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病原菌及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与病情进展的关联

    申淑玲王群王红梅苏慧芳...
    2983-2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CAM)病原菌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5(NL-RC5)mRNA、Toll样受体-4(TLR-4)mRNA、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178例PROM孕妇根据分娩时胎膜组织病理结果分为CAM组(82例)、非CAM组(96例),统计PROM合并CAM患者检出病原菌,比较两组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对PROM患者合并CAM的诊断价值;将PROM合并CAM患者按照炎症程度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7例),比较不同炎症程度患者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 表达水平,分析胎膜组织 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与PROM合并CAM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82例PROM合并CAM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97株,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为主;CAM组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和Caspase-1 mRNA分别为1.54±0.51、15.86±4.79 和 1.48±0.47 均高于非 CAM 组(P<0.05);胎膜组织 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联合诊断PROM患者合并CAM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胎膜组织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 与 PROM 合并 CAM 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63、0.618、0.537,P均<0.05).结论 PROM合并CAM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NLRC5 mR-NA、TLR-4 mRNA、Caspase-1 mRNA联合对PROM患者合并CAM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三者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病原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5mRNAToll样受体-4mRNA半胱天冬酶-1mRNA病情程度相关性

    江西省新生儿筛查CRKP定植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陈修文章新平陈思思刘小莲...
    2989-2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定植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西省5家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开展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显色培养基主动筛查,将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KP)新生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碳青霉烯类是否耐药分为CRKP和碳青霉烯敏感KP(CSKP)两组;调查CRKP和CSKP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入院诊断、炎性指标、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超过7天等),对CRKP与CSKP新生儿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同时对CRKP耐药基因进行酶型检测,分析CRKP不同耐药基因的构成情况;对所有CRKP和部分CSKP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5家医院共筛出CRE阳性标本168份,经质谱仪和纸片法鉴定KP 82株,其中CRKP 25株、CSKP 57株;CRKP新生儿平均日龄(11.64±10.86)d;对比CRKP与CSKP新生儿临床特征,抗菌药物使用时长超过7天能增加CRKP检出率;25株CRKP中产NDM酶14株,产丝氨酸酶1株,不产酶10株,从MLST分型来看,CRKP以ST1564和ST37最为常见(各占20.00%),ST2601和ST11则次之(各占16.00%).结论 新生儿住院患儿CRKP定植率较高,CRKP耐药基因以金属酶、ST1564和ST37最为常见,应加强新生儿CRKP监测和感染防控.

    主动筛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新生儿分子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定植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TLR2/9基因多态性及病原菌耐药性

    蔡枚龄羊才进李志仁杨路...
    2994-2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Toll样受体(TLR)2/9基因多态性及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1例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同期出生的61名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及耐药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TLR2基因rs5743708位点和TLR9基因rs352140位点基因型分布.结果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培养分离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革兰阳性菌26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76.19%)和头孢唑林(85.71%)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100.00%)和头孢呋辛(100.00%)耐药率较高,而两者均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较为敏感;无乳链球菌对克林霉素(100.00%)和红霉素(100.00%)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研究组TLR2 rs5743708位点AA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7%、47.54%高于对照组(P<0.05),G等位基因频率52.46%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LR9基因rs352140位点T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98%、53.28%高于对照组(P<0.05),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43%、46.7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性不同;TLR2/9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情进展.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耐药性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外周血miR-1323、IL-6/STAT3通路表达水平

    张春丽吴克义张慎荣
    2998-3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儿童外周血微小RNA-1323(miR-1323)及白细胞介素(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川崎病合并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组,另选择同期60例未并发MP的川崎病患儿为非感染组;统计分析两组miR-1323、IL-6、STAT3 mRNA水平;同时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将川崎病合并MP感染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和非CAL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合并MP感染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miR-1323、IL-6/STAT3通路预测川崎病合并MP感染患儿发生CAL的效能.结果 MP 感染组 miR-1323、IL-6、STAT3 mRNA 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CAL 组 miR-1323、IL-6、STAT3 mRNA、IL-1β、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非CAL组(P<0.05),IL-10低于非CAL组(P<0.05);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CAL组(P<0.05);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占比高于非CAL组(P<0.05);miR-1323、IL-6和STAT3 mRNA是川崎病并发MP感染患儿CAL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iR-1323联合IL-6/STAT3通路水平预测川崎病合并MP感染患儿CAL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检测.结论 川崎病并发MP感染患儿外周血miR-1323、IL-6/STAT3通路水平升高,且均是川崎病并发MP感染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川崎病并发MP感染患儿临床诊疗的潜在指标.

