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动态影响

    武佳龙迟铭高燕王祥...
    2060-2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田间原位监测试验方法,设计CK(不施加生物炭)和SW(施加生物炭30t·hm-2)2个处理,研究施加生物炭当年(5-10月)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当年土壤容重降低,其中,6-10月垄丘土壤容重降低6.42%~11.21%,且随时间延长,其降幅减小.施加生物炭当年6-8月的土壤质量含水率降低,且垄丘的降低幅度小于垄沟,随坡位由上到下,土壤质量含水率的降幅逐渐减小;而9-10月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增加,且垄丘的增加幅度大于垄沟,随坡位由上到下,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增加幅度逐渐增大.此外,施加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减小电导率.综上,施加生物炭当年即可改变土壤主要理化指标,提升土壤质量.

    生物炭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化学指标坡位黑土区

    2025年《浙江农业学报》征订启事

    2069页

    不同生境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碳排放对氮磷输入的响应

    白健罗来聪李爱新赖晓琴...
    2070-2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能力极强,可入侵水域和陆地两种生境.采用微宇宙试验方法,在不同生境(水生、陆生)下设置不同氮、磷添加水平模拟养分输入,观测系统内含碳温室气体——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排放,以及生物固碳量的变化,探究不同生境下喜旱莲子草碳排放对氮、磷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相较于CH4,该试验条件下的碳排放以CO2排放为主.在水生生境下,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且氮、磷添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碳吸收;而在陆生生境下,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排放,且氮、磷添加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因此,评估喜旱莲子草的碳排放时需考虑其入侵生境,以及入侵环境的养分输入状况.

    喜旱莲子草入侵植物碳排放

    热处理对转基因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降解作用

    颜晶莹倪亮沈星宇李玉...
    2079-2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处理转基因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未经处理的转基因秸秆中的重组蛋白和重组DNA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很长时间,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寻找一个既节约成本又对环境无害的秸秆处理方法非常重要.高温处理是降解转基因秸秆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对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试纸条、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水平.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水稻的秸秆在50℃处理3 h后,其体内的抗除草剂蛋白草胺膦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等重组蛋白基本降解;但相同温度下,重组DNA的降解则需要4 d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降解所需的时间.50 ℃处理4 d的条件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堆肥就能实现.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转基因秸秆处理提供了依据.

    转基因秸秆重组蛋白重组DNA草胺膦乙酰转移酶(PAT)5-烯醇式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p4-EPSPS)Bt基因

    松籽油水酶法提取及酶法破乳工艺研究

    张根生李思锦田阳韩冰...
    2089-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 ℃,pH值11.3,加酶量5 045 U·g-1,此条件松籽油提油率为71.73%.经比较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 000 U·g-1时破乳效果最好,破乳率为87.68%,在酶法破乳后进行酸化处理,通过调节pH值至5时破乳率提高至92.18%,此条件下松籽油得油率为70.36%.

    松籽饼粕松籽油提取水酶法酶法破乳

    酶解辅助提取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和菌群调节功能的影响

    张妮陶文扬罗梦帆周万怡...
    2099-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酶解或许会改变多糖分子内某些基团的数量或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为明确酶解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同一品种石斛鲜茎为原料,分别用中性蛋白酶、麦芽糖淀粉酶、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获得同一基质多糖的不同结构形式,分析其结构区别,并利用体外模拟发酵系统研究铁皮石斛多糖菌群调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酶解样品相比,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可以增加多糖的聚合度,而纤维素酶、麦芽糖淀粉酶介入则可以显著降低多糖聚合度并改变单糖组成;中性蛋白酶组的CH4与H2S生成量显著增加,纤维素酶组的丁酸与戊酸产量显著增加.多糖能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其中纤维素酶组改变程度较大,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粪杆菌属、罗氏菌属等肠道基石菌与有益菌的种类与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戴阿利斯特杆菌属、多尔氏菌属等条件致病菌的丰度显著下降,与丁酸、戊酸显著正相关的9个菌属在该组富集了 8个(巨球型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欧陆森氏菌属、罗氏菌属、魏斯氏菌属、乳杆菌属、普拉梭菌属).酶辅助提取可以改变石斛多糖的结构,并改变其菌群调节功能,该研究为不同功效多糖的定向生产提供了参考.

