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肌少症的关系研究

    杜雨恬张丽廖欣怡张素琼...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肌少症的关系,为肌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4-6月于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卫生院体检的≥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2019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诊断为肌少症的病例纳入肌少症组,按性别、年龄差≤2岁的标准1:1匹配选择体检人群中的非肌少症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信息、骨骼肌质量、骨骼肌力量和tHcy水平等资料,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Hcy与肌少症的关系.结果 纳入320人,肌少症和非肌少症各160人.年龄M(QR)为71.00(6.00)岁.男性138人,占43.13%;女性182人,占56.87%.饮酒57人,占17.81%;吸烟78人,占24.37%;高血压173例,占54.0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24例,占38.8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吸烟、饮酒、高血压、腰围、颈围、体质指数、血小板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tHcy升高与肌少症风险升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 1.107,95%CI:1.024~1.197).结论 tHcy升高与肌少症风险升高有关,应对tHcy较高的老年人进行干预.

    肌少症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人

    积极应对方式在医学生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杨娟华郎啟智李丹程远芬...
    189-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应对方式在医学生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间的中介效应,为开展医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4-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6所全日制医学高校的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和学历等资料,采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调查生活方式;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健康素养水平;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估积极应对方式.采用Process程序分析积极应对方式在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 调查9 266人,其中男生3 177人,占34.29%;女生6 089人,占65.71%.年龄为(21.06±2.61)岁.专科2 775人,占29.95%;本科4 864人,占52.49%;硕士研究生1 627人,占17.56%.生活方式得分为(118.34±19.06)分;健康素养得分为(54.57±10.81)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81±0.68)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可直接正向影响生活方式(效应值=0.286,95%CI:0.257~0.316),也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生活方式(效应值=0.215,95%CI:0.193~0.236),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42.91%.结论 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医学生更倾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从而间接改善生活方式.

    医学生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积极应对方式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岑琼蒋旸降菁月李晓菲...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提供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半结构式访谈设计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由口腔预防和儿童口腔医学领域的专家经过2轮德尔菲咨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专家积极度、权威度、意见集中度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24名专家参与咨询,其中男性6名,女性18名;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3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0名.2轮德尔菲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6和0.917,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120和0.156(均P<0.05),变异系数分别为0.15~0.38和0.03~0.17.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40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及理念、促进口腔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持口腔健康基本技能.结论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我国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应用评价.

    口腔健康素养儿童家长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肠道微生物与便秘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李红梅肖倩谢潇潇刘春强...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分析肠道微生物与便秘的因果关系.方法 肠道微生物遗传变异数据来自微生物基因组联盟数据库,便秘遗传变异数据来自综合流行病学小组开放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以肠道微生物相关的2 5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工具变量,便秘为研究结局,进行正向MR分析;以便秘相关的13个SNP为工具变量,肠道微生物为研究结局,进行反向MR分析.采用Cochran检验评估异质性,MR Steiger检验反向因果的SNP,MR-PRESSO检验和MR-Egger回归法检验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宿主遗传驱动的粪球菌属1丰度升高,便秘风险降低(OR=0.791,95%CI:0.709~0.884);宿主遗传驱动的拟杆菌门丰度升高,便秘风险增加(OR=1.240,95%CI:1.102~1.394).Cochran检验显示不存在异质性(均P>0.05),MR Steiger检验未发现反向因果的SNP,MR-PRESSO检验和MR-Egger回归法未发现工具变量的水平多效性(均P>0.05),留一法检验显示结果稳健.反向MR分析未发现反向因果关系(均P>0.05).结论 肠道微生物中的粪球菌属1、拟杆菌门与便秘有关.

    孟德尔随机化肠道微生物便秘因果关系

    1990-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分析

    陈淑淑龚巍巍关云琦周晓燕...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危险因素变化,为结直肠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收集浙江省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资料,采用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496.15/10万、31.81/10万和527.96/10万.1990-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增加了114.90%、482.60%和123.38%,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2.663、6.283和2.800,均P<0.05).1990-2019年15~<50岁、50~<70岁和≥70岁年龄组结直肠癌YLL率、YLD率和DALY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1990年浙江省结直肠癌前十位危险因素为钙摄入不足、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吸烟、酗酒、低体力活动、空腹血糖增高、红肉摄入过多、植物纤维摄入不足和高体质指数;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前十位危险因素为奶摄入不足、吸烟、全谷物摄入不足、钙摄入不足、酗酒、红肉摄入过多、高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增高、低体力活动和植物纤维摄入不足.结论 1990-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1990年和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前十位危险因素不变,但顺位发生改变.

