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能评估

    曹立娟刘素霞陈亚男郝丽...
    2822-2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医院感染网格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中心静脉置管≥48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行医院感染网格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分为干预前期(2021年)、干预期(2022年)和维持期(2023年),比较干预前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CLABSI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特征.结果 通过组建网格化管理团队、优化集束化防控措施、明确网格管理者职责和建立循证化培训及考核机制的医院感染网格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实施,2021-2023年ICU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分别为67.77%、63.09%和51.22%,CLABSI 发生率从 3.15‰降至 2022 年的 0.75‰(P=0.001),2023 年的 0.94‰(P=0.002);CLABSI 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9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比55.17%,多药耐药菌13株,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最常见.结论 网格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CLABSI的风险,有助于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网格化管理质量控制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效能评估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孙吉花宋洪芳樊国爱刘欣...
    2828-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患者下呼吸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6日-28日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中,先后出现5例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均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考虑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对5例感染患者的三间分布进行调查,采集CSICU及手术室环境卫生学标本、共同侵入性操作医疗用品、医务人员手卫生、食道超声探头、呼吸机及其附件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在10号手术间进行,麻醉师均为H医生,手术间内已开启及未开启的大瓶装非消毒型耦合剂检出BC阳性率为100%,与患者痰培养分离的BC耐药谱基本一致;CSICU及手术室环境卫生学标本不合格率为14.29%,均无致病菌及目标菌(BC)生长.结论 此次事件因麻醉师进行食道超声探头插入时,使用大瓶非消毒型耦合剂介导,大瓶非消毒型耦合剂为BC污染耦合剂,导致5例患者术后发生BC下呼吸道感染,停用大瓶非消毒型耦合剂改用单包装消毒型耦合剂后,未再发生BC致下呼吸道聚集感染.

    手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干预措施

    某监护室4例耳假丝酵母感染治疗与防控实践

    赵永生寇佳琪赵庆华韩旭元...
    2832-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监护室耳假丝酵母感染的交叉传播,评价感染防控的有效性.方法 分析2023年1月-2023年6月某三甲医院耳假丝酵母疫情的临床治疗、病例时空关系和应急处置,并综合既往报道.结果 2023年1月-2023年6月医院发生两条独立传播链的跨度5个月的耳假丝酵母疫情,全部患者均有多种细菌感染,包括碳青霉烯耐药菌感染,其中3例同时存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适当隔离措施、使用专用消毒湿巾给与患者进行去定植处理、积极的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主动筛查及环境监测等措施,同时结合有效合理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及粘菌素等)控制细菌感染.抗真菌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治疗.经过上述防控及治疗措施院内耳假丝酵母交叉传播感染共3例,未引起感染暴发,并未发生耳假丝酵母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耳假丝酵母感染经过积极感染防控和合理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耳假丝酵母的播散和蔓延.

    耳假丝酵母感染院内感染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防控实践流行病学

    采血室护士连续多次采血手卫生策略

    李欢闻智周丽丽刘伯伟...
    2838-2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采血过程中单副手套的最佳更换时机,评价免洗手消毒液和医用湿巾对手套的消毒效果.方法 以2023年10-12月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采血室带教护士和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连续采血过程中不更换手套,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手消组)和医用湿巾(湿巾组)对手套进行消毒,连续消毒次数1、3、5、10和20次后,采用潜血实验和微生物学方法对手套表面残留的血红蛋白和细菌进行检测.结果 在手消组中,潜血实验显示带教护士连续操作5、10和20次时,手套上残留血红蛋白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45%、37.50%和80.95%,实习护士连续操作1、3、5和10次时,手套上残留血红蛋白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89%、10.00%、44.44%和75.76%;微生物学结果显示除实习护士 10次操作有细菌超标外(11.43%),其他频次组的细菌合格率均为100%;在手消组中,抽取动脉血气后手套样本的残留血红蛋白检出阳性率为91.18%,无细菌检出;带教护士连续静脉采血10次时,湿巾组、手消组中的残留血红蛋白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5.38%vs.37.5%(P<0.05);实习护士连续静脉采血5次和10次时,湿巾组、手消组中的残留血红蛋白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13%vs.44.44%(P<0.05)和3.85%vs.75.76%(P<0.05).结论 在连续采静脉血的过程中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带教护士和实习护士更换手套频次分别为5次和3次;抽取动脉血气后,护士应立即更换手套;相比于免洗手消毒液,医用湿巾擦除手套上残留血红蛋白的效果更好.

    连续采血手套手卫生残留血红蛋白消毒

    2023年山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机管路消毒现况问卷调查

    张晓霞路璐李启东王伟科...
    2843-2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山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机管路消毒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呼吸机管理及清洗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7月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各医疗机构有创呼吸机使用及管理基本情况,内外回路、配件的消毒情况及消毒监测情况等.结果 161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实行院内呼吸机集中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4所,科室自行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38所,其余9所医疗机构为集中管理十科室自行管理相结合;三级医疗机构中对呼吸机内回路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占46.67%(21/45),二级医疗机构中对呼吸机内回路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占24.14%(28/116),其中对呼吸机内回路消毒的医疗机构执行消毒的频次各不相同,各医疗机构使用醇类复合制剂对内回路进行消毒的占多数;关于外表面消毒,各医疗机构均行外表面清洁与消毒,但消毒剂种类不一;对于外置管路,使用一次性管路的医疗机构占39.75%,其余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管路,43.30%的医疗机构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7.84%医疗机构使用清洗消毒机,其余为灭菌;三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人员为院感专职人员的医院占35.56%,其次为院感兼职人员31.11%,二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人员为护士的医院占58.62%,其次为院感专职人员的医院占25.00%,各医疗机构执行监测的周期不尽相同.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本省各医疗机构对有创呼吸机的使用管理、日常维护及各部件的消毒执行情况参差不齐,无统一的规范和管理要求.为有效预防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急需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呼吸机使用和管理.

