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张春媛顾国达张川川朱胡周...
    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拓展Antoniades(2015)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促进效应和竞争抑制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后者则降低了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企业生产率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数字经济出口产品质量创新促进效应竞争抑制效应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如何影响工业自动化?

    王海闫卓毓尹俊雅
    20-3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对工业自动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工业自动化发展,且当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后,相应政策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政策能在增加地区科技投入和加剧市场竞争程度的同时,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从而促进工业自动化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可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动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工业自动化国有企业

    紧急避险中团结原则的法哲学证立及其反思

    徐万龙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急避险中团结原则的正当性是刑法教义学中的重要问题,多数见解尝试基于法哲学来加以证立.然而,此进路难言成功.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主张忽视了具有利他属性的团结原则作为自由实现的实质条件,并不为外在自由的合致所必需,故无法通过康德法权理论的检验.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见解根据黑格尔关于抽象法权和福祉权的冲突及化解的相关论述来诠释团结原则,可是黑格尔哲学所呈现的绝对国家观,和我国宪法不相适契.以罗尔斯正义论为基础的观点也难以成立.处于无知之幕背后的虚拟主体所签订的契约,无法对现实世界中的公民产生拘束力.团结原则正当性基础之探寻应当转换道路.此原则可通过宪法中社会国原则得到证立:社会国原则要求国家对陷于困境之中的公民予以照料,在国家自身力所不逮时,应当通过立法设置团结原则,以弥补国家照料的不足.

    紧急避险团结原则法哲学社会国原则

    论环境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实证检视及其规范路径

    自正法刘倩楠
    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积极履行赔偿责任能对量刑产生影响,回归理论,其是基于刑民一体化思维下对环境法益的确立、特殊预防理论的指引、民刑共治犯罪治理模式的选择,以及"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与恢复性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通过对1528份污染环境案件刑事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赔偿作为量刑情节的适用空间不足,应对其进行规范约束,赔偿本身的认定与其他金钱类责任容易混淆,赔偿的支付对象不确定及款项用途不明朗.鉴此,应将先刑后民与先民后刑的审理模式相结合,完善赔偿影响量刑的标准,赔偿的认定优先于其他金钱类责任,确立环境公益基金制度,以期进一步规范环境案件赔偿作为量刑要素的适用.

    赔偿影响量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环境公益基金环境服务令

    流量垄断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

    赵秉元徐信予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的本质是市场供需信号,流量是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表现形态,数据要素的极大丰富放大了注意力资源的相对稀缺,引发平台资本的流量垄断问题,即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垄断性分配.平台作为流通组织分享而非创造剩余价值,这种分享围绕流量分配行为,以平台间"中心—外围"的剥削体系为表现形式,随着中心不断向外围输出流量以控制市场供需信号的传递并超额分配经济利益,必将在时空范畴内割裂统一大市场.对此,应谨防单一生态系统在通讯、支付和物流三大领域形成结构性闭环,并区分结构性平台和联系性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国家还可通过建设"平台政府",作为潜在竞争者适当介入市场竞争,保障数字市场的均衡开放.

    中心—外围流通组织结构性权力成本递次转嫁平台政府

    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研究路径——费孝通社区研究思想考察

    刘亚秋
    71-8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孝通的实地研究是从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组织开始的,"家"是其社区研究的基础.从家到社区、民族,再到国家,进而到天下,构成费孝通社区研究的丰富层次.其社会理论的构建也是以"家"为基础的,如差序格局、生育制度,都是围绕血缘关系展开的,"家"是认识费孝通社区研究的一个基本线索.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明确提出社区研究要从生态层面提升到心态层面,并通过两个转向完成这一认识论上的提升:从关注社会转向人、由聚焦人的物质生活(志在富民)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社会学的人文转向也是基于这一认识论的提升而完成的.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通过深挖社区的社会性基础,探查社区文化的深层,其推进的不仅是社区研究,还包括广义上的社会研究.

    费孝通家庭社区研究社区建设

    数字时代小商户的私域运营与生存韧性——平台主导下技术红利兑现的社会学分析

    颜燕华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对茶叶电商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探讨了缺少规则议价及资本造势的小商户得以持续存在并兑现电商技术红利的机制.研究表明,虽然电商平台与大品牌商家倾向于强强联合并日益占领公域资源,小商户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私域运营的方式避免在技术发展中被边缘化的命运.私域运营之所以能够为小商户赢得相当的生存空间,主要来自数字技术与产业经营过程的融合:首先,平台的迁移性塑造了流动的线上场域并容纳小商户灵活的生意形态;其次,私域的可见性促发个性化产品的供给及其与商户个人特质的互嵌;最后,线上线下贯通的连接性延展了人与人互动和连接的广度和密度,为小商户积累了实质性的人际关系资本.本研究为考察数字化背景下小商户的生存韧性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小商户电商平台私域运营技术红利生存韧性

    本刊声明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98页

    回忆:重复哲学的认知之维

    杨艳黄擎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复引发了回忆与记忆两种认知形式.现代哲学强调回忆的无意识性,旨在突出其生成性与创造性.在基于同一性的重复观与基于差异性的重复观主导下,分别产生了面向过去的回忆与朝向未来的回忆,二者的核心分歧在于对存在的认知差异.在差异性重复作用下,回忆的想象性在回旋复生的过程中得以显扬,产生了超越现实的认知功能.文学作为一种富有想象性的艺术,通过以差异性重复为核心的回忆书写模糊了思维与存在的界线,甚至在人的生存维度展开,构造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重复回忆认知存在想象

    论荒谬之为异化——重思内格尔生命意义论证

    吴小安洪程锋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内格尔反驳了关于生命意义三个常见论证,即"百万年论证"、"蚍蜉论证"和"死亡终结论证",进而指出生命的荒谬感实际上反映了人的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认知能力,是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投入与对其"无可回避的疑虑"之间的冲突产生的.根据马克思的历史观框架,提出了对荒谬的一种历史解释,荒谬感其实是随现代化进程逐渐显现的认知状态,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异化的一种形态,其与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密切相关,进而指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当人类处于"分化的统一"阶段,作为主观异化的荒谬,这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最终也将随历史而去.

    荒谬异化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