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体育科学
浙江体育科学

郭海英

双月刊

1004-3624

zjtykx@sina.com

0571-85060504 85062025

310004

杭州市体育场路212号

浙江体育科学/Journal Zhejiang Sport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份体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方针是: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体育实际,面向广大读者,交流和推广体育科学、运动实践、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普及和宣传体育的科学知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基层体育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院系学生及较高层的体育爱好者服务,成为他们的参谋助手、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体育权"概念设计之问题及其规范体系之建构——以各国宪法体育权规范作参照

    何生根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体育权"英译"sports rights"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学界设计的体育权概念存在权利范围过于庞大的问题.各国宪法体育权条款的英文表达式大致呈现出四种类型,其中三种有国际法渊源,体现出体育接近权、体育实践权和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权三种权利理念.以此为基础,根据人们对"体育权"需要的大致流程以及每步流程在权利主体、权利性质、权利关注点及其价值取向上的各自不同,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以"体育实践权"为理念核心的中国体育权规范体系.

    体育权概念设计规范建构宪法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体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政策变迁、价值追求与动力源流

    李政夏成前朱治丞朱颖...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梳理 1978 年至今体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根据历年重大政策及焦点事件将其划分为乡村改革开放与深化阶段、新农村建设阶段、美丽乡村建设阶段、乡村振兴阶段以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阶段,并分析其演进的价值目标.采用多源流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整理出问题源流:体育场地短缺与流失、新三农问题凸显、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乡村治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政治源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政策源流:历年两会代表的提案、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支撑,共同促成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变迁.

    政策变迁农村体育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三维空间研究

    祁梦鸽倪依克
    80-8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供核心支撑与内在动力.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依据空间生产理论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分为"物理-文化-社会"三种类型,并以此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进行传统空间萎缩和现代空间建构的双向探讨,旨在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研究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文化-社会"三维传承空间是实现其"活态化"传承的实践基础,有助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传承.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三维空间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缘起、价值与教育意蕴

    王仲杰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摇锅是遗存下来的一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所需器材简单,生活气息浓郁.主要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探赜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价值与教育意蕴.参与这项运动能提高青少年心脏机能水平,使人体神经细胞兴奋性调适到较理想状态;有效增进青少年肌肉群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和神经调控肌肉的能力,让参与肌肉群协调用力,增强神经兴奋性;有效降低焦虑程度,减轻抑郁,同时增加山哈少年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憧憬.具有相携共促山哈精神、滋养反哺体育道德、承袭山地民族品质的独特教育意蕴.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山哈少年价值教育意蕴

    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遗产共融的优势、困境与消解路径——来自浦江古镇与板凳龙的田野调查

    项云华兰勇健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于乡村振兴的能力,通过个案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浙江省浦江县古镇村乡土文化遗产"江南第一家"和"板凳龙"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求两者实现共融发展的优势、困境及消解路径.结果表明:古镇村"江南第一家"的振兴与板凳龙文化融合发展拥有区位一体、文脉同源、红色基因共享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桎梏、管理不当等困境.提出通过讲好故事、加强组织建设、科学认知,盘活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古镇建设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共融共享等消解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略.

    乡村旅游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

    体育教师信念的国际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沈俊婕林楠滕紫彤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信念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构成的关键要素,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为借鉴国际体育教师信念研究的成果与经验,促进国内对体育教师信念的研究,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 1960-2022 年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体育教师信念研究高潮出现于 2021 年,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研究中心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核心圈层的代表学者是 Richards KAR、Kulinna PH 和 Curtner-smith MD等人;研究热点趋势集中于体力活动促进、职业社会化、批判性教学法、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启示:国内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体育教师信念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以及促进职前、职后阶段体育教师信念的发展.

    教师信念体育教师CiteSpace热点趋势

    长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骑行中的迎风面积研究

    齐华李赛马文勇柴建中...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长距离场地自行车比赛中,当运动员输出功率相近时,空气阻力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而运动员迎风面积的测定是空气阻力研究中的关键因素.为精确测定不同形态运动员在不同骑行姿态时的迎风面积,研究采用平面测量法进行测试.研究方法: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运动员的正面图像信息,利用 CAD网格矫正图像畸变,得到了 4 名运动员不同躯干角度的迎风面积结果.研究结果:①迎风面积值在 0.32~0.35 m2 之间,其中运动员 2在 8°和 16°时值最大,躯干特征参数占比最大;②迎风面积在躯干面积较大时对骑行姿态变化较为敏感,并分析得到了迎风面积的估算模型,可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参考.

    迎风面积测量场地自行车空气阻力平面测量法迎风面积估算模型

    "蹴脚翻子"拳术的特点解析与势式复原

    凌懿文周卉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在南宋时曾经是武术的中心,各门派技艺都有传承.《纪效新书》当头炮解说词中,有蹴脚翻子动作解释"虎直攛二拳"的杭州话,可见南宋后在杭州就有蹴脚翻子的拳术.据清康熙年间《富阳县志》,富阳东梓巡检司巡检,有从武学分派来的家传蹴脚翻子."东梓巡检司"自南宋设置后直到清亡历朝不替,之后巡检司所练的拳术传到地方.研究学习蹴脚翻子,在理解它的原理结构后,可参照其训练方法,进行"修旧还旧",恢复其武术的本来面貌,同时弥补现在翻子拳武术动作和拳理的缺失.

    蹴脚翻子复原练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