    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危险因素

    2010-2022年鄞州区中小学生跌倒伤害特征分析

    孙强赵磊李小勇潘文杰...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小学生跌倒伤害特征,为中小学生跌倒伤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伤害子系统收集2010-2022年鄞州区6~17岁中小学生跌倒伤害首诊病例资料,描述性分析跌倒伤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时活动和临床特征等.结果 2010-2022年鄞州区共报告中小学生跌倒伤害病例7 808例,占同年龄总伤害病例的45.72%;其中男生5 413例,女生2 395例,男女性别比为2.26:1;以小学生为主,4 302例占55.10%.2012-2022年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跌倒伤害发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均P<0.05).跌倒伤害发生时间主高峰为9-11月,次高峰为5-7月,共4 510例,占57.76%.跌倒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学校、家和街道/城区,分别为2 680、2 343和2 247例,占34.32%、30.01%、和28.78%.跌倒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空闲时、运动和学校活动,分别3 490、2 861和1 094例,占44.70%、36.64%和14.01%.伤害性质以软组织伤为主,6 224例占79.71%;伤害部位主要为下肢、头部和上肢,分别为3 101、2 419和1 974例,占39.72%、30.98%和25.28%.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5 896例占75.51%.结论 男生和小学生是鄞州区中小学生跌倒伤害高危人群,学校是跌倒伤害高发地点,应将学校作为重点干预场所,加强跌倒伤害防护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跌倒伤害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预测模型研究

    周梓萌洪忻
    211-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南京市35~79岁居民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调查,建立CVD高危人群预测模型.方法 于2020-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35~7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血生化指标等资料.参照《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判定CVD高危人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VD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效果;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拟合效果;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校验.结果 调查38 428人,其中男性17 970人,占46.76%;女性20 458人,占53.24%.35~<60岁为主,25 714人占66.91%.检出CVD高危人群8 905人,检出率为2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9个CVD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为ln[P/(1-P)]=-7.305+2.107×年龄-0.366×性别+0.299×婚姻状况-0.297×文化程度+0.631×体质指数+0.013×睡眠时间+0.096×食用盐摄入+0.444×吸烟-0.069×饮酒.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94~0.8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1和0.753,区分度较好.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校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结论 通过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睡眠时间、食用盐摄入、吸烟和饮酒9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预测居民CVD高危风险.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列线图

    2017-2022年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朱澜澜张钟卞增惠许阳婷...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聚集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了解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聚集特征.结果 2017-2022年南京市累计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4起,病例2 558例,平均水痘罹患率为2.53%.事件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76起占90.48%.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2年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和2019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乡镇尺度上呈空间正相关,存在空间聚集性(P<0.05);热点分析提示高发区域为江宁区、高淳区、雨花台区和建邺区.结论 2017-2022年南京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空间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江宁区、高淳区等郊区.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空间聚集性

    多靶点粪便DNA、肠道菌群、癌胚抗原及水果摄入对结直肠癌风险的交互作用研究

    高菡璐俞晓芳吕乐彬叶国良...
    219-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靶点粪便DNA(MT-sDNA)、肠道菌群及饮食等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结直肠癌的影响,为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癌病例54例纳入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1人纳入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饮食和结直肠癌家族史等资料;检测MT-sDNA、肠道菌群,以及癌抗原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采用多因子降维法、叉生分析法和相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MT-sDNA、肠道菌群、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结直肠癌患病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年龄为(64.89±9.72)岁,男性20例,占37.04%,女性34例,占62.96%;对照组年龄为(53.94±10.33)岁,男性24人,占47.06%,女性27人,占52.94%.多因子降维法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有肠道菌群指数绝对值偏高和MT-sDNA阳性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OR= 3.782,95%CI:1.190~5.034).叉生分析结果显示,MT-sDNA阳性与CEA>5 μg/L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OR= 2.121,95%CI:1.162~4.033).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T-sDNA与CEA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SI=3.687,95%CI:1.229~7.238),MT-sDNA与吃水果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SI=0.145,95%CI:0.020~0.753).结论 MT-sDNA阳性可与肠道菌群指数偏高或CEA联合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吃水果可减少MT-sDNA阳性人群的结直肠癌风险.

    结直肠癌多靶点粪便DNA肠道菌群肿瘤标志物交互作用

    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的2种生物陶瓷材料盖髓效果比较

    贾晓玲章慧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2种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 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在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的活髓盖髓效果,为此类患牙选择合适的盖髓剂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龋源性露髓的成熟恒牙并行活髓保存术的120例患者及其12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iRoot BP Plus和MTA作为盖髓剂.术后定期复诊,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盖髓效果.结果 iRoot组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M(QR)为41(12)岁;患牙在前磨牙27例,磨牙33例;Ⅰ类洞8例,Ⅱ类洞52例.MTA组6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M(QR)为39(14)岁;患牙在前磨牙21例,磨牙39例;Ⅰ类洞10例,Ⅱ类洞50例.两组性别、年龄、患牙位置和洞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Root组和MTA组盖髓成功率分别为91.67%和88.33%,牙髓感染率分别为8.33%和1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A组牙冠变色占61.67%,iRoot组无变色.结论 12个月观察期内,iRoot BP Plus和MTA在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盖髓效果,无明显差异,但MTA盖髓后存在牙冠变色问题.两种材料的远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活髓保存成熟恒牙生物陶瓷材料iRootBPPlus三氧化矿物凝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