    医疗机构呼吸机消毒灭菌现况调查山西省

    2023年重庆市44所公立中医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新规范执行现状调查

    滕冬梅李亚平杨小军阳文琳...
    2848-2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新规范执行现状,为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下一步重点工作、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保障和数据支持.方法 以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为调查对象,2023年5月-7月对其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和质量控制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纳入44所中医医院(三级医院15所,二级医院29所),回收调查问卷44份,有效回收率100%;44所医院中,11所医院洗消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量需求,3所医院洗消间未独立设置,6所医院仍使用直槽作为软式内镜清洗槽,38所医院的洗消人员类别为医护人员,6所医院有自动洗消机,8所医院有信息化追溯系统;20所医院使用复方含氯消毒剂,19所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作消毒剂,16所医院使用戊二醛;40所医院监测记录按规范保存,25所医院内镜使用信息均可追溯,28所医院清洁剂严格执行一镜一换.结论 中医医院基本能够遵循清洗消毒规范要求.但在设施设备配置、清洗消毒执行细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少数医院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和干燥的重视不够,在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方面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中医医疗机构要对照新规范不断改进,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进一步解决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中医医院现状调查问卷调查重庆

    2015-2023年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和管理现况调查

    张段段赵国玉雒涛肖锦秀...
    2853-2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内镜室工作人员构成和内镜室设置情况,了解哨点医院内镜消毒质量,为内镜消毒工作和内镜室管理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方法 2015年-2023年3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9家哨点医院清洗消毒后内镜合格率、细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内镜室工作人员构成和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监测频率为每季度一次.结果 2015年-2023年3月对9家哨点医院共采集内镜样本425份,合格413份,合格率为97.18%,2018年合格率最低为79.31%,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41,P<0.001);除2023年外,其他年份内镜均有菌落检出,2019年内镜检出菌量在1~20 CFU/件的内镜占比达到66.67%,占比较高,对部分样本进行微生物鉴定,共检测样本96份,1份检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03%;内镜手工清洗消毒和机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49,P=0.08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内镜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1,P=0.122);对哨点医院内镜室设备设施配备情况和工作人员学历职称等内容进行调查,内镜室超声清洗器和终末漂洗水净化设备配备率为71.43%,其他设备设施配备率均为100%;内镜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情况.结论 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内镜整体消毒状况较好,但部分医院内镜消毒仍旧存在不合格情况,需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内镜消毒质量,避免医院感染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规范开展.

    哨点医院内镜消毒消毒质量管理微生物污染铜绿假单胞菌内镜室管理现况调查乌鲁木齐

    基于胜任力视角探索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

    姚尧程敏杨俊林曾妮...
    2858-2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倡议各地区应制定国家感染预防和控制专业课程和教育计划,教育计划应包括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等教育、新员工入职教育、在职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促进感控人员核心能力的标准化发展.以胜任力为驱使的教学模式依赖于感控能力需求和评估.本文基于胜任力冰山、洋葱模型的视角,探索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英国感染预防协会(IPS)、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和WHO关于感控人员胜任力框架的演变过程,核心能力共涵盖19个领域,均以"临床感控实践活动"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全球各地区已开发并使用的感控能力评估量表共11项,均由美国、英国和中国三个国家分别开发,其中自我评估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基于全球感控胜任力框架和能力评估工具开发现况,探索《医院感染管理学》教学路径改革要点,开展以提升"临床感控实践活动"胜任力的本科教学,扩大教学对象专业范围,覆盖临床、护理、检验等医学专业,制定临床实习岗前教学计划和推行入职资格认证.

    胜任力医院感染教学改革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研究进展

    江海宁张启飞方向兰胡朕瑜...
    2865-2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之一.CRE对多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性,其治疗选择受到极大限制,从而增加了医疗成本并提高了患者病死率.尽管目前对于CRE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鉴于其耐药性的复杂性和持续变化,要有效控制CRE感染仍需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近年来有关CRE耐药机制、流行病学现状以及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在此基础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为进一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并保障公众健康提供参考.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耐药机制流行分布防控策略

    中药及中药提取物抗葡萄球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沈柏彤陈卫国王涛武有聪...
    2870-2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分阶段的复杂过程,也是葡萄球菌出现多重耐药和持续性感染的重要机制,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根除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感染.与现代抗菌药物相比,中药具有其独特的抗菌效果,且较少产生耐药性.本文从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过程及调控机制的角度,整理近年来中药及中药提取物抗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单用中药,或联合抗菌药物使用的抗生物膜作用机制及效果,为临床用药及新型抗葡萄球菌生物膜中药研发提供参考.

    中药中药提取物细菌生物膜葡萄球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