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蛋白乳酸化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于卓李雪松
    633-636页

    三黄柴术方调控Nrf2抗氧化应激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刘彬彬姚嘉明杨晴柔陈曦...
    637-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黄柴术方对异硫氰萘酯(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脏Nrf2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熊去氧胆酸(UDCA)组,每组8只.实验第3天使用一次性灌服4%ANIT 100 mg/kg造模,各药物干预组于第1~5天进行不同药物灌胃.造模后48 h取材.空腹麻醉后腹腔静脉抽血检测血清肝功能;分离肝脏,存入-80℃冰箱中待用,测定SOD活力、MDA含量、GSH-PX和CAT活力,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测定肝组织Nrf2、SOD1、SOD2、SOD3、CAT的mRNA表达,WB检测肝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48 h肝脏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Nrf2mRNA及蛋白、SOD、CAT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三黄柴术方各剂量组及UDCA组肝脏MDA含量明显下降,SOD、GSH-Px及CAT的活性全部或部分升高,Nrf2mRNA及蛋白、SOD、CAT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淤积性肝损伤的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rf2蛋白及mRNA的表达,加强肝脏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肝组织炎症损伤.

    肝内胆汁淤积Nrf2氧化应激三黄柴术方

    MD量表联合修正Bell分期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预测价值

    邱红王晓珺李艳红吕勤...
    640-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代谢紊乱评分(MD)量表联合修正Bell分期,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临床治愈率、评估手术时机、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NEC早产儿224例,根据修正Bell分期分为ⅠB期、ⅡA期、ⅡB期、Ⅲ期;根据患儿是否有手术治疗指征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愈组、预后不良组,分析MD评分及修正Bell分期与早产儿NEC病情危重程度、手术干预时机选择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依据修正Bell分期,ⅠB期83例,ⅡA期52例,ⅡB期47例,Ⅲ期42例,保守组165例,手术组59例,治愈组141例,预后不良组83例,预后不良组(好转79例、死亡4例).ⅠB期保守治疗,ⅡA期3例手术,ⅡA期保守组和手术组的预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0);ⅡB期选择手术治疗21例,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于保守治疗治愈率,且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0,P=0.012).Ⅲ期选择保守治疗的患儿7例,其中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4例,选择手术治疗患儿35例,手术组治愈率高于保守组治愈率,但Ⅲ期保守组与手术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7,P=0.209).单因素分析MD量表各变量与早产儿NEC预后的相关性,出现酸中毒、PCT升高、低钠血症、血小板减少、低血压、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NEC早产儿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治疗有利预后(β=2.844),酸中毒(OR=0.076,95%CI:0.025~0.232)、血小板减少(OR=0.173,95%CI:0.065~0.463)、手术治疗(OR=17.178,95%CI:4.330~68.142)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4在手术组和保守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95,P<0.01),Bell分期≥ⅡB期在手术组和保守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59,P<0.01).结论 针对NEC早产儿应用修正Bell分期、MD评分,可预测患儿预后情况,为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及手术时机选择提供依据.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不良预后手术治疗

    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

    李姜英张杰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T)的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指标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CC)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74例,随机分配到训练数据集(n=59)和测试数据集(n=15).引入临床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建立列线图,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临床模型的训练集AUC为0.745(95%CI:0.646~0.844).放射组学模型AUC为0.805(95%CI:0.714~0.897),结合影像特征与临床指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时,模型性能显著提高为0.846(95%CI:0.763~0.929).结论 放射组学特征可无创探索CECT图像与HCC早期复发间的潜在关联.

    影像组学磁共振成像肝细胞肝癌

    强迫症患者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改变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翁亚珠朱文静马洁华唐文新...
    648-65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ALFF探讨强迫症患者FC特征,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及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患者组),并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脑影像,并以两组间mALFF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将差异脑区的mALFF值和FC值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得分和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颞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双侧顶下回、右侧顶上回的mALFF值增高;双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的mALFF值降低;mALFF增高值与连线测试值呈正相关关系(r2=0.097,P=0.042);mALFF降低值与强迫思维分呈负相关关系(r2=0.136,P=0.02),与社会认知值呈正相关关系(r2=0.101,P=0.04).FC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右侧颞中回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右侧缘上回FC增强,且FC增强值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2=0.114,P=0.03).结论 强迫症患者右侧颞中回与不同脑区存在FC改变,提示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外,还存在大脑后部区域的FC改变.上述脑功能活动异常与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受损有关,可能为强迫症患者发病的部分神经机制.