    肺炎支原体感染川崎病微小RNA-1323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冠状动脉损伤

    2023年湖北省482家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监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王旭艳吴艳艳张玉鹏刘倩...
    3003-3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监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4月7日—5月4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482所医疗机构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检验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影像信息系统(RIS)、手术麻醉系统(AIMS)、移动护理系统(MNIS)的上线率分别为 84.65%、76.97%、89.21%、65.98%、43.98%、26.56%,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上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所(44.19%)有独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医疗机构是否上线独立医院监测系统与医院等级、类别、属性、床位数以及HIS、EMR等信息化基础建设有关(P<0.05),且有独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医疗机构更愿意参加感染监测数据上报(P<0.05).结论 应加大对二级、专科、民营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从而提升全省医院感染监测水平.

    医院感染信息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现况调查

    PDCA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陈美恋王守军郝云霄匡季秋...
    3008-3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区2016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和防控措施落实相关数据;2016年1-12月为PDCA模式应用前阶段,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为PDCA模式应用后阶段.比较应用PDCA模式前后医院感染发生和防控措施落实效果的变化.结果 应用PDCA模式前监测住院患者1 135例,应用PDCA模式期间监测住院患者6 566例;应用PDCA模式后,外科重症监护病区的医院感染率降低,由2016年的4.67%下降至2022年的1.89%,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由2016年的2.91%下降至2022年的0.56%,且逐年下降(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及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下降(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2016年的8.49‰下降至2022年的2.63‰,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由2016年的8.08‰下降至2022年的1.7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由2016年的1.95‰下降至2022年的0.0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所提升(P<0.05),由50.91%提升至70.18%,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自2018年后升高(P<0.05),由76.42%提升至86.25%.结论 PDCA模式可有效提升外科重症监护病区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水平,降低外科重症监护病区医院感染率.

    PDCA模式重症监护病区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评价医院感染率多药耐药菌器械相关感染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

    ICU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

    王莉梁秀云张爱英孙吉花...
    3012-3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ICU患者医院感染预测模型并评价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2年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79例作为医院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115例为未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归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似然比x2、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对ICU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出院转归、年龄、糖尿病史、贫血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级别、白蛋白正常、前白蛋白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方程:Logistic(P)=9.073+1.299×糖尿病史+0.161 ×ICU住院时间+0.088×中心静脉置管时间+0.77×NRS2002评分+0.112× 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 NRS2002评分、糖尿病病史、ICU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APACHEⅡ评分是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ICU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ICU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评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沈慈益杨婕妤史怡琼奚梦婷...
    3017-3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接受深静脉置管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CRI情况分为合并CRI组(27例)和无CRI组(82例);统计合并CRI组病原菌情况,归纳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的预测价值,获取其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27例发生CRI的深静脉置管患者共检出菌株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51.35%,革兰阳性菌14株占37.84%,真菌4株占10.81%;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ALB)是深静脉置管患者CRI的危险因素(OR=5.043、3.873,P均<0.05);构建回归模型:logit(P)=-10.114+合并糖尿病×1.618+ALB×1.354;按照预测概率logit(P)绘制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的ROC曲线,当logit(P)>11.00时,AUC值为0.886,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69.51%.结论 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血清ALB,据此构建回归模型对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可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或防治以降低CRI发生风险.

    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陶玮李红波李红兵吴爱纯...
    3022-3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导管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6)和未感染组(n=184),归纳MHD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风险列线图,并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及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侵入性操作是MHD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而血清白蛋白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0.894~0.990),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85.61%,约登指数为0.788.结论 高龄、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过长、入侵性操作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等因素均与MHD患者发生导管感染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根据上述风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李凌竹姚尧李梦茹林丹...
    3026-3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法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病例基本信息、DRG分组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医院感染情况等.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调整前,排名前五的分别是ICU、心脏外科、胃肠外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使用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调整后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血液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ICU、康复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量前五位DRG组别分别是RB19、GB23、RR13、AG29、RE19;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前五位DRG组别分别是RR21、AG29、RR11、GB11、IC23;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前五的DRG组别中,院感组中位住院天数均高于非院感组(P<0.05);在住院费用上,除AG29外,前五的其余DRG组别中院感组中位住院费用均高于非院感组(P<0.05).结论 DRGs可应用于医院感染监测工作,CMI值可用于标化医院感染发病指标;分别计算不同DRG组别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有利于精准感染控制的开展.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院感染监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