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粮能量水平对猪TCF7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庆海张雷范京辉葛莹...
    3035-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 gene,TCF7L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同日出生的90日龄长白猪24头,按日粮能量水平分成2组,饲喂至180 d,统一屠宰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2组长白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TCF7L2基因在两组试验猪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H组(高能量组)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L组。日粮能量水平可以影响猪TCF7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而影响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沉积,为深入研究猪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

    脂肪TCF7L2日粮能量水平

    广西东山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于行峰李念蒋莹阳筠...
    3039-3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序开展东山猪等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在保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山猪的品种起源与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进展,总结了在东山猪品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旨在为东山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东山猪品种保护开发利用

    浙江省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实践与建议

    汪洁季卫英刘晓霞
    3044-3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质量提升是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而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是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关键内容。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省耕地质量现状,列举了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政策引领、试点先行、科技创新、科学监测、考核助力等五方面内容,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浙江省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实践建议

    土壤酸化条件下植物响应铝毒时钙与铝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文君游春燕牛二利俞春莲...
    3048-3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铝(Al)毒已成为我国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和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Al3+通过与植物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对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和形态建成造成不利影响。当前,Al毒害及植物耐A1机制尚不清晰。钙(Ca)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胞内自由Ca2+作为第二信使在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和Al的互作关系早已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已有相关研究证实Ca能缓解Al毒害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响应Al毒时Ca和Al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铝毒重金属土壤酸化植物

    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世文刘文正李超王会...
    3053-3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炭是指在无氧或有限氧气供应的条件下将生物质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缓慢热解制成的富碳产物,其稳定性强、比表面积大,是良好的吸附材料,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培育和稳定。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从WOS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机制和控制因素,分析了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对其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土壤团聚体对矿物改性生物质炭的响应情况。最后,指出了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应用于土壤团聚体培育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生物质炭团聚体矿物改性有机碳稳定性

    超高温堆肥在有机固体废弃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等生物污染消减中的研究进展

    王经邦王亚菲姚燕来朱凤香...
    3061-3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高温堆肥是一项高效、绿色的有机固废无害化处理方式,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减少抗生素及其ARGs的排放,但是传统高温堆肥具有发酵周期较长、无害化不彻底、消减ARGs和移动遗传元素效果较差等局限性,超高温堆肥(ultra-high temperature composting,UHTC)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其具有发酵温度高、周期短、无害化效果强、资源化效率高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然而,不同UHTC系统在去除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ARGs效果仍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深入讨论及总结。因此,本研究对UHTC技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中ARGs的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为有机固体废物中ARGs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抗生素抗性基因有机固体废弃物超高温堆肥

    羊粪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可行性分析

    陈柳胡海凤洪春来姚燕来...
    3068-3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适合羊粪堆肥腐熟度评价的指标,提高堆肥效率。该研究以湖羊羊粪为原料,采用条垛式人工翻堆堆肥63 d进行堆肥试验,考察了纯羊粪堆肥过程中理化生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堆肥温度分为升温期(0~1d),高温期(2~20d),中温期(21~44 d),稳定期(45~63 d)。温度、干物质得率、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硝态氮、铵态氮、钾速效性、磷速效性等指标在堆肥49 d左右趋于稳定,可作为评价羊粪堆肥是否腐熟稳定的指标。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当堆料干物质得率≤78%,或有机碳含量≤38%,或碳氮比≤12。4,或硝态氮≤0。15%,或铵态氮≤0。019%,或钾速效性≤91%,或磷速效性≥73%,或温度进入稳定期时,可认为堆肥已腐熟稳定。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容重为0。48 g·mL-1,干物质得率为89。9%。

    羊粪堆肥评价指标钾速效性磷速效性

    粪污利用中的危险生物因子及其防控技术探讨

    何青芳汪洁
    3075-3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能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险生物因子,其中,粪污肥中携带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人畜共患病现象。本文列举了畜禽粪污肥用过程中的主要危险生物因子,讨论了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针对危险生物因子的关键防控技术,提出了合理规划、源头管控、过程监测的对策建议,为保障畜禽养殖行业的生物安全、防范动物疫情、防控畜禽养殖源向环境扩散提供了参考。

    畜禽粪污危险生物因子防控

    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屠翰宋云蔚王磊
    3080-3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起源于"千万工程"。本文介绍了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杭州市在政策支持、环境优化、文化挖掘、业态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分析了其在思想认识、文化保护、村落安全、产业更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的形成机制、科学谋划、保障支撑、广泛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杭州"千万工程"历史文化村落经验启示

    "青田之窗"新时代美丽乡村背景下推进山区乡村发展的思考——以青田县祯埠镇马岭脚村为例

    周舒灵朱群红
    3084-3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青田之窗"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聚焦青田县祯埠镇马岭脚村,探讨山区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模式。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政策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马岭脚村在基础设施提升、集体资产盘活、三产融合、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具体举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享共富、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策略,该村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收入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山区乡村振兴路径,文章为青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示范样板,也为浙西南山区乃至全省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和振兴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撑和理论借鉴。

    青田之窗美丽乡村三产融合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