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金玲芳王锦毓叶真豪袁波英...
    2070-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T1~4N0~3M0期早期乳腺癌患者612例,分为大分割组(127例)和常规组(485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得到121对患者,对匹配成功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及各住院分项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组和大分割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7.00(5.00,8.00)d和6.00(5.00,7.00)d,住院费用分别为 35 509.47(33 379.65,37 247.48)元和 25 670.90(21 303.77,26 445.8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1、-5.06,均P<0.05).除康复类费用、中医类费用和血液和血液制品类费用外,大分割组的综合医疗服务费、诊断类费用、治疗类费用、中药类费用、耗材类费用和其他类费用的各分项费用均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分割放疗能够减少乳腺癌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乳腺瘤大分割放疗住院费用住院天数

    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下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冬冬林秀秀蔡福满
    2074-2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发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下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及苍南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的患者320例,其中治疗时间<24 h的非计划下机患者153例,治疗时间≥24 h的计划下机患者16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患者CRRT非计划下机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每小时平均治疗量、是否血流量不足、是否存在自循环、是否合并肝病、是否抗凝治疗、前置换液稀释比例、是否使用肝素盐水预充管路及滤器、APTT水平、游离钙离子水平、是否输入血制品或脂肪乳剂、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和治疗时是否体温低于36 ℃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每小时平均治疗量大、血流量不足、没有抗凝治疗、没有使用肝素盐水预充管路及滤器、低APTT和治疗时体温没有低于36 ℃均是危重症患者CRRT非计划下机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每小时平均治疗量大、血流量不足、没有抗凝治疗、没有使用肝素盐水预充管路及滤器、低APTT和治疗时体温没有低于36 ℃是危重症患者CRRT非计划下机的独立危险因素.

    危重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下机

    中药热奄包关元穴外敷治疗稽留流产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的效果观察

    陈宇锋姚红叶周旦
    2080-2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关元穴外敷治疗稽留流产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年1至10月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行人工流产术的5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接受中药热奄包关元穴外敷30 min+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0、60、90 min N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关元穴外敷可有效缓解稽留流产患者人工流产术后腹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同时提升诊疗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中药热奄包穴位外敷稽留流产临床疗效

    伴MELF浸润模式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戈文舜张鹏蔡红光李美平...
    2084-2088,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E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浸润模式分为M ELF组(13例)和非MELF组(77例).观察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因素.结果 MELF组患者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Ⅱ/Ⅲ期、组织学类型为非侵袭性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灶为微转移和孤立性肿瘤细胞占比较高,FIGOⅡ期较2009 FIGO分期提高了15.4%(2/1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标志物在EEC组织和MELF中存在不同表达状态.MELF组中病灶最大径≥2.0 cm、FIGO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MELF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更易出现病灶最大径≥2.0 cm、FIGO 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医师应重点关注2023 FIGO分期中的形态学指标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子宫内膜样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浸润模式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姚秀娟许建秋周泉沈文艳...
    2089-2092,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间质浸润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77例TNBC组织(TNBC组)及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非TNB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在两种组织间质浸润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D-L1在TNBC组间质浸润免疫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40.3%)显著高于非TNBC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以及间质浸润免疫细胞密度TNBC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BC患者间质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TNBC患者,PD-L1表达与TNBC患者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以及间质浸润免疫细胞密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三阴性乳腺癌间质浸润免疫细胞免疫组化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徐玉萍郭峭峰林炳远任海勇...
    2093-2095,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收治的31例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对31例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疗效、骨髓炎治愈情况及踝关节患肢功能.结果 31例患者中,皮瓣疗效满意28例,一般3例,满意率为90.32%.3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29(18.37±2.36)个月.1例患者随访期内骨髓炎复发,复发率为3.23%,治愈率为96.77%.31例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为69~97(90.38±2.51)分,患肢踝关节功能优2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5%.结论 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能缩短膜诱导技术的治疗周期,同时治愈率较高,能早期恢复患肢功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

    诱导膜技术腓动脉穿支皮瓣跟骨慢性骨髓炎

    共表达TTF-1和p40高分化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胡羽丽林雅章雪林董春鸽...
    2096-209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高分化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至2023年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高分化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病理学特征等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26、23、71岁;均无吸烟史,影像学检查示2例为纯磨玻璃结节,1例为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均有的混杂性结节,病灶长径为0.5、0.5、1.0 cm.2例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1例行肺固有段切除+纵淋巴结切除术,均无并发症.显微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贴壁样生长,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质增多,未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肺纤维间隔增宽,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TTF-1、NapsinA、p63、p40阳性,CK5/6阴性,p53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低.术后随访24、11、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共表达TTF-1和p40高分化肺腺癌病例罕见,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完整手术切除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肺腺癌免疫组化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心脏结节病1例

    黄鑫宏朱邦政傅可言叶健...
    2099-210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节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容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2021年8月30日浙江医院收治的1例累及心脏的结节病,该例患者咳嗽、咳痰伴晕厥.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通过纵隔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予泼尼松及甲氨蝶呤治疗后,结节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本文对心脏受累的结节病的诊疗经验作一分享,为今后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

    结节病心脏晕厥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超高龄老年不典型胃穿孔3例

    金惠林周乔飞沈倍任金惠洁...
    2101-2102,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胃穿孔发病率逐年提高,尤其是超高龄(≥85岁)老年胃穿孔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其诊治方法、预后也和其他患者不同.本文报道2018至2021年桐乡市中医医院和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超高龄老年胃穿孔患者,分别以咳嗽、胸闷、腹胀、纳差、腹痛、腹泻为主诉入院,通过腹部CT和手术证实为胃穿孔;经腹腔镜胃修补术和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后,1例术后3 d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住院10 d后治愈出院.对于超高龄老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咳嗽、胸闷、纳差、腹泻时,需要警惕表现不典型的胃穿孔,应行腹部CT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对于挽救超高龄老年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超高龄不典型胃穿孔

    利奈唑胺诱发老年胸椎脓肿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陈飞周秀杰苏旭红顾正旸...
    2103-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奈唑胺(LZD)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可治疗难治性革兰阳性菌感染,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而LZD诱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非常少见.本文报道2020年1月25日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全血细胞减少的老年患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胸椎脓肿,外院给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引流、序贯LZD 口服4周;血常规提示严重贫血为主的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下,骨髓穿刺检查提示红系增生低下,考虑LZD引起的PRCA.停用LZD并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2周后贫血改善,出院随访1年血常规稳定.本文提示对高龄、全血细胞基线低下的老年患者使用LZD治疗时,应警惕发生PRCA.

    利奈唑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血液学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