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102例ITP患者,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L比值(NLR)、PLT/L比值(PLR)、PLT/N比值(PNR)对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预测效能.结果 102例ITP患者有反应组60例,无反应组42例.与有反应组比较,无反应组患者的年龄更小,L更低,住院天数更多,ITP病程更长,幽门螺杆菌(Hp)和HBV感染率、PLT、NLR、PLR和PNR值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较长的住院天数、HBV感染、高PLR均是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L预测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AUC为0.640(95%CI:0.531~0.749,P<0.05),在最佳截断值为0.975 × 109/L时,灵敏度为0.50,特异度为0.73;NLR预测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AUC为0.626(95%CI:0.518~0.734,P<0.05),在最佳截断值为2.53%时,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35;PLR预测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AUC为0.806(95%CI:0.719~0.892,P<0.01),在最佳截断值为17.81%时,灵敏度为0.79,特异度为0.75;PNR预测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AUC为0.753(95%CI:0.657~0.849,P<0.01),在最佳截断值为4.17%时,灵敏度为0.76,特异度为0.70.结论 低龄、较长的住院天数、HBV感染、高PLR是ITP患者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