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伯驹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当代传承

    张尧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驹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大家,张伯驹精神的内涵包括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志、抢收国宝的勇于担当、不惜倾家荡产的无私奉献、面对名利的坦然豁达以及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等.关于张伯驹精神的当代传承,可以将张伯驹研究融入思政教育体系、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张伯驹专题诗词竞赛、创作通俗易懂的大众读物和影视作品等,以使张伯驹精神在多元文化思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张伯驹精神内涵价值当代传承

    地方性资源及其限度:论"周口作家群"的创作

    刘启涛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小区域作家群的典型形态,"周口作家群"在创作上表现出鲜明的本地特色.作家们带着强烈的乡土情结进行创作,他们以豫东南平原大地上的地方性资源为依托,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佳作.与此同时,过于依赖本土资源,也带来了"周口作家群"创作上的瓶颈,带来了作家们创作视野、表现力度等方面的缺失.

    周口作家群地方性资源乡土情结艺术限度

    人活在大地上的重量——周瑄璞的女性书写

    杨萌迪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瑄璞笔下的女性具备"君子"的品格,生如蝼蚁卑贱,却能在精神上与圣人平齐.这些女性角色在肉体之轻与精神之重的巨大反差中,被赋予很强的个人标识性——自尊自爱、体面高贵、隐忍坚强.她的作品着眼于新时代女性从观念到命运的变化,在赞美女性独立精神品格的同时,更会多维度地挖掘女性的精神世界,在对女性世界剖析中进一步展现人性永恒的特质.

    周瑄璞女性精神坚韧

    河南信阳方言知庄章组的相混情形与演变

    叶祖贵丁怡丹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阳地区方言知庄章组的相混情形可分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属于南京型,第2种类型属于昌徐型,第3种类型则是从第1种类型演变来的.

    信阳地区方言知庄章组类型演变

    《齐物论》"是"字研究——试论"是"的二重性

    盖非谢一上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类《齐物论》中"是"字的主要用法,其中包括作为指示代词、形容词的"正确"含义,系词作判断词的含义,以及作为词素和动词的作用.着重分析目前关于"因是"问题的研究,提出《齐物论》中"因是"之"是",具有二重性,即"是"有作为"自然""天性"的正面意义,同时,也有作为从"是非"中引发出"非自然""违背天性"的负面意义.

    《齐物论》因是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法益厘定与出罪路径研究

    夏萌
    91-9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并没有提高未成年女性的性同意年龄,该罪的保护法益是未成年女性的性自主决定权.年龄提高论没有合理依据,身心健康说虽有自己的主张,但是也面临着一些解释困境.性自主决定权意味着14至16周岁的女性即使在面对负有照护职责的人员时仍然具有性自主权,只是在面对这些特定人群时自主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已.本罪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所有负有照护职责的人与被照护人发生性行为就一定会被认定为本罪,因为本罪存在着一定的出罪空间.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强奸罪性自主决定权

    我国排污权交易问题检视及完善路径分析

    王利周明潭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污权交易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治理污染问题的制度,符合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调动市场积极性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安排.当前,我国已经逐步展开了 20多个省份的排污权交易试点,但由于排污权自身的复杂性,我国排污权交易在制度建设、总量控制、初始分配以及市场活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基于此,为提高排污权交易效率,早日实现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在分析市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排污权交易的改善路径,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借鉴碳排放权发展、拓展市场参与主体等.

    排污权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总量控制

    《生物多样性公约》影响中国环境法治的机制研究

    侯芳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公约》助推了中国环境法治的进步.然而明确公约是如何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的,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公约对中国环境法治的影响机制.依据国际法对国内法的促进理论,从法治的促进、法治的扩散、法治的转化三个维度分析《生物多样性公约》对中国环境法治的影响机制.《生物多样性公约》之所以能对中国环境法治产生正向影响,既有公约本身的"良法善治"因素,也得益于公约流入国内的多种"软硬兼施"的渠道,更因为其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耦合.

    《生物多样性公约》法治的促进法治的扩散法治的转化

    数据驱动型并购中隐私风险的反垄断规制

    靳如歌韩桂君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驱动型并购过程中,平台极易侵犯消费者的数据隐私,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反垄断法的立法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竞争,将消费者的数据隐私保护纳入反垄断规制符合反垄断法的立法目标.然而在规制中存在着反垄断理论与分析工具有待革新、法律适用冲突、价值平衡等问题,通过分析并购中的隐私风险和既有保护路径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下完善建议:一是将数据隐私作为一项独立于价格的消费者福利,通过改革分析工具衡量并购对隐私保护程度的影响;二是在规制时通过"共票"技术平衡隐私保护与其他价值;三是从整合效应出发,注重数据保护立法和反垄断法的互补与协调,由不同部门协同监管并购中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数据驱动型并购数据聚合隐私损害规制协调

    近十年来近代河南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苏全有董苗苗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河南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近代河南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内容:一是人口与灾荒,其中人口方面包括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灾荒方面包括灾荒类别、影响、赈灾等;二是妇女、婚姻家庭和婚俗,关注点在于根据地和其他区域妇女家庭以及婚俗;三是社会阶层,包括学生、士绅、工人、商人和农民等;四是会党、土匪与宗教,包括近代河南的红枪会、基督教、土匪等.至于存在的不足体现为研究内容有缺失和史料发掘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代社会史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