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叶绣球艾薇塔组培快繁技术

    陈双双秦紫艺邱帅冯景...
    1627-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大叶绣球艾薇塔规模化繁殖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艾薇塔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类型与浓度、移栽基质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艾薇塔利用有效氯浓度为 2%的 NaClO 消毒 10 min,污染率较低;腋芽启动最适培养基为 1/2 B5+2。0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最适增殖培养基为 B5+2。0 mg·L-1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 B5+0。5 mg·L-1 IBA;无菌苗最适移栽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1∶1(V∶V)。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叶绣球艾薇塔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可为其工厂化育苗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大叶绣球艾薇塔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海滨木槿种子无菌萌发及壮苗的培养基筛选

    魏馨李乾辰周天培温在扬...
    1634-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滨木槿是东南沿海地区防风护堤林的首选树种,也是瘠薄山地水保林的良好树种。无菌壮苗的获取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前提,可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该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柠檬酸、活性炭、三碘苯甲酸(TIBA)、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水解酪蛋白、维生素H、叶酸、噻苯隆(TDZ)和寡糖·链蛋白等添加物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以及壮苗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萌发最佳配方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水解酪蛋白 0。1 g·L-1,萌发率从 21。4%±7。8%提高到 85。3%±9。1%;维生素、叶酸、柠檬酸的添加均未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培养基MS+6-BA 0。1 mg·L-1+寡糖·链蛋白 0。1 g·L-1+活性炭 0。1%中的幼苗增殖系数最高,达 7。0±2。6,且直立生长,茎枝较粗,叶片肥厚。值得注意的是,TDZ和 NAA组合诱导出来的材料分化能力较强,可为后期海滨木槿诱导体胚成苗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海滨木槿配方筛选6-BA水解酪蛋白寡糖·链蛋白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赏食兼用LA百合品种评价

    易博徐蕴晨吴昀余小华...
    1639-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合属(Lillium spp。)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兼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但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大多聚焦于观赏百合,而食用百合品种长期较单一,对于百合的多功能性研究也较缺失。该研究以 10 个 LA 百合品种为材料,进行观赏性状(花期、花色、株高、花苞数)和产量性状(母鳞茎鲜重增量、母鳞茎直径增量、小鳞茎数量、小鳞茎鲜重),以及抗病性的综合评价研究,为开发赏食兼用型多功能百合提供理论基础。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帝王黄、红妆和蜜苏卡综合得分位列前三;聚类分析将 10 个 LA 百合品种分为 3 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主成分分析的可信度。进一步选择综合评价最高的百合品种帝王黄鳞茎,测定其矿质养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与江浙地区主产食用百合卷丹相比,总体营养价值相仿。因此,帝王黄等 LA百合品种具有赏食兼用潜力。

    百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评价体系赏食兼用

    外源BRs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

    吕秉韬杨平徐丹彬胡卫珍...
    1646-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蝴蝶兰开花性状影响其商品价值,以蝴蝶兰为材料,试验不同浓度的外源油菜素内酯(BRs)处理对 3 个品种的蝴蝶兰花葶数量、花葶长、花朵数、花朵直径、花期长度等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BRs处理对蝴蝶兰花葶数并无显著影响,但能使蝴蝶兰花葶提前发育,促进花葶伸长,增加花葶直径,并且 BRs 能使花朵提前开放,提升花朵数与花朵直径,延长开花花期。不同浓度的 BRs 处理,可以提升蝴蝶兰开花品质,不同处理浓度之间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蝴蝶兰外源BRs开花性状

    TDZ对白鹤芋增殖及白化效应的影响

    于奕宁林彩容丰锋丁燕...
    1651-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高效优质的白鹤芋再生组培体系,该试验以白鹤芋不定芽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白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探究其白化效应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噻苯隆(TDZ)对白鹤芋不定芽增殖及白化效应的影响,在培养 5、10、15、20 和 25 d时随机抽取 6 瓶统计增殖有效芽(0。5 cm 以上)和生根有效芽(2。0 cm以上)的不定芽数量,测定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DZ对白鹤芋不定芽增殖表现出高抑制低促进的效应,白化率随着 TDZ 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05 mg·L-1 TDZ处理的总白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白鹤芋不定芽脯氨酸含量随 TDZ 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白鹤芋不定芽白化效应噻苯隆(TDZ)

