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损伤的研究

    徐理敏王利英
    945-947,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及超声实时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比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与对照组的腮腺形态大小及内部变化,为放疗后预测涎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对鼻咽癌放疗组用加速器治疗常规面颌联合野,颈部行电子线放疗,记录两组腮腺长径、横径大小,超声实时应变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两组腮腺的长径、横径、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以及弹性评分的差异.应用弹性Q-analysis分析系统分析腮腺的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 鼻咽癌放疗组腮腺的长径和横径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实时应变弹性成像可有效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腮腺损伤,可作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损伤的有效检查手段.

    鼻咽癌超声波应变弹性成像腮腺损伤Q-analysis分析

    下腔静脉吸气扩张率在预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老年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应用

    张惠谢晨瑶王林刚卓华...
    948-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und)测定计算下腔静脉吸气扩张率(distensibility index of inferior vena cava,dIVC)评估患者液体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方法 选取 2021 年 8月至 2023年 8月期间本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 100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FloTrac组 50 例为对照组.多普勒超声组 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监测诱导前(T1)、诱导后(T2)、切皮时(T3)、手术 20 min后(T4)、手术 40 min后(T5)等时点的SVV值,并根据 SVV值指导术中补液.观察组运用多普勒超声组测定计算dIVC(dIVC=(IVC max-IVC min)/IVC min),测定计算相应时间点的dIVC值,并根据dIVC值指导术中补液.同时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动脉血乳酸值、记录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MAP、HR和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计算下腔静脉吸气扩张率来评估患者液体反应性是一种无创、即时和价廉的方法,不仅与FloTrac/Vigileo评估效能类似,而且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FloTrac/Vigileo系统下腔静脉吸气扩张率液体反应性每搏量变异度

    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中支气管插管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王田田张磊楼洋
    95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支气管插管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 2021年 11月至 2023年 11月来本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 82 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麻醉)41例,实验组(行支气管插管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 composite anesthesia,INB)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免疫功能、疼痛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CD4+含量、CD4+/CD8+明显低于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心率(heart rate,HR)明显高于术前,单纯全麻术后 72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INB的术后 CD4+含量、CD4+/CD8+、术后 72 h 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术后 6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2 h VAS评分、24 h VAS评分、术毕时SBP和HR均明显优于单纯全麻(P<0.05).结论 INB可以稳定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免疫抑制作用,减轻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作用,未增加安全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镜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

    曾国红王海泉祝家群
    95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 2020年 6月至2023 年 6 月接诊的 84 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4 h(T1)、12 h(T2)、24 h(T3)、48 h(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前、术后 24h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1、T2、T3 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4 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4h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可改善锁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锁骨手术肌间沟臂丛颈中间丛神经阻滞视觉模拟评分炎症反应应激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

    王碧超金尧李琦
    957-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嘉善县中医医院 2020年 11月至2023 年 11 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80 例,将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镇痛患者 40例纳入对照组,将超声引导下 IPB镇痛患者 40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围术期镇痛效果、下肢肌力及不良情况等比较.结果 在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术中追加使用舒芬太尼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少(P<0.05);在活动时及静息时VAS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 1 h、6 h、12 h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 48h有效按压次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次数显著降低(P<0.05);在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方面,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 12.5%与对照组 42.5%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IPB能取得满意镇痛效果,不会对患者髋部运动能力产生影响,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超声髂腰肌平面阻滞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

    多层螺旋CT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楼其赟俞佩佩梅垚峰
    960-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辅助诊断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年 1月收治可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60例患者,均行 X线平片、MSCT三维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检查,以关节镜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和MSCT检查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临床效能,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亚型诊断结果差异.结果 60 例可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经关节镜手术确诊 57例,检出率为 95.00%.以关节镜手术作为金标准,MSCT检查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98.25%,96.67%,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 68.42%,66.67%(P<0.05);X线平片和MSCT检查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关节镜手术作为金标准,MSCT检查用于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 94.44%、93.75%、100.00%、100.00%,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 61.11%、62.50%、75.00%、75.00%(P<0.05);X线平片和MSCT检查用于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X线平片检查,MSCT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可有效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胫骨平台骨折诊断