    铁皮石斛多糖酶解肠道菌群体外发酵

    水稻对林丹的吸收累积与代谢组学研究

    展梦琪苏傲雪侯倩张皓宇...
    2110-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有机氯代污染物——林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我国典型农作物——水稻(0ryza sativa L.)体内的迁移转化和代谢情况.结果发现,在林丹胁迫条件下,水稻根和地上部的林丹含量与水培溶液中的林丹浓度具有正相关性,表明水稻具有吸收林丹的能力.在不同林丹水培浓度下,水稻根内的林丹累积浓度在第二天均达到峰值,第三天后急剧下降.水稻根系内的林丹可以径向运输至茎叶中,但转运因子仅为0.08~0.13.在亚细胞水平上,水稻根中林丹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胞器>细胞壁>细胞质,表明细胞器和细胞壁是水稻根部林丹累积的主要部位.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林丹胁迫下,脂质类代谢物的变化最显著,有43种上调、42种下调.受林丹胁迫影响,水稻根中的异牡荆苷等代谢物的含量提高,而天冬酰胺等代谢物的含量降低,多条植物代谢通路被改变,其中,鞘脂代谢通路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受到较大影响.

    林丹水稻植物代谢吸收转运农产品安全

    三叶青不同部位无机营养元素的ICP-MS/MS分析与评价

    朱思蓓聂晶张进军李春霖...
    212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ICP-MS/MS)建立同时测定三叶青中Na、Mg、Al、P、S、K、Ca、Fe、Ni、Cu、Zn、Se共12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方法,并探究不同部位(茎叶、块根、须根)的12种元素含量分布,通过ICP-MS/MS中的单杆和串联四级杆模式下的多种反应气体(02、H2、NH3)形式建立同时分析三叶青中12种营养元素的方法,测定三叶青中不同部位的无机营养元素含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药材不同部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构建不同部位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ICP-MS/MS方法的线性、检测限、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实际药材的加样回收率为90.66%~108.50%;不同部位的三叶青无机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地下部的无机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Ca、Al、K、Na这4种元素是三叶青3个部位的主要差异元素.本研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建立了快速鉴别三叶青不同部位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方法,有效鉴定了块根、须根、茎叶中的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三叶青地下部的无机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叶青质量控制、原产地溯源和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三叶青无机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铲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王晓阳李强赵武云戴飞...
    2132-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青贮玉米根茬和残膜难回收的问题,设计一种铲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联合作业机主要由起膜起茬铲、升运链、分离滚筒筛、集膜箱等部件组成.对联合作业机的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其结构和工作参数.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以机具前进速度、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分离滚筒筛转速为影响因素,以残膜拾净率和根茬起茬率为响应指标,建立响应面三维模型,得出机具前进速度和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对机具残膜拾净率影响显著,而起膜起茬铲人土深度和分离滚筒筛转速对机具起茬率影响显著.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Optimization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作业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3.54 km·h-1,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12.94 cm,分离滚筒筛转速51.53 r·min-1.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具前进速度3.5 km·h-1,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13 cm,分离滚筒筛转速50 r·min-1作业条件下,残膜拾净率89.26%,根茬起茬率90.37%,机具运行稳定可靠,满足残膜回收机的作业要求.

    青贮玉米起茬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基于深度学习的近地面草原鼠洞识别计数关键问题研究与应用

    郭秀明王大伟刘升平诸叶平...
    2146-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鼠洞密度可用于评估草原鼠害发生程度.在近地面鼠洞图片采集与识别中,图像分辨率和拍摄倾角是影响时效性和识别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设计了带有倾角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装置,在锡林郭勒草原采集2 325张鼠洞图片并进行手工标注,对比分析了 3种图片输入尺寸(416 pixel ×416 pixel、608 pixel ×608 pixel、1 024 pixel × 1 024 pixel)、4 类拍摄倾角(21°、32°、41°、51°)、2 种目标识别模型(YOLOv3 和 YOLOv4)对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OLOv4模型在输入图片尺寸为416 pixel ×416 pixel时能取得最优的性能.当拍摄倾角为41°时,识别性能最优;当拍摄倾角为32°时,识别性能最差.与近3年发表的鼠洞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性能先进性.研究结果可为草原鼠害的智能化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目标检测草原生态机器视觉鼠洞YOLOv3模型YOLOv4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