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郑小苹陈翀
    1324-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 923 台,其中切口感染数 23 例.记录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临床症状(切口红肿、疼痛、渗液)、病原菌分布及对耐药性.结果 23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腹内感染占比为 43.48%,胆道感染占比为 34.78%、表浅切口感染占比为 23.74%;临床症状切口红肿占比为 52.17%,疼痛占比为 39.13%、渗液占比为 8.70%.23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共检测病原菌 51 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 31 株:铜绿假单胞菌 12 株,肺炎克雷伯菌 8 株,大肠埃希菌 6 株,鲍氏不动杆菌 3 株,其他 2 株;革兰氏阳性菌 20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株,表皮葡萄球菌 5 株,链球菌 4 株,其他 1 株.药敏分析系统测定的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对氨苄西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结论 23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腹内感染和切口红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感染临床特点病原菌耐药性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

    张丽娟李娟童晓飞叶红星...
    1327-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7 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332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对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32 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 11.4%,其中左下肢受累最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及脱水剂使用等可能与DVT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 岁、糖尿病史、术中输血、术后D-二聚体升高(>6000 μg/L)、术后卧床>1 周以及脱水剂使用>1 周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加强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

    颅脑损伤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

    基于MRI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特点

    瞿青青吴加满彭伟雄
    1330-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术后临近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21 年 9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本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 43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MRI资料,依据伤椎术后临近椎间盘是否发生退行性改变分为观察组(发生退变)23 例和对照组(未发生退变)20 例.分析两组伤椎手术前后的上位间盘(UD)和下位间盘(LD)的MRI指数,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腰椎功能(ODI评分),并比较两组伤椎术后临近椎间盘骨折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UD和LD MRI指数比较,观察组术后UD(8521±964 vs.11224±742,mm2×GY)、术后LD(7601±934 vs.10987±728,mm2×GY)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术后UD(9957±978 vs.10987±728,mm2×GY)、术后LD(10103±963 vs.11025±958,mm2×GY)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5.59±1.41 vs.4.92±1.23,分)和ODI评分(49.33±7.47 vs.41.26±7.8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椎术后临近椎间盘骨折的发生率为 17.39%(4/2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5.00%(1/20,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51,P=0.044).结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应用MRI检查评估其伤椎术后临近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情况.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近椎间盘MRI影像学特点临床意义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缪晓庆周婧谈大海
    13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切口浸润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本院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患者 60 例,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PCIA镇痛)30 例、对照组(切口浸润联合PCIA镇痛)30 例.观察术后 2 h、6 h、12 h、24 h及 48h静息时及咳嗽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舒芬太尼总用量,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及PONV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 6 h、12 h、24 h及 48h静息时、咳嗽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延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 48h内镇痛药物舒芬太尼总用量、拔除胸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更少/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ONV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PCIA所起到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前锯肌平面阻滞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恢复质量

    不同病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康许燕胡乐明许但旦
    1336-1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 2 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 127 例,共 226 只手.根据糖尿病病程不同分为 1、2、3 组,1 组糖尿病病程<5 年,共 47 例患者 83 只手,2 组糖尿病病程 5 至 10 年,共 39 例患者 69 只手,3 组糖尿病病程>10 年,共 41 例患者 74 只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分析 1、2、3 组检测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以及运动复合波波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和感觉复合波波幅(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百分比 3 组>2 组>1 组.结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病变也会随之加重,对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

    前列腺癌术后Gleason评分实验室指标预测价值分析

    郭丽丽徐健聪叶晓云
    1338-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验室指标用于前列腺癌术后Gleason评分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共 92 例,根据术后Gleason评分是否升级分为升级组和未升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多因素法评估术后升级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描绘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用于术后Gleason评分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前列腺癌患者 92 例中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 34 例,升级率为 36.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碱性磷酸酶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可能与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均可用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情况预测,且两者联合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能够用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预测,且两者联合具有更佳临床效能.

