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颜崇县梁建华孙龙姚宇祎...
    1758-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保留及不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年 1 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Dixon术治疗的 92 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保留LCA与否分为保留LCA组(48 例)与不保留LCA组(44 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第 253 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并发症及无瘤生存期.结果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P>0.05),无瘤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留LCA组吻合口瘘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不保留LCA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LCA是腹腔镜Dixon术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够达到与未保留LCA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短期预后效果,并降低吻合口瘘发生.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左结肠动脉吻合口瘘预后

    MRI扫描预测膝关节周围肉瘤关节内受累的价值

    向宇燕徐建国詹红招蒋臻...
    1761-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MRI扫描预测膝关节周围肉瘤关节内(IA)受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就诊于本院的 47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肉瘤患者.放射科医生(R1 和R2)分两次评估 47 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成像数据,评估是否存在肿瘤的IA受累:肿瘤浸润至髌上囊、髁间切迹、内侧/外侧支持带以及存在IA病理性骨折等.通过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结果来评估MRI预测价值.结果 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 17 例(36.2%)存在IA受累,40 例未显示IA受累(63.8%).R1 的观察者内一致性为 0.85(95%置信区间(CI:0.674~0.964);P<0.001),在两个时间点几乎完全一致.R2 的观察者内一致性为 0.71(95%CI:0.555~0.851;P=0.007),具有高度一致性.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κ=0.664(95%CI:0.521~0.923;P=0.003),表明两位放射科医生在判断IA受累方面高度一致.在为IA受累的病例中,膝关节积液是最一致的放射学特征,敏感度为 91.3%.然而,NPV也高达 87.5%.在无IA受累的病例中,MRI也存在膝关节积液.肿瘤浸润到Hoffa脂肪垫和IA病理性骨折等参数的特异度分别为 100%和 97.5%.将膝关节积液与其他MRI特征相结合,结果显示,关节积液与浸润到Hoffa脂肪垫相结合时具有 100%的特异度和PPV,可用于鉴别IA受累.当关节积液与浸润到髌上囊和内/外侧支持带相结合时,对IA受累的预测具有很高的特异度(75%~80%);NPV分别为 63.8%和 65.3%.结论 MRI扫描可有效预测膝关节周围肉瘤关节内(IA)受累.

    膝关节肉瘤磁共振成像关节内脂肪垫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作用

    赵佳赵月虎袁婧
    1764-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1 月收治的 68 例均接受术后病理检查的肝脏肿瘤患者,以此为诊断金标准参考.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SWE检查,分析SWE检查对患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 68 例肝脏肿瘤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良性肿瘤 31 例,其中肝血管瘤 25 例,肝腺瘤 6 例,恶性肿瘤 37例,肝细胞癌 17 例,肝内胆总管细胞癌 6 例,肝转移癌 14 例;常规超声检出恶性肿瘤 28 例、良性肿瘤 40 例,经病理诊断证实恶性肿瘤 19 例、良性肿瘤 22 例,SWE检出恶性肿瘤 32 例、良性肿瘤 36 例,经病理诊断证实恶性肿瘤 30 例、良性肿瘤 29 例;SEW检查对肝脏肿瘤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86.76%、81.08%、93.55%,明显较常规超声 60.29%、51.35%、70.97%高(P<0.05);常规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82,P<0.05),SWE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11,P<0.05);恶性肿瘤组SWE弹性模量值均较良性肿瘤高(P<0.05).结论 SWE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价值较高,且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可获得较高诊断效能,可作为临床快速鉴别诊断肝脏肿瘤性质的有效手段.

    剪切波弹性成像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CT测量的竖脊肌面积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陈欢徐绽蕾赵鲁剑
    1767-1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CT测量的竖脊肌面积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至 2023年 6 月就诊于本院的 62 例IPF患者.基于CT测量竖脊肌面积(ESMA)和胸肌面积(PMA),并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测量的肌肉面积计算肌肉指数.评估基线CT得出的肌肉指标与病死率等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SMA、PMA、ESMI和PMI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在IPF患者中,ESMA、PMA、PMI和ESMI与基线FEV1 和FVC显著相关.第 1 年和第 2 年的死亡与FEV1%、FVC%、ESMA和ESMI参数的下降相关,但与PMA、PMI无关.单变量Cox风险分析显示,较大的年龄(HR=0.981,P=0.040)、较低的FEV1%(HR=0.973,P<0.001)、较低的FVC%和较小的FEV1/FVC(HR=0.971,P<0.001)与病死率显著相关.性别特异性单变量Cox风险分析显示,在男性患者中,较低的FEV1%(HR=0.976,P<0.001)、较低的FVC%(HR=0.0974,P>0.001)、较小的FEV1/FVC%(HR=1.027,P=0.044)、较小的ESMA(HR=0.969,P=0.011)与病死率显著相关.在女性患者中,较低的FEV1%(HR=0.965,P=0.006)和较低的FVC%(HR0.959,P=0.001)与病死率显著相关.结论 基于CT获得的ESMA参数与IPF患者临床结局显著相关.

