清CX3CL1、CD40L、TGF-β1及联合检查预测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6、0.697、0.721和0.900,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P<0.05).结论 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CX3CL1、CD40L、TGF-β1与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密切相关,且CX3CL1、CD40L、TGF-β1对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查的预测价值最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哮喘类黏蛋白1样蛋白3不规则趋化因子人驱动蛋白CD40配体转化生长因子-β1预后

    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TLR4及NF-κB和TRAF6蛋白表达水平及母婴结局

    何胜悦刘宇梁艳张英...
    2382-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胎盘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发生、分期的关系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为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分为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非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98例/165例);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胎盘TLR4、NF-KB、TRAF6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绒毛膜羊膜炎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母婴结局;采用Spearman法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胎盘TLR4、NF-κB、TRAF6水平变化与不同分期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P<0.05);中期组和晚期组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水平较早期组高(P<0.05),晚期组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水平较中期组高(P<0.05);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死亡占比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LR4、NF-κB、TRAF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后胎盘TLR4、NF-κB、TRAF6蛋白水平呈高表达,三者与绒毛膜羊膜炎分期密切相关,且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对母婴结局不利.

    未足月胎膜早破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绒毛膜羊膜炎母婴结局相关性

    2018-2022年成都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裴小琴郭华吕宇向钱...
    2387-2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8-2022年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现患率、感染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为各级医疗机构横向对比、采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成都地区2018-2022年医疗机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成都地区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9%、1.55%、1.68%、1.51%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呈逐年下降趋势(x2=4.660,P=0.031);2018-2022年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现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医疗机构规模增大现患率呈增加趋势(趋势卡方P<0.001);2018-2022年成都地区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分别为20.27%、21.43%、14.08%、18.68%和15.5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依次占57.30%、55.50%、56.89%、55.58%和58.29%;除2018年外其余年份均呈现医疗机构规模越大抗菌药物使用率越低(P<0.05);2018-2022年成都地区抗菌药物使用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23).结论 近5年成都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但重点病原菌对部分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趋势分析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