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体育科学
浙江体育科学

郭海英

双月刊

1004-3624

zjtykx@sina.com

0571-85060504 85062025

310004

杭州市体育场路212号

浙江体育科学/Journal Zhejiang Sport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份体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方针是: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体育实际,面向广大读者,交流和推广体育科学、运动实践、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普及和宣传体育的科学知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基层体育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院系学生及较高层的体育爱好者服务,成为他们的参谋助手、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民美好生活体育需要":内涵解读、深刻依据与重要保障

    陈丛刊王思贝
    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体育需要"是新时代新征程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所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认为"人民美好生活体育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体育发展样态的丰富而持续拓展,具有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广泛的实践需求,既以丰富多样的物质性体育需要为基础,又以社会层面的精神性体育需要为提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体育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的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体育观的初心体现,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本质体现,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体现,需要以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为基础,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以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实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导向.

    人民美好生活体育需要内涵解读深刻依据基本保障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体育强国共同富裕

    中日美马拉松发展特征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赵天娜章宏
    7-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基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维度视角,分析并比较中国、日本和美国马拉松发展的文化特征.研究表明,美国马拉松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发展出注重参与和休闲的消费跑者群体.日本马拉松文化基于以制度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和"的精神,发展出注重团体竞技的驿传.中国马拉松文化结合群内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催生出具有拟亲属关系的跑团与独特的创意跑步风尚.在三国的马拉松发展中,大众媒体与运动社交类新媒体等媒介因素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美国和日本马拉松的发展经验,结合当代中国马拉松的发展现状,未来中国马拉松应重视发展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拉松,以进一步推动中国马拉松产业化、本土化和大众化.

    马拉松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跨文化视角中国

    数字赋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高宇航葛士顺王占坤曾琳叶...
    13-1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审视数字赋能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探究数字赋能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现实特征、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创新动力以及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的实践困境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更新迭代缓慢且智能化改造困难;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的异质性与全人群获取能力不足;数字化体育服务互联互通技术不完善;数字化供给动力不足,高质量转型动力羸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路径,应用层面: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互联互通共享机制;技术与人才层面:拓展体育数据容量,坚持数字人才驱动;规范层面:遵循数字赋能体育治理原则,规范数据的标准化;保障层面:制度完善机制建设,保障全人群社区体育供给.

    数字赋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我国省域体育场地设施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王占坤唐闻捷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把握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脉络与影响机制,文章以我国 31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在五普、六普、七普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体育场地数量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Spearma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体育场地数量空间分布主要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单核心-双核心-多核心"的演变趋势,形成了"东多西少""内紧外松"的空间格局;从全局空间分布上看,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空间自相关现象一直存在,但在不同阶段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面积空间分布的规律并不完全相似;从局域空间分布上看,体育场地数量热点区域集聚范围"逐年递增",主要以江西、湖南等江浙沪地区及临近省域为热点区,以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区为冷点区域.其空间分布特征始终是"东多西少",演变趋势变化较小.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空间布局极不稳定,经历了"北部高于南部"到"东部优于西部"的过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布局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其影响因素的解释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发展水平、教育经费投入、生活水平.

    体育场地设施时空演变影响因素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

    共同富裕示范区体育公园区域布局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王国庆张倩倩林建君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获取浙江省体育公园存量为 232 个,其中 4 万 m2 及以上的体育公园共有 54个,在存量基础上以体量、功能定位、建造方式、特色四个标准进行分类.运用 GIS 空间分析法,以高德地图经纬度坐标为准获取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生成区域布局密度图,呈现"三区、两轴、多点"特征.以缓冲区分析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得出区域布局合理性较高.基于建设和区域布局现状,提出以增量提质为目标,灵活运用建造方式;以优化布局为方针,走好发展每一步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丰富体育场地类型;以复合人才为基础,解决管理效率问题;以智能智服为标准,打造"运动加油站"的五方面发展方向.

    体育公园区域布局布局特征发展路径

    体育赛事碳排放研究进展:环境影响、碳足迹测算与应对举措

    吴成港杨铄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增长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在体育领域,体育赛事和体育产品制造等体育相关活动也会带来碳排放.文章从环境影响、碳足迹测算与应对措施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体育赛事碳排放相关的研究进展,更好地了解体育领域碳排放的现状和影响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减排策略和措施,为中国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共同推动全球体育事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体育赛事碳排放碳足迹测算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监管智慧化转型困境与纾解路径研究——基于智慧监管理论视角

    周源温阳
    43-4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厘清智慧监管内涵的前提下,明晰智慧监管理论嵌入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安全监管的必要性,探究我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监管智慧化转型困境及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智慧监管具有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的内涵特点,并从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主体、监管效果四个方面分析了智慧监管的设计框架.当前,我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监管智慧化转型存在理念认知滞后、监管手段传统、监管主体单一、监管效果不佳等转型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纾解路径:变革理念为智慧化转型扫清障碍;技术赋能推动智慧化转型全面升级;监管合力助力智慧化转型提质增效;资源整合提升智慧化转型效果.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赛事监管智慧化转型智慧监管理论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李德奇杨明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契机实施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由此促进自身转型升级以及打破产品低附加值的"贫困化增长"的困境.文章对于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实施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的可行性,提出了智能型、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路径的实施对策.

    体育用品对外贸易智能型体育用品制造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转型升级

    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实现路径

    李旦宜王佳宁陈鸯鸯杨铄...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梳理体育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体育产业化过程,进而采用逻辑演绎法分析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想、运行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其逻辑机制包括动态数据获取、实时数据处理、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数据的交互运用 4 个步骤,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数据层、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与治理层 5 个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机制则表现为,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作用发挥以及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作用深化.由此提出具体实践路径:遵循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的共同特征,深化数字赋能体育产业多元融合;通过治理主体与治理手段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赋能体育产业规范治理;"由点及面",重点突破,加快数字赋能体育产业的成果转化和体育领域数字的人才培养.

    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全民健身意识对参与健身俱乐部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水平的调节及会员价格的中介作用

    赵仁达王相英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健身俱乐部对国民健康促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收入水平的调节及会员价格的中介作用,全民健身意识对参与健身俱乐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健身俱乐部优化经营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相关、线性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具体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自变量健身意识与因变量参与健身俱乐部情况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收入水平对全民健身意识对参与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会员价格对全民健身意识对参与健身俱乐部的影响体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在收入水平调节和会员价格的部分中介作用下,健身意识正向影响参与健身俱乐部.

    健身意识健身俱乐部收入水平会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