    CT竖脊肌面积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结局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分析

    吴炤霖张宇帆高胜强
    1771-1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及对肩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2023 年 6 月本院诊治的 94 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患者为临床信息,根据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采用 0.2%罗哌卡因 4mL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47 例,对照组采用 0.9%氯化钠注射液 4mL于相同部位注射 47 例,对两组患者术后 48h内肩痛程度、舒适度、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h、术后 24 h、术后 48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即刻布氏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24 h、术后 48h观察组BC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 48h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补救镇痛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PCIA使用时长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减轻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与频次,进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肩痛程度镇痛舒适度

    不同阻滞方案对腹股沟疝术后急慢性疼痛及复发的影响

    陈铮铮郭定刚周艳瑾
    1774-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阻滞方案对腹股沟疝术后急慢性疼痛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92 例腹股沟疝患者,均接受单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方案,对照组予以侧路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TAP两点阻滞.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及术后白介素-6(IL)-6 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复发及慢性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试验组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复发及慢性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侧路TAP阻滞相比,在腹股沟疝手术中使用TAP两点阻滞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及复发风险,安全性高.

    侧路腹横肌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两点阻滞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复发

    老年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同BIS值下的临床效果差异比较

    张路芳吕明峰蒋晓凤
    1777-1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患者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同BIS值下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本院 2022 年 6 月至2023 年 12 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的老年患者 162 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在术中有无控制BIS技术分为 2 组,对照组(42 例为无控制BIS技术),观察组(120 例按术中的BIS值的高低分为:观察A组 60 例BIS值范围:40~49,观察B组 60 例BIS值范围:50~60.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指标、脑组织代谢及损伤情况、炎症指标和疲劳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入ICU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三组患者T0 时的乳酸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T1 时的乳酸和S100β蛋白的比较对比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升高趋势(P<0.05).三组患者T0 时的HMGB1 和 IL-1β水平比较没有组间差异(P>0.05);而三组患者T2 时的HMGB1 和 IL-1β水平的比较对比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升高趋势(P<0.05).术前和术后 30d三组患者疲劳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术后 1d和术后 7d的疲劳评分的比较呈现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降低趋势(P<0.05).结论 老年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控制BIS值在 50~60 能够减少术后丙泊酚使用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损伤,减少手术导致的疲劳.

    全麻结直肠癌BIS值差异临床效果

    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王英吕萍章杰
    1780-1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别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9月在本院收治的 86 例乳腺肿块的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 50 例,恶性组 36 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序列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分别获取其两组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和半定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性质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的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征、内部强化不均匀比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Kep、Ktrans参数较良性组高,Ve参数较良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半定量参数IAUGC、Max Slope参数较良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Kep、Ktrans、Ve、IAUGC、Max Slope及其联合检测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性质鉴别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联合使用对乳腺肿块性质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准确判断良恶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定量半定量乳腺肿块鉴别诊断

    肺超声评分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吴瑞克谢月群吕望杨宝华...
    1783-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超声评分(LUS)对成人肺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104 例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36)与非重症肺炎组(n=68);按照临床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n=26)与无效组(n=78);根据住院期间结局分为死亡组(n=13)与存活组(n=91).对比不同组别之间患者肺炎严重度评分(PS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CURB-65 评分、氧合指数(OI)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LUS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LUS对重症肺炎、疗效及预后的诊断效能,采用Peason分析法分析LUS与PSI、APACHEⅡ评分、CURB-65 评分、OI、A-aDO2 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组PSI评分、APACHEⅡ评分、CURB-65 评分、A-aDO2、LUS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OI低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LUS对重症肺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 0.805.初始治疗无效组PSI评分、APACHEⅡ评分、CURB-65 评分、A-aDO2、LUS均显著高于初始治疗有效组(P<0.05),无效组OI低于有效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LUS对肺炎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 0.780.死亡组PSI评分、APACHEⅡ评分、CURB-65 评分、A-aDO2、LUS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OI低于存活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LUS对肺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 0.879.LUS与PSI评分、APACHEⅡ评分、CURB-65 评分、A-aDO2 均呈正相关(P<0.05),LUS与OI呈负相关(P<0.05).结论 LUS对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有良好的鉴别价值,且对肺炎疗效和预后评估有指导价值.

    成人肺炎肺超声评分重症疗效预后

    B超引导下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术中的应用

    付应娟吴杭钦王昊
    1787-1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B超指引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erior iliofascial space block of inguinal ligament,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按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B超指引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S-FICB.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时间和麻黄碱用量,麻醉前、麻醉后 10 min和 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及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及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均多于对照组,麻黄碱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 10 min及 30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麻醉前,且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B超指引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S-FICB能够维持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平稳,减少麻黄碱药物用量,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下肢骨折术B超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