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材料在癌症光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马胜林冯兴
    1107-1111页

    桃红四物汤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

    钱则尔黄志广翁志伟丁滨...
    1112-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桃红四物汤(DSO)中的活性成分,预测其对增生性瘢痕(HS)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NCBI数据库和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DSO的潜在靶点,用GeneCards、OMIM、PharmGKB等数据库收集HS的相关靶点。将DSO的潜在靶点与HS的靶点交集,获得共同靶点。通过STRING蛋白数据库并采用Cytoscape 3。8。2绘制DSO-H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图(PPI),筛选核心靶点。将共同靶点上传至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验证DSO对筛选出的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共筛选出DSO潜在靶点425个,HS相关靶点1285个,共同靶点112个,其中核心靶点为ALB、AKT1、MMP-9。通路分析结果显示DSO参与多条相关通路的调控,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免疫印迹试验实验结果验证DSO对AKT通路的调控作用。结论 DSO中的多个组分可能通过AKT等多核心靶点,影响多个通路治疗HS。

    桃红四物汤网络药理学增生性瘢痕AKT信号通路

    川芎天麻对偏头痛治疗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水俊涛韦钦章正祥张丽萍...
    1116-1118,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川芎天麻对大鼠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对硬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天麻组和托吡酯组,每组7只。模型组与对照组超纯水灌胃,川芎天麻组川芎天麻颗粒(4∶1)灌胃,托吡酯组托吡酯溶液灌胃,持续1周。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其余组腹腔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记录各组60~90 min的挠头次数和是否存在耳红症状,比较各组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率。结果 川芎天麻颗粒能改善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的挠头症状(P<0。05),同时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P<0。05)。结论 川芎天麻和托吡酯均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头痛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偏头痛肥大细胞脱颗粒硬脑膜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中不同射野宽度对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影响

    孙龙苏豫程晓龙方佳本...
    1119-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在计划中不同射野宽度对鼻咽癌(NPC)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本院NPC患者15例,对其进行TOMO计划设计,分别完成不同射野宽度的计划设计,评价PGTVnx,PTVnd的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98%靶区体积剂量(D98)、2%靶区体积剂量(D2);PTV1、PTV2的CI;危及器官中脑干、视路系统(晶体、视交叉、视神经)、脊髓等最大剂量(Dmax)、腮腺、颌下腺、甲状腺、喉、口腔等平均剂量(Dmean);治疗时间、机器跳数(MU)。结果 射野宽度为1 cm、2。5 cm、5 cm PGTVnx的HI为0。040±0。007、0。052±0。006、0。086±0。007;PTVnd的HI为0。026±0。001、0。039±0。003、0。058±0。003;射野宽度对靶区的HI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野宽度为1 cm、2。5 cm、5 cm PGTVnx的D2分别为72。100(71。800,72。200),73。200(72。350,73。391),74。829(74。800,75。300),射野宽度对靶区受照剂量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射野宽度对左晶体Dmax(Gy)、右晶体Dmean(Gy)、左眼球Dmean(Gy)、右眼球Dmean(Gy)、左视神经Dmax(Gy)、右视神经Dmax(Gy)、视交叉Dmax(Gy)、脑干Dmax、左颞叶V60(cc)、右颞叶V60(cc)、右颞叶V65(cc)、口腔Dmean(Gy)、口腔V40(%)、左腮腺V30(%)、右腮腺V3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射野宽度对机器跳数与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PC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中,保证体位准确的前提下,选取射野宽度为1。0 cm对视路系统,脑组织以及口腔腮腺等危及器官的剂量获益明显。

    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射野宽度剂量学研究

    强离子间隙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董慧凤闵婕汪永斌周庆...
    1123-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离子间隙(SIG)与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9年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IV)中8963例ICU收治的成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SIG与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以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 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肾损伤的比例以及SIG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G与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相关,回归分析高SIG(≥5。091 mmol/L)是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27,95%CI:1。094~1。377,P<0。05)。结论 强离子间隙升高(≥5。091 mmol/L)是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强离子间隙脓毒症预后相关性研究MIMIC-IV数据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分析

    杨伟林王奇吴玲云张烁...
    1126-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性,明确两者的因果效应。方法 选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统计数据库进行两样本双向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分析(IVW)、加权中位数、加权众数、MR-Egger回归以及MR多效性残差和离群值(MR-PRESSON)等方法。结果 NAFLD对UC具备因果效应(OR=1。06,95%CI:1。01~1。11,P=0。01);逆向的因果关系分析未发现UC对NAFLD的因果效应。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水平性多效性对因果估计值不会产生影响。结论 NAFLD与UC间存在因果关系,包括逆向因果关系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因果关系

    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术在零缺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海畅祁小龙刘锋王帅...
    1129-1131,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1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20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不同干预方式分为STE+RALPN组32例、Off-clamp RALPN组35例、S-RALPN组140例。比较各组术后肾功能、尿常规、CT、术前及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引流管清除时间、手术前后GFR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ALPN组患者无尿漏、低体温、发热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复发或转移发生。结论 肾动脉栓塞后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切除可保留更多的残肾功能,并发症少,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零缺血部分肾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反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刘永萍吴晓瑛余楷孟樱...
    1132-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所致反复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住院并确诊两次及以上的反复DILI患者93例,比较两次DILI的基线特征、肝损药物种类及相关基础疾病、检验结果、肝穿结果、激素治疗及临床结局等。结果 93例反复DILI患者中以女性居多(71%),两次发病平均间隔时间25。5个月,均以1级肝损伤及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再次DILI潜伏期时间(26。7个月)明显短于首次DILI(38。4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次DILI中肝损药物均以单用我国传统中草药(TCM)为主(51。61%VS。36。56%),合并用药中以TCM联合解热镇痛药物及膳食补充剂为主(5。38%VS。3。23%)。TCM中以骨科用途居多,其次为保健用途。首次DILI时TBIL、DBIL、ALP、GGT、TBA、TG、AFP均高于再次D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DILI过程中52。63%患者肝穿病理提示纤维化评分<2分,其中2例两次肝穿病理均诊断单纯性DILI患者,第二次纤维化较第一次轻;肝穿病理中存在DILI诱导的自身免疫样肝炎或已经进展至AIH共8例,其炎症程度及纤维化评分均≥2。20例患者在反复DILI发生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短程激素治疗。对比前后两次DILI的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彩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DILI患者以轻度肝炎为主,大多数转归良好;但需警惕部分患者慢性持续暴露于肝损药物,尤其是成分相对复杂的中草药,可能诱导自身免疫样DILI发生,或进展至自身免疫性肝炎。

    反复药物性肝损伤传统中草药临床特征肝组织病理临床转归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述情障碍与面部情绪识别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丁宝玲张开元崔婷婷刘梦慧...
    1136-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述情障碍与面部情绪识别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的述情障碍水平;面部情绪识别测验评估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 面部情绪识别得分与TAS-20总分以及SDSS总分呈负相关(P<0。01),TAS-20总分与SDSS评分呈正相关(P<0。01)。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在述情障碍和社会功能间有一定的中介作用(β=-0。410,t=-4。006,P<0。01)。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述情障碍及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密切相关。面部情绪识别在患者述情障碍与社会功能间存在中介作用。

    面部情绪识别述情障碍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

    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桂洪朱红波吕秀芸范旭莉...
    1139-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负性情绪、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PSD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行吞咽训练及认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正念音乐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训练依从性及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F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WS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可有效调节PSD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疲乏、提高功能训练依从性,但在吞咽功能的改善上与常规干预效果相近。

    正念音乐训练穴位按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负性情绪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