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大学生HIV检测意愿的Meta分析

    曾艳万彬赵霞谢鹏...
    96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意愿,为防疫部门和各高校制订合适的方案提高中国大学生HIV检测的意愿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经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HIV检测意愿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合并意愿率,对纳入研究进行Egger秩相关检验和漏斗图判断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8篇,共涉及大学生154 7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总体HIV检测意愿率为65。20%[95%CI(56。50%~73。9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地区在东北和东部地区、性别为男性、户籍为城市、学历为专科、医学专业、既往有性行为史、知晓HIV检测知识的大学生HIV检测意愿率更高。结论 中国大学生HIV检测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政府和各大高校应加强合作,应针对不同人群制订合理的方案,为其创造支持性环境,整合完善相关措施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HIV检测意愿。

    艾滋病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检测意愿Meta分析

    头花蓼提取物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肠埃希菌感染肾盂肾炎大鼠的干预效果

    林智峰刘冬张珂张春江...
    968-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头花蓼提取物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肠埃希菌感染肾盂肾炎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大鼠45只,10只为对照组,其余35只建立大肠埃希菌感染肾盂肾炎模型,共有30只大鼠成功建模,将其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头花蓼提取物组3组,每组10只。药物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灌胃;头花蓼提取物组给予头花蓼提取物灌胃;对照组、模型组不做处理,给予0。5ml生理盐水灌胃,7 d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情况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头花蓼提取物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4、IL-1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蛋白尿量、PI3K、AKT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对照组、头花蓼提取物组的SIg A、IL-4、IL-6、IL-10、BUN、24 h蛋白尿量、Scr、PI3K、AKT表达量下降(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头花蓼提取物组的IL-6、IL-10、IL-4、SIg A、BUN、Scr、24h蛋白尿量、AKT、PI3K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对大肠埃希菌感染肾盂肾炎大鼠给予头花蓼提取物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系统对SIg A的分泌,保护大鼠的肾脏组织,以减轻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大肠埃希菌感染肾盂肾炎头花蓼提取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重症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NETs和IL-17与TGF-β诊断价值

    李星叶林赵磊万政伟...
    97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SP)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病原学及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3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176例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MDRO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102例)和感染组(74例)。分析感染组病原学特点,比较两组临床资料、NETs、IL-17、TGF-β,NETs、IL-17、TGF-β对SP患者MDRO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感染组患者中分离出MDRO株98株,革兰阳性菌的占比为34。69%,革兰阴性菌的占比为65。31%;感染组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有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3种抗菌药物联用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NETs、IL-17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血清TGF-β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NETs、IL-17、TGF-β及联合检测诊断SP患者MDRO 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29、0。684、0。649、0。886,敏感度分别为 64。86%、66。22%、62。16%、79。73%,特异度分别为66。67%、66。67%、68。63%、89。22%,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 SP患者MDRO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占比较高,而MDRO感染可能与患者疾病类型、有创机械通气、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且血清NETs、IL-17、TGF-β水平变化与MDRO感染具有密切关系,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地预防及抗菌药物治疗,以促进治疗效果。

    重症肺炎多药耐药菌病原学耐药性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白细胞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

    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与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联及其危险因素

    刘真真张潇王丽娟袁梅...
    978-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与脑梗死(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联及其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11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56例/25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TLR4、NF-κB表达水平;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TLR4、NF-κB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4、NF-κB对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01%(56/3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疾病史、入院时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大均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血清TLR4、NF-κB水平比非感染组更高(P<0。05);ROC曲线获得TLR4、NF-κB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783、0。726、0。892;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90%,78。00%。结论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吸烟史、肺部疾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及CRP/ALB比值有关,肺部感染后可激活TLR4/NF-κB通路;联合检测TLR4、NF-κB有助于诊断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脑梗死肺部感染危险因素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IL-2R及CHE和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联

    李世勋亓俊杰周凡韩红强...
    983-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胆碱酯酶(CHE)、血管紧张素-2(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联。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n=36)和未感染组(n=52)。根据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21)。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IL-2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HE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ng-2水平。检测并记录患者峰值摄氧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心功能评价采用Killip分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IL-2R、CHE、Ang-2水平与Killip分级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IL-2R、CHE、Ang-2水平与FEV1和峰值摄氧量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AMI患者血清SIL-2R和Ang-2水平高于未感染组,血清CHE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预后不良组AMI患者血清SIL-2R和Ang-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HE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Killip分级、FEV1和峰值摄氧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预后不良组FEV1和峰值摄氧量均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AMI患者血清SIL-2R、Ang-2水平与Kil-lip 分级呈正相关,与FEV1和峰值摄氧量呈负相关;血清CHE水平与Killip分级呈负相关,与FEV1和峰值摄氧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IL-2R、CHE、Ang-2水平不仅与AMI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有关,还与患者预后存在关联。

