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罗海鸥

双月刊

1006-4702

xb3041@vip.163.com

0759-3183041

524048

广东湛江市赤坎寸金路29号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乇党的“双百”和“两为”方针,及时反映学院和国内外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近年来开设的“康德美学研究”、“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与文论笔谈”等专栏专题,反饷强烈,深受专家学者好评,为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中西之争":初步形成、演变形态与有效破解

    李一凡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社会近现代转型在思想领域引发了"古今中西之争","古今中西之争"贯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各个具体阶段,"古今中西"的争论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各有特点和侧重点.从"新文化运动"到"新的文化使命",从民族危亡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文明共同塑造了"古今中西之争"的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有效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古今中西"的漫长争论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是现代转型所具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思想层面的反映,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百余年正道沧桑的生动写照.

    现代化古今中西之争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

    延安时期吴亮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四维探析

    何廷柳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吴亮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成就斐然.他不仅以负责态度提出转变宣传工作的要求,以坚定信仰丰富马克思中国化党建学说;还以文化论战激浊扬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实际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分析其理论与实践行为,利于进一步厘清延安时期吴亮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予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以重要启示.

    延安时期吴亮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大文化"协同发展机制探析

    罗成燕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时也要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被视为其实现的基础和主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共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我们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维度出发,探索"三大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查找目前"三大文化"协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推进"三大文化"协同发展的三大机制,以发挥它们的合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大力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

    地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

    陈汉能武枫余芬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紧迫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和要求,能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研究生教育系统有效实施.当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对标制度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发挥保障作用和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党员监督管理、支部作风建设和组织生活实效性及创新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新征程上,地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需要在强化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监督管理服务质量、加强以学风为主的作风建设和推进支部内涵特色建设等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并取得突破.

    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

    农村电商人才赋能海岛振兴: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系统路径

    谢明亮付兆刚陈臻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海岛农村是我国乡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海岛电商能克服海岛的空间约束,有助于海岛振兴,其中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尤为关键.通过采用系统思维,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海岛振兴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同时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与海岛振兴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农村电商人才赋能海岛振兴的现实困境.从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动态性出发,在基地、高校、企业、政府四个层面提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系统路径,进而为海岛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系统思维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海岛振兴

    基于模块化思维与融媒体方案的实训课程构建

    范宇孟毅姜嫄曹华珅...
    43-5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新形态和地方区域发展新思路复杂多变,新商科课程需具备多元应用的活性以及应对各类状况的韧性.以跨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展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块化思维和融媒体手段,从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师、教材、教法等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通过自由灵活的课程模块化设置,丰富多元的课程融媒体开发,最终形成基于模块化与融媒体的多元复合式混合实训教学系统方案.

    新商科模块化融媒体教学模式

    资源·声誉·机会:高校分类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政策路径

    陈金圣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要求保持多样化发展以回应社会的多元教育、科技、人才与服务需求.我国高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阻碍了高校的分类发展,其制度根源在于特定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所产生的合法性压力.要推动高校的差异化办学和分类化发展,就有必要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分类拨款、多元评价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构建资源、声誉和机会等多重动力机制.政府政策优化的方向和目标在于从制度上保障不同类型高校相对均衡的资源配置和相对公平的声誉积累与机会获取,塑造高校分类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教育生态.

    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分类发展制度环境分类拨款多元评价

    "两个确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

    韩小香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不仅是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严密逻辑和丰富内涵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学生系统学习和传播"两个确立"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及时、准确地将"两个确立"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并进行深入的学理性探究和实践性探索,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

    "两个确立"思政课教学探索

    清至民国时期贵阳同乡组织的演进及其社会功能

    刘才蕊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至民国时期,贵阳同乡组织大体经历了"会馆"与"同乡会"两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进程与贵阳地域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作为公共空间的同乡组织在政治上成为各方势力利用与控制的场所,在经济与文化上成为了重要的交流交融平台.同乡组织通过乡籍网络对省际关系与省县关系进行积极调适,成为协调地区利益的重要中间组织.总的来说,贵阳同乡组织积极适应地域社会的变迁,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贵阳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朝民国贵阳同乡组织社会功能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厂矿企业职工福利研究

    江轶代海珠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区域.此时部分厂矿的职工福利事业存在职工生活水平低、食堂伙食条件差、职业病严重、安全事故多发、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厂矿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上述问题,随即通过合理调整职工工资、积极改善职工伙食、开展职工职业病防治、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开展职工扫盲运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厂矿职工福利事业,并取得显著成效.

    新中国职工福利湖南厂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