    强迫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功能连接认知功能

    基于WGCNA联合免疫浸润探讨斑秃发病机制及靶向中药预测分析

    薛丹张裕惠赵慧娟余涛...
    652-656,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WGCNA联合免疫浸润方法,分析斑秃发病的核心差异基因及免疫浸润情况并预测斑秃治疗的有效中药.方法 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8801,通过表达差异和模块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在CTD和STRING平台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PPI网络构建,应用Cytoscape筛选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并通过ROC曲线预测诊断效能,并以GSE45512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验证.采用CIBERSORT分析AA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通过spearman筛选与免疫浸润相关的核心基因,并通过CoremineMedical数据库预测有效中药.结果 筛出差异基因255个,主要参与头发周期、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等.PPI网络中具有诊断效能的核心基因主要有BMP2、CCL5、CXCL10、CXCL9、IL10RA、CD2、CD3D、CD8A、ITGAL,免疫浸润主要为T cells gamma delta、Macrophages M1和Macrophages M2的浸润程度明显增多,而Mast cells resting浸润程度下降,相关核心基因为BMP2、CD8A、CXCL10、IL10RA、ITGAL等,预测的有效中药主要为枸杞子、当归、丹参、人参、红花、甘草等.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与AA免疫浸润高度相关的核心基因,并预测有效中药,为深入探索AA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斑秃免疫浸润加权基因共表达中药预测

    IRF5、MUC1水平与IBS患者肠道菌群、胃肠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沈飞王超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黏蛋白1(MUC1)水平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胃肠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IBS临床研究提供新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IBS患者120例,根据IBS诊断标准分为IBS-C组64例与IBS-D组5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血清中IRF5、MUC1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血清IRF5、MUC1表达水平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的关系.结果 IBS-D组患者血清IRF5表达水平、普氏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低于IBS-C组和对照组,IBS-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IBS-D组患者MUC1表达水平、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高于IBS-C组和对照组,IBS-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IBS-C组相比,IBS-D组IBS-SS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IBS患者血清IRF5呈低表达,MUC1呈高表达,二者血清水平与肠道菌群及胃肠症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肠易激综合征干扰素调节因子5黏蛋白1肠道菌群胃肠症状严重程度

    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肺栓塞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刘忠强周翔周东霞
    661-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患者并发PE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261例,依据入院24 h内CTPA结果诊断是否发生PE进行分组,PE组78例,非PE组183例.收集一般资料、病情资料、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AECOPD患者发生PE的相关因素.绘制预测患者发生PE列线图模型,并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校准曲线评价其区分度及准确性.结果 78例AECOPD患者发生PE,发生率为29.89%;和非PE组比较,PE组1个月内有手术或骨折史、卧床时间≥1周、合并PAH的患者比例、PaCO2、D-D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ECOPD患者发生PE的主要危险因素有1个月内有手术或骨折史、卧床时间≥1周、存在PAH、高D-D水平4项;构建预测PE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ROC及校准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45(95%CI=0.795~0.896),预测PE发生的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且拟合优度HL检验χ2=8.199,P=0.355.结论 基于1个月内有手术或骨折史、卧床时间≥1周、存在PAH、D-D水平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ECOPD患者发生PE的预测能力较强,可为临床上该类患者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

    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老年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赵国滢唐文斌黄进宇
    66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66例,根据入院时ALI最佳截断值分为两组,低ALI组120例,高ALI组246例.术后连续随访36个月.采用ROC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ALI对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ALI预测老年ACS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77~0.79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HR=0.959,95%CI:0.922~0.998,P=0.038)、ALI(HR=0.950,95%CI:0.903~0.998,P=0.042)和GRACE(HR=1.031,95%CI:1.023~1.039,P<0.001)是老年AC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ALI组老年AC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于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LI与老年ACS患者的全因死亡存在相关性,老年ACS患者入院时的低ALI水平是PCI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I可能有助于评估老年ACS患者预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晚期肺癌炎症指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老年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接受PCI术的绝经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陈森江周亮
    669-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313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和MACE组,根据TyG指数四分数分为T1、T2、T3、T4组,对各组进行比较,评估TyG指数对接受PCI术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不良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TyG各组之间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随访中位时间4年的随访期间,共112(35.8%)例患者出现MACE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HR=1.428,95%CI:1.031~1.979,P=0.032).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不同TyG组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34),且随TyG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接受PCI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急性冠脉综合征绝经后妇女PCI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