    株行距和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

    黄淑燕黄云玲
    1657-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明不同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在栽植阶段生长的影响,总结试验栽植地最适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最佳株行距及种植深度,从中挖掘提高西伯利亚百合切花品质的关键种植因素,寻求绿色、高效的增产提质方式。以西伯利亚 2、3 代种球为试验对象,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百合鲜切花的花茎高度、花苞大小及花苞数量的影响。除株行距对 2 代种球的花苞数量影响达 5%显著水平外,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 2 代和 3 代种球的其他生长指标影响均达 1%极显著差异水平。处理 3 即 15 cm×20 cm的株行距 2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于 2 代和 3 代种球均为最佳处理方式。处理7 即 25 cm×30 cm的株行距 1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对 2 代和 3 代种球的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的生长最不利,处理4 不利于种球花苞数量的生长。种植深度对于 2 代和 3 代种球花苞数量增长的影响大于株行距。而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则有所区别,种植深度对 2 代种球花茎高度生长的影响大于株行距,3 代种球反之;株行距对 2 代种球花苞直径的影响大于种植深度,3 代种球反之。于 2、3 代种球的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而言,A1B3 即以 15 cm×20 cm的株行距 2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而 A3B3 即 25 cm×30 cm 的株行距 25 cm 的种植深度的组合对 2 代种球的花苞数量增加有利,A1B3 则利于 3 代种球花苞数量的增加。合适的种植深度能够使植物的根系得到良好的发育,同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种球种植株行距与百合花苞数量、花茎高度及花苞大小都呈显著正相关。

    株行距种植深度西伯利亚百合

    植保无人机不同喷液量对抗性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

    方铁飞姚晓明周宇杰
    1663-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喷液量的植保无人机防控抗性二化螟,研究其对二代、三代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的喷液量与二化螟防治效果正相关,随着喷液量的增加,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随之增加,667 m2 喷液量为 4 L的效果最佳,喷液量为 3 L的效果次之,喷液量为 2 L的效果较差。采用相同药剂、药量和喷液量时,二代二化螟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三代二化螟。667 m2 喷液量为 4 L 处理后,二代二化螟药后 15、20 d的保苗效果分别达 90。97%和 86。09%;三代二化螟在处理药后 15、20 d的保苗效果为 66。13%和 56。68%。因此,在晚稻生产期或高温季节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抗性二化螟时建议 667 m2 喷液量尽量超过 4 L。

    植保无人机不同喷液量抗性二化螟防治效果

    多种新型杀菌剂对水稻控害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张晓萌徐婕刘桂良苗文韬...
    1667-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纹枯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为探究多种新型杀菌剂对宁波地区主栽水稻品种的控害效果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在宁波鄞州地区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肟菌戊唑醇、啶氧丙环唑、苯甲嘧菌酯在晚稻上控害效果较好,且在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等经济性状上较其他处理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宁波地区主栽品种在晚稻生产上可以选用。新型药剂在早稻上表现一般,与其他药剂无显著差异。早稻纹枯病控害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噻呋酰胺等药剂组合。

    水稻纹枯病杀菌剂产量

    生物农药防治蚜虫研究进展

    褚思洁安楠毛文龙陈明祥...
    1671-1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蚜虫是危害农林业的全球性重要害虫之一,不仅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危害多种作物,同时也会间接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对我国农林业造成严重经济危害。目前蚜虫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较之常规化学杀虫剂,生物杀虫剂有靶向性强、环境友好、研发周期短、抗性低等优势。文章从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天敌生物农药 5 个生物农药主要类别对生物农药防治蚜虫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蚜虫的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一定参考。

    蚜虫生物农药生物防治

    菌毛在生防细菌定殖植物病原线虫中功能的研究进展

    何杉吴迪赵宇王琦...
    1676-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病原线虫对林业生产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防细菌已被用于林木病原线虫的绿色防控,并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生防细菌防控林木线虫病害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防线虫微生物制剂的研发与高效应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生防细菌在线虫上的定殖能力与其杀线防病效果密切相关,且细菌菌毛在生防细菌于线虫宿主的定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综述了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毛的种类以及菌毛在生防细菌定殖线虫中的功能,讨论了生防细菌菌毛对运动性、黏附性、生物膜形成等定殖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对菌毛在细菌防控林木线虫病害中功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菌毛生防细菌植物病原线虫定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