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教育
浙江医学教育

陈勇

双月刊

1672-0024

0571-87692724,87692725

310053

杭州市滨文路481号

浙江医学教育/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任桑桑马宏阳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充分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力的强弱.高校是生物医药卓越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哺育的重要基地,在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医药企业是成果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场所.校企合作能够推动双方资源共享、科技共研、成果共创,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学研究水平搭建重要平台,为医药企业建立人才竞争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速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可行路径,促进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视角,深入分析了其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现实问题,并从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生物医药校企合作创新发展建议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周倩施菁陈婷王欣...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杭州医学院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与思考实践教学在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中的改革成效.针对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乏实践教学、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的多样化考核,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满意度调查和学生访谈结果表明,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因此,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以及相应岗位的深入理解,提高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课程的授课质量.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思考

    "三全育人"理念下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刘雪梅彭丹桂晓玲李莉...
    20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调查了解医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和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贵州省某医科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探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多维协同的课程教学体系,改进教学内容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评价方式.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实效,实现了综合育人的目标.

    三全育人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声明

    《浙江医学教育》编辑部
    211页

    基于情感教学理论的高职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毛翠周敏吴建军娄雅晴...
    212-216,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以情感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思政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切入点,遵循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知、技能的相互促进规律,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后有机融入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前感知体验情境-课中技能素养内化-课后践行知行合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激发与延伸.基于情感教学理论的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思政方案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可以为医学类专业其他实训类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创新提供参考.

    情感教学护理教育综合实训课程思政知行合一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晓鹏吴春艳宋迎香胡烨...
    217-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状况,分析其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 年12 月,选取杭州医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的2018 级和2019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217 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状况.问卷共计19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每个条目满分 5 分,科研态度从"非常不愿意"、"不愿意"、"一般"、"愿意"和"非常愿意"分别赋值 1~5 分,科研能力从"完全不具备"、"不具备"、"一般"、"具备"和"完全具备"分别赋值1~5 分.回收有效问卷215 份,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有215 名实习生.采用SPSS 23.0 软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科研态度评分为(4.00±0.93)分,科研能力评分为(3.12±0.72)分.有科研经历的实习生科研能力评分高于无科研经历的实习生,主要体现在科研设计能力、方法选择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中文阅读能力、外文阅读能力、数据收集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参加过科研课程学习的实习生的科研态度评分[(4.11±0.86)分]高于未参加过科研课程学习的实习生[(3.83±1.02)分],参加过科研课程学习的实习生更愿意进行或参与科学研究、参加系统性科研课程学习、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对学习中的科研问题感兴趣、需要提高科研素养,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科研态度和科研经历是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参加科研课程学习对科研能力未显示出明显的影响.结论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科研态度整体较为积极,其科研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医生就业环境和职称晋升、职业发展对科研能力的要求激发了医学实习生的科研兴趣,但缺乏参与科研工作的途径阻碍了医学实习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作用,建立本科医学生科研导师制,搭建科研申报、学习、交流和指导平台,提高医学实习生的科研综合能力.

    医学生实习生科研态度科研能力影响因素

    PBL结合CBL教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万双林赵响得宁磊范顺武...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骨质疏松专科组见习的浙江大学医学院2017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6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3 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经过45 学时的教学后,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能力自评分数和教学满意度评分,评价两组学生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能力自评、临床操作能力自评、自主学习能力自评、团队协作能力自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师指导和学生体验等教学满意度诸多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方法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促进教学相长.

    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

    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

    徐巧敏吴继敏武旖旎李坤旺...
    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温州医科大学2015 级、2016 级、2017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 名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两组学生各自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两组学生按照不同级次分批进行教学和考核.结果 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45.23±2.66)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0.94±3.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48.26±2.33)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2.89±3.2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主动的互动、知识掌握程度、总体教学满意度5 个方面,试验组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立体视觉感受和模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3D打印模型案例教学方法气管插管临床教学应用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徐婧杨文娟宁云凤丁敏...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并分析MHD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5 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治的223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际参与问卷调查 220 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同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对其进行相关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HD患者自我同情水平总分为(69.64±7.5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抑郁、社会支持、自尊是MHD患者自我同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MHD患者自我同情评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年龄、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抑郁、社会支持、自尊对患者的自我同情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当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MHD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

    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同情社会支持抑郁自尊影响因素

    小转子固定和骨水泥强化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吴银生尤炯鸣王勇陈定爽...
    240-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转子固定和骨水泥强化技术对A2 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比较.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股骨标本24 例,制作A2 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骨水泥强化组(n=8)、小转子固定组(n=8)和对照组(n=8).其中,骨水泥强化组完成PFNA固定后先通过螺旋刀片的中空管道注入骨水泥,小转子固定组在完成PFNA固定后先将环扎钢丝放置在小转子骨块顶端,再将股骨外侧拧紧后对小转子部位予以固定.对照组仅给予PFNA固定.通过生物力学机器测量三组标本骨折端间距、位移情况(滑动位移、压缩位移)和承载力(极限载荷力、最大载荷力),分析不同辅助技术对髓内钉固定后骨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压缩后骨水泥强化组、小转子固定组骨折端间距均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压缩位移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滑动位移均低于对照组,小转子固定组滑动位移低于骨水泥强化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极限载荷力和最大载荷力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普通PFNA,骨水泥强化型PFNA和小转子固定PFNA能够有效增加A2 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骨折端的稳定性,可以达到早期负重的目的,且小转子固定PFNA在防止骨折端滑动方面效果更优,临床可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辅助技术.

    小转子固定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