    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中的诊断效果

    马莉萍邢玲玲
    963-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造影(CUE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18年 11月至 2023年 7月本院接诊的 68 例(76 个病灶)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CUES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直肠CUES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并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经直肠CUES表现特征.结果 51例前列腺良性患者有 58个病灶,17例前列腺恶性患者有 18 个病灶.经直肠CUES诊断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 93.42%、95.08%、86.67%.前列腺癌病变通常位于前列腺的外腺区域(15/18),其在超声造影中表现出动脉期高增强特征,并且造影剂在周围正常组织中迅速消退(16/18).前列腺良性病变则通常位于前列腺的内腺区域(46/58),其在超声造影中表现出动脉期等增强特征,并且在静脉期与周围正常组织同时消退(46/58).结论 经直肠CUES可有效鉴别前列腺病灶的良恶性,为准确诊断前列腺癌提供有效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前列腺穿刺活检造影剂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镇静水平的影响

    张强郑桢刘培培郑春...
    96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镇静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 年 8 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剔除术的患者共 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40例与对照组 47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诱导方式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复合施加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静水平,以及镇痛药物使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VAS评分:静息状态下,研究组组术后 12 h、24 h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状态下,研究组术后 6 h、12 h、24 h时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Ramasy评分:研究组术后 6 h、12 h与 24h时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镇痛方案及不良反应:术后 24h内,对照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使用人数、不良反应人数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实施全身麻醉,复合施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剔除术患者具有更加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提高镇静效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子宫剔除术镇痛

    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比较

    董文科马千
    969-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镇痛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7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方肌阻滞(QLB).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评价时间点:切皮开始时(T1)、最大术中疼痛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 6h时(T4))、并发症、时间指标.结果 两组T1、T2、T3 时间点下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 1 例恶心呕吐、1 例尿潴留,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5.13%,对照组有 3 例阴囊重症、2 例尿潴留,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更少(P<0.05);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完成至开始手术时间显著更短(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接受疝修补术时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QLB麻醉的效果基本相当,但是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QLB麻醉的并发症更少,且 QLB麻醉操作时间、麻醉完成至开始手术时间显著更短.

    腹股沟疝修补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VAS评分

    基于X线评估高骨量人群中凸轮形态和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丁小辉李哲明陈本宝黄小龙...
    972-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X线评估高骨量(HBM)人群中凸轮形态和髋关节骨关节炎(rHO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6月至2023 年 6 月就诊于本院的 81 例高骨量人员(HBM组)及 81例非高骨量人员(非HBM组).分析骨盆X线片鉴定凸轮形态,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HBM与凸轮形态的相关性以及凸轮形态与rHOA的相关性,并对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活动水平进行调整.结果 与非 HBM组相比,HBM组身高较矮、体重较重和年龄略大(P<0.05).在未调整的模型中观察到HBM和髋关节形态之间的相关性(OR=0.59,95%CI:0.41~0.86,P=0.0065),但在对性别和年龄进行调整后,相关性消失(OR=0.97,95%CI:0.63~1.51,P=0.905).在进一步的性别分层分析中,未观察到 HBM与髋关节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在未调整的分析中,凸轮形态与hOA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OR=3.96,95%CI:2.63~5.98,P<0.001).此外,凸轮形态与OA的子表型,包括关节间隙狭窄(OR=3.7,95%CI:2.48~5.54,P<0.001)、软骨下骨硬化(OR=3.28,95%CI:1.62~6.62,P<0.001)、骨赘形成(OR=3.01,95%CI:1.87~4.87,P<0.001)相关.在对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水平和HBM状态进行调整后,凸轮形态与hOA、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赘形成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敏感性分析显示凸轮形态与rHOA之间存在强烈相关性(OR=3.65,95%CI:2.45~5.42,P<0.001).结论 HBM群体中也存在凸轮形态和rHOA之间的相关性,且HBM和凸轮形态介导hOA风险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介导的.

    高骨量凸轮形态髋关节骨关节炎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