    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胆碱酯酶血管紧张素-2预后

    肺癌化疗患者lncRNA NEAT1和sTREM-1与HMGB1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章婷婷王嘉军丰大利祝艺华...
    98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肺部感染(PI)的关系。方法 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肺癌化疗后发生PI患者纳入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195例肺癌化疗后未发生PI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ncRNA NEAT1、sTREM-1、HMGB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NEAT1、sTREM-1、HMGB1及联合检测对肺癌化疗患者PI的预测价值,并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感染患者 lncRNA NEAT1、sTREM-1、HMGB1 水平。结果 感染组血清 lncRNA NEAT1、sTREM-1、HMGB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lncRNA NEAT1、sTREM-1、HMGB1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化疗患者P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699、0。730及0。854,敏感度分别为67。55%、62。77%、63。30%及79。26%,特异度分别为70。77%、70。26%、75。90%及82。05%,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P<0。05);患者血清lncRNA NEAT1、sTREM-1、HMGB1水平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血清lncRNA NEAT1、sTREM-1、HMGB1与肺癌化疗患者PI的发生及PI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临床可结合lncRNA NEAT1、sTREM-1、HMGB1三者的水平表达情况对PI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肺癌化疗肺部感染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核富集转录体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

    宋洁妮戚超翔朱琳杨鹏鹏...
    993-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及病原菌特征,并构建相关的预测模型,进一步分析预测模型对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性收集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的368例CRF 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12例)和未感染组(256例)。分析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构建相关的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模型对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统计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结果 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43%;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留置静脉导管、行MHD时间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均为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预测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95,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85。94%;CRF MHD肺部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占59。24%,革兰阳性菌占34。39%,真菌占6。37%。结论 CRF MHD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相关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较好。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现况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病原菌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TNT、LPS水平、FIB-4指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陈媛徐晶谌翠容孙振江...
    998-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脂多糖(LPS)水平、基因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72例HBV-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Hp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2例与未感染组30例,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TNT、LPS水平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计算FIB-4,并行Hp感染定量检测。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及FIB-4指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指标与Hp感染的关系,观察有无Hp感染HBV-LC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BV-LC患者Hp感染率为58。33%(42/72);感染组cTNT、LPS水平及FIB-4指数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HBV-LC感染组14C呼气试验值与cTNT、LPS水平及FIB-4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感染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血压胃病发生率为71。43%、42。86%高于未感染组的40。00%和20。00%(P<0。05)。结论 HBV-LC患者Hp发生率较高,且与血清cTNT、LPS水平、FIB-4指数变化有关;Hp感染可能会增加HBV-LC患者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血压胃病的发生率,建议对HBV-LC患者定期进行Hp监测。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数心肌肌钙蛋白T脂多糖幽门螺杆菌感染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TLR4/MyD88通路变化

    朱小芳尤旭赵磊杨万里...
    1002-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荆州市中心医院9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9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未感染组。统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分析TLR4、MyD88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年龄大、住院时间久、有糖尿病、肺部感染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TLR4、MyD88水平升高(P<0。05);外周血TLR4、MyD88联合检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诊断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敏感度为90。53%,特异度为90。53%。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危险因素为年龄大、住院时间久、有糖尿病、肺部感染,该病与TLR4/MyD88通路异常表达有关,TLR4、MyD88联合检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性休克病原菌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糖脂代谢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

    燕飞吴春松刘均艳陈妤...
    1007-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糖脂代谢、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386例于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研究对象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Hp感染阳性组(124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参考值≥4)、Hp感染阴性组(262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参考值<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糖脂代谢、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Hp感染阳性组NAFLD发生率为44。35%,高于Hp感染阴性组的24。05%(P<0。05);Hp感染阳性组全血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Hp感染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全血FPG、2 h PG、血清LDL-C、TG、IL-6、IL-10、TNF-α、IFN-γ高表达及血清HDL-C低表达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p感染与NAFLD相关,且其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变化,临床可据此及时筛查并治疗Hp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因子糖脂代谢健康体检人群13C-尿素呼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