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毛伟敏

月刊

1671-170X

zlxzz04@126.com

0571-88122280

310022

杭州市半山桥广济路38号

肿瘤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95年公开发行,大16开,64页,1995年-2000年为季刊,2001年改为《肿瘤学杂志》,双月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与基础,科研等学术研究论文,1997-1998年被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及浙江省期刊协会科技期刊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松果体区肿瘤放射治疗:29例单中心经验分析

    王朵朵姜雪松李雨桃刘迎新...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松果体区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不同放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首次放疗的29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放疗10例、全脑室+局部加量放疗4例、全脑+局部加量放疗3例,以及全脑全脊髓+局部加量放疗12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9例患者3、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5%、92.5%和74.0%,3、5和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8.6%、88.6%和79.8%.29例患者中4例复发,分别为局部放疗组1例、全脑室+局部加量放疗组2例、全脑+局部加量放疗组1例.4例复发患者中3例死亡,其中全脑+局部加量放疗组1例,全脑室+局部加量放疗2例.另1例复发患者在局部放疗后出现颅内复发,但通过全脑全脊髓照射后成功挽救.[结论]放射治疗是大多数松果体区肿瘤的多学科治疗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全脑全脊髓放疗可能有更好的疾病控制.

    松果体瘤放射疗法脊髓

    乳腺癌术后三平面技术乳房假体重建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晓娟王文欢邹洁雅王佶...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三平面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假体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进行的46例乳腺癌根治性术后的乳房假体重建的病例,其中,三平面技术乳房假体植入24例,双平面技术乳房假体植入22例.[结果]双平面技术组患者术后拔管平均时间为(8.2±1.5)d.三平面技术组术后拔管平均时间为(10.3±2.4)d(t=3.366,P=0.002).三平面技术组乳房重建的客观评价优良率优于双平面技术组(79.17%vs 50.00%,x2=3.564,P=0.04).术后随访1年期间,均未出现乳腺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的情况.[结论]三平面技术利用人体自身组织包裹假体,降低了乳房假体重建的相关并发症,在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和乳房的外观客观评价上要优于传统的双平面技术,同时节省了生物补片的昂贵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乳房假体乳房重建三平面技术

    脑胶质瘤与铁死亡研究进展

    洪喆毛欣晨侯翔云王安琪...
    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脑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寻找治疗靶点成为探索脑胶质瘤新型治疗方式的重点领域.铁死亡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其参与多种肿瘤(包括脑胶质瘤)的发生及进展进程.全文回顾铁死亡的经典代谢途径,总结已有研究中常用的铁死亡诱导剂、抑制剂以及脂质过氧化的评估方法,梳理铁死亡与脑胶质瘤相关研究中的最新发现,包括铁死亡关键调节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脑胶质瘤生理环境对铁死亡的影响及脑胶质瘤治疗药物与铁死亡的关系等,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脑胶质瘤铁死亡脂质过氧化

    外泌体环状RNA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武旭达林泰尚多周兴安...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作为包含细胞内外相关蛋白质、编码及非编码RNA、DNA等物质的载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且过量生成的外泌体与恶性肿瘤发生显著相关.环状RNA为重要的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全文就环状RNA的生物特性、功能及外泌体环状RNA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外泌体环状RNA鳞状细胞癌

    液-液相分离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任晨璐徐盈马博乙殷亚东...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内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是真核细胞中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一种重要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自发地将均质溶液分离成两个或多个共存的相(稀相和浓相),这使特定的分子集中在特定的位置,从而形成异质环境.LLPS被证明与多种肿瘤(如白血病、乳腺癌、肉瘤等)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参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过程.全文综述LLPS的发生机制,了解多价分子如何驱动相变形成生物分子凝聚物,并重点介绍了探索相分离和癌症相关过程之间的机制联系,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液-液相分离生物分子凝聚物癌症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全室管膜下区放疗在室管膜下区受累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的意义:基于81例病例分析

    顾竞宗丹孙若洲钱普东...
    25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受累的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患者行全室管膜下区预防性放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1例HGG患者,入组患者在初诊时影像学上均累及SVZ.入组患者根据放疗范围分为常规放疗+全SVZ放疗组24例及常规放疗组57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常规放疗+全SVZ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o[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病灶位置、病灶数及是否联合SVZ放疗与HGG患者PFS和OS均无相关性(P均>0.05).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大于50岁的患者中,常规放疗+全SVZ放疗对比常规放疗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vs 19个月(P=0.033),中位OS分别为25个月vs 21个月(P=0.097);而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中,常规放疗+全SVZ放疗对比常规放疗中位PFS分别为5个月vs 15个月(P=0.024),中位OS分别为15个月vs 32个月(P=0.202).[结论]对于年龄大于50岁伴SVZ受累的HGG患者行SVZ预防性放疗可带来生存获益.

    高级别胶质瘤室管膜下区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