    实验室指标前列腺癌手术Gleason评分预测

    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在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价值

    包云飞贾丹赵红星
    1341-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多层螺旋CT联合MRI用于原发性肺癌中,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RI检查,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CT联合MRI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 80 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最终经病理组织确诊为阳性 58 例、阴性 22 例,多层螺旋CT检出阳性 56 例、阴性 24 例,经病理组织确诊阳性 48 例、阴性 14 例,MRI检出阳性 57 例、阴性 22 例,经病理组织确诊阳性 49 例、阴性 16 例,联合检查检出阳性 57 例、阴性 23例,经病理组织确诊阳性 56 例、阴性 21 例;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6.25%、96.55%、95.45%,明显较单项检查高(P<0.05);联合检查与病理组织结果一致性为 0.65,较CT、MRI的值 0.41、0.46 高(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MRI在原发性肺癌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多层螺旋CTMRI原发性肺癌

    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足踝肌腱损伤诊断中的作用

    孙宏健褚晓东陈阳君
    1344-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足踝肌腱损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就诊于本院的足踝外伤的 50 例患者的 81 根损伤肌腱数据,其中断裂肌腱(R)9 根、部分撕裂(PT)肌腱 41 根以及肌腱滑膜炎(T)肌腱 31 根.比较足踝常规MRI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肌腱损伤的性能.结果 常规MRI诊断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 70%,特异度为 100%,并与手术结果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k:0.609).DWI成像对肌腱损伤的可视化具有 100%的敏感度和 83%~90%的特异度,与手术结果具有统计学相关关系(P<0.05,k:0.890~0.899).此外,DWI对R的诊断敏感度为 100%,对PT和T的敏感度为 92%~97%.DWI诊断肌腱损伤的特异度在 75%~44%之间.与常规MRI成像相比,DWI诊断三种类型的肌腱损伤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MRI弥散加权成像可较好地用于诊断足踝肌腱损伤,并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弥散加权成像肌腱损伤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多模态超声在评估CD回盲部炎症及预测黏膜愈合中的应用

    刘成玮马旦杰朱长玉欧阳宣艺...
    1349-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多模态超声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回盲部炎症活动评估及黏膜愈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 月诊断为CD且存在回盲部肠壁炎症活动 40 例患者作为前瞻性探究的观察组,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分为活动期、缓解期.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模态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对比活动期、缓解期患者肠壁血流分级、SD、SWV;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病变段肠壁厚度;采用 Spearman分析CDAI与肠壁厚度、SD、SWV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多模态超声参数诊断CD活动期及预测CD内镜下黏膜愈合的效能.结果 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肠壁血流分级(U=3.98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变段肠壁厚度(t=253.2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缓解期>对照组;活动期SD(t=4.463)、SWV值(t=5.533)高于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DAI与肠壁厚度(r=0.434)、SD(r=0.526)、SWV(r=0.518)呈正相关性(P<0.05),ROC 曲线显示,多模态超声参数联合诊断CD 活动期发生AUC(95%CI)为 0.848(0.707~0.935),预测CD内镜下黏膜愈合的AUC(95%CI)为 0.874(0.763~0.942)均高于单一超声参数定量诊断(P<0.05).结论 多模态超声诊断CD疾病回盲部炎症活动性及预测黏膜愈合效能较高,可为其活动性评估及疗效预测提供定量信息.

    克罗恩病回盲部炎症多模态超声活动性黏膜愈合

    超声引导下PENG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

    吴彬斯刘小南
    1353-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PENG)超前镇痛,探讨对术后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108 例,其中 54 例采用全麻纳入为对照组,54 例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镇痛+全麻纳入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Cor、NE)水平、认知功能(MMSE)水平、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比较.结果 疼痛方面,观察组术后 1 d、3 d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术后 1 d、3 d、7 d Cor及N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认知功能方面,观察组术后 1d、3d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术后 1 d、3 d、7 d 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POCD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PENG镇痛有效,可使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减轻,降低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术后睡眠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老年股骨颈骨折应激反应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