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

    刘同舫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之间关联紧密,理解这一关联性的前提在于准确把握新型社会关系的独特时空内涵.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语境中传统社会关系呈现的同质性时间与占有性空间的内涵,新型社会关系具有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差异性与交互性的时空内涵.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新型社会关系也在不断革新自身的发展目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目标应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至上的立场相适应.依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原则,新型社会关系在当前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致性,即将新型社会关系进一步提升至符合当前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社会关系形态.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型社会关系的实践路径,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新型社会关系,既要从整体高度把握系统部署的总体思路,也要从具体层面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三重指向实现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目标,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和实践魄力.

    全面深化改革新型社会关系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标准认证如何助力企业"出海"?——兼论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

    文雁兵孙莹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拓展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明了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企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企业生产率较低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了企业出口,也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率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与此同时,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越严重,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国际标准认证的作用.

    国际标准认证企业出口"出口-生产率悖论"

    高铁开通对普铁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事实与解析

    韩超闫泽坤逯建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二氧化硫(SO2)作为污染物代表,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高速铁路(高铁)的开通对普速铁路(普铁)车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推动普铁站周边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引发的"客货分线"效应改变了普铁站周边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些企业会通过减少工业锅炉使用数量、降低工业锅炉燃料消耗、提高污染处理能效、提升技术水平的手段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高铁开通企业污染物排放双重差分法

    本刊声明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36页

    论我国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

    胡锦光苏锴
    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受观念、制度、程序等因素影响,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推进较为缓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的背景下,落实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依托法律草案合宪性说明制度,强化对法律草案的合宪性审查工作,还要根据我国宪法监督体制对法律实施阶段的合宪性审查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机制和程序,构建从事前到事后的全过程的合宪性审查环节,实现对法律是否合宪的有效监督.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有利于保障宪法权威和法治统一,推进宪法全面实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合宪性审查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论备案审查内容与标准的体系化

    林来梵赵逸伦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备案审查制度中的审查内容与审查标准应有不同侧重,前者重点统筹审查判断的开展范围和主要情形,包含了审查标准的运用,后者则更强调审查机关在落实各项审查内容时所采用的具体衡量尺度与方法,应对了审查内容的精细化.二者的内涵虽有明显差异,但又协同配合,共同构成审查判断的基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的出台,对我国备案审查中的审查内容与标准的体系化意义重大.合宪性、政治性、合法性、适当性四大审查的逐步完备标志着审查内容体系的初步形成,而比例原则的引入则对审查标准的体系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面向未来,审查内容体系的完善应重点关注内部逻辑和层次结构的融贯与自洽;审查标准的体系化则应在探索比例原则的全阶适用、三层强度划分以及类型化指引下的个案衡量中得到发展.

    备案审查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强度比例原则

    备案审查联合审查方式探究:从实践渊源和生成逻辑探索结构属性

    郑磊
    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审查,是《备案审查决定》新确立的第五类审查方式.借鉴其他职权行使中采行联合审查的实践素材,正好可回应已有四类审查方式的功能空缺,基于此实践渊源和生成逻辑,联合审查在整个审查方式体系中呈现出其结构属性:其实质在审查职权的联合,不同于作为工作机制的联合审查会议;其途径在关联审查对象,有限依托于人大主导;其功能特点在提高审查质效,目标重点在保障审查效力和实效,而核心关键在协同审查基准.这一方面为进一步论证建构联合审查的重点机制提供了规范原理基础,另一方面,诸如联合审查等"探索"型条款,引入了"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又一种重要的制度化路径,而且,在规范基础上建构规范机制、生成规范内涵,拓展了备案审查释义学的用武之地.

    备案审查审查方式联合审查人大主导移送审查审查基准

    论备案审查中法院申请审查的条件和路径

    王锴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规定了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发现法规、司法解释同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审查要求的制度,该规定激活了法院在备案审查中的角色,有必要进行细化.通过参考德国的具体审查和法国的合宪性问题移送制度,未来我国法院申请备案审查的条件包括:(1)该法规、司法解释属于案件的裁判依据;(2)法院怀疑其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的疑虑;(3)法院在提起申请前要经过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同意;(4)法院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附理由.法院申请备案审查的路径包括逐级上报和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两种,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法院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中的作用.

    具体审查备案审查裁判重要性逐级上报溯及力

    "关系"社会的重塑:数字时代的强弱关系及其影响

    臧雷振李尉
    86-9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优势"命题亟需反思和更新.通过确立关系象征的联系性,立足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提出"关系影响"以弥补传统研究中的全面性和时代性不足.研究表明,数字时代的"关系影响"主要表现在支持性、限制性、辅助性、破坏性等维度,这些表征来源于关系特征的演化,即关系建立对象的衍生、关系凝聚程度的变化、关系认同功能的弱化、关系影响范围的拓展.以上表现促进了"关系"社会形态的重塑,特别是数字技术发挥了中介作用,带来"世界即地方""虚实纠缠"的环境改造,以及个体的赋能、解放,最终促成个体性关系的生成,并在其联结中重新发现社会.

    数字时代强弱关系关系影响"关系"社会格兰诺维特

    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

    郭娟娟张顺
    9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不同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可能及其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高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发生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两个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职业流动具有收入效应,且收入效应在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更为明显,通过职业流动低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可以显著增加,可见职业流动或许会缩小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3)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尤其是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同时,数字经济也提升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通过职业流动增加收入的机会.可见数字经济对缩小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差距,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有重要影响.

    数字经济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