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与空调(四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与空调(四川)
制冷与空调(四川)

雷波

双月刊

1671-6612

zlykt2002@163.com

028-86466640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机械馆

制冷与空调(四川)/Journal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四川省制冷学会主办的《四川制冷》杂志,1985年创刊以来,深受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自2002年起更为《制冷与空调》,由四川省制冷学会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制冷与空调》主要刊登制冷与空调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学术论文,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报行业最新动态和信息。2007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3年本刊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08页,大16开。其读者群为制冷与空调科研所的科技工作者、厂矿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者、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WO-BP神经网络的空调水系统泵阀联调优化控制方法

    林则烨袁中原
    44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潜力较大,但管网中却通常存在动态水力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空调房间的室内舒适度,还会造成运行能耗的浪费.根据实验实测数据,建立了基于GWO-BP神经网络的水系统管网末端阀门开度预测模型,并根据最小阻力控制的原理,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系统泵阀联调优化控制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控制方法在优化计算后显著提升了末端阀门的开度,降低了水泵频率,可以有效降低水系统管网阻力并精确调节末端支路流量,对于水泵运行实现了 27.63%至 65.19%的节能率,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且在水系统流量需求越小时,节能效果越好.

    泵阀联调空调水系统最小阻力控制神经网络

    气泡扰动作用下相变储热器内木糖醇的熔化凝固特性

    王彬睿陈徐烨钶邵雪峰袁艳平...
    451-458,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糖醇相变材料因其特有的强过冷特性而有望用于长周期储热,为了研究气泡扰动对储热系统内部熔化凝固特性的影响,设计搭建了一个相变储热器,填充 4kg木糖醇,用143℃导热油从室温开始加热熔化,进行了通气和不通气两个工况;完全融化后以 3℃导热油开始冷却凝固过程,进行了通气、不通气和自然冷却三个工况.在加热融化过程中,通气工况下加热管道上侧近端和远端的平均温度上升明显,分别增加了 7.1℃和 9.4℃,且加热管道左右两侧和下侧的平均温度高于上侧约 5℃.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储热器中间截面的平均温度高于两侧截面 5℃左右,且远离中心管道空间位置的温度更高,并且气泡扰动能使得热量利用提前,耗时缩短 3/4,同时将木糖醇材料的结晶温度提升了大约 20℃.上述研究为相变储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变储热气泡扰动熔化凝固木糖醇

    屏蔽门漏风对地铁站台公共区弥散送风效果的影响研究

    何磊
    459-464,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弥散送风系统(DASS)能为地铁站台公共区提供舒适的热环境,但地铁实际运行中站台存在屏蔽门漏风,对DASS送风气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屏蔽门漏风作用下站台公共区DASS的送风效果进行研究,并对DASS送风板开启位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不考虑屏蔽门漏风作用时,一侧射流式DASS方案的站台公共区温度分布不均匀,靠近送风口一侧温度高,局部区域高于 32℃;列车进站时,送风侧吊顶满布弥散送风板的方案使送风出现短路,部分气流直接从楼扶梯口排出,站台公共区靠近送风口一侧温度高于 30℃,温度分布不均匀;楼扶梯附近的吊顶板封闭时,避免了气流短路现象,站台公共区温度在 23~30℃范围内,送风效果得到改善;列车离站时,将楼扶梯附近的吊顶板封闭,人员活动区温度在 28℃以内,满足热舒适要求.

    地铁站台公共区屏蔽门漏风弥散送风系统通风效果数值模拟

    东北寒冷地区装配式农房热性能实测研究

    吴敏赵金玲
    46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因其高效、经济、低碳的优势,成为当代乡村住宅建设发展的首要选择.以大连市复州城镇农房为例,通过对比分析装配式轻钢结构农房与当地传统青石砌筑结构农房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从节能、环保效益角度分析装配式钢结构农房应用东北寒冷地区的适宜性.此外,实测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结构农房存在热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热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提高外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可有效提高轻质建筑的热稳定性和热舒适性.

    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热工性能节能

    多制冷站负荷分配调度策略研究

    代广超吴维敏
    472-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中央空调多制冷站冷源系统的负荷分配调度策略.利用制冷站实测数据,首先采用带指数遗忘的最小二乘法对制冷站的能耗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建立多制冷站群控系统的能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多制冷站系统能耗最低为目标,在满足末端冷负荷需求前提下,利用改进的野狗优化算法(Improved 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IDOA)优化了多制冷站负荷分配策略.在实际系统上进行的测试表明:提出的制冷站负荷优化控制策略较原运行方式在最大制冷季可单日节能8.88%,温差最大季可单日节能 11.14%.

    制冷站负荷分配能耗模型最小二乘法野狗优化算法

    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代仕豪曾义凯
    484-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合理的热管理策略,是全钒液流电池长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中电化学反应热、过电位热、交叉反应热以及旁路电流热的特点,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热管理方案,对比了运行参数、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三种热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时电流、电解液流动状态和环境温度对电池产热的影响,阐述了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研究现状,对待机状态时电堆产热特点和热管理方案进行了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运行参数散热

    民机客舱空调送风方式对CO2传播及通风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张唯一于女钟鸣远陈燮阳...
    491-49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A320经济舱7 排座数值模型,并对CFD模型进行验证.对顶部送风、混合送风以及置换送风三种空调送风模式进行数值模拟,以CO2 作为污染物对比分析飞机客舱通风性能及排污效率.研究发现:顶部送风会使中间乘客吹风感较强,乘客垂直温差约为3K;混合送风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热舒适性良好;置换送风模式下,乘客周围速度小于 0.3m/s,存在温度分层现象,气流运动受到人体热羽流的影响显著.从排污效果看,置换送风会使乘客周围的CO2 积聚时间较长,呼吸区平均浓度高出约 35%;顶部送风和混合送风的排污效率大小相近.相较于传统空调送风模式,置换送风的排污效率提升了约 42.8%,适用于飞机通风结构的优化.

    飞机客舱计算流体力学空调送风模式排污效率

    深埋输水管道检修期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研究

    欧盛贤毕海权冯凌巍周远龙...
    498-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深埋长距离输水管道内壁存在大量的藻类、壳菜类附着型水生生物,当停水检修时,这些藻类、壳菜会脱水死亡从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给管道检修人员安全带来危害.研究输水管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对于优化施工期通风设计、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际输水管道结构及通风系统设计参数,建立了工作井机械送风工况下输水管道通风计算模型,基于流体圆管内紊流流动时速度分布规律和边界层理论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风速、送风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与送风速度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污染物浓度c与断面风速v的关系为:c∝v-1、与送风距离x的关系为:c∝x,当断面风速由 0.15m/s增加到 0.30m/s时,同一段面污染物浓度可减少 50%.通过增加断面风速或减小送风距离,可有效降低管道内污染物浓度,从而避免污染物在输水管道内堆积.

    输水管道污染物扩散拟合函数数值模拟

    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地铁站台送风参数边界约束研究

    毕梦波刘雪峰徐瑾蔓马文静...
    505-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铁车站空调系统"高能耗,低能效"问题日益突出,风水联动成为当前优化控制的趋势,针对其优化过程中送风参数约束边界不精确引起的热舒适性差及冷量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边界约束方法.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与Species Transport模型对站台热湿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气流组织对站台热湿非均匀性影响以及送风参数对站台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送风参数约束边界,探究了送风速度、人员负荷及风口数量对约束边界的影响规律,对比验证了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边界约束方法对热舒适性控制精度及节能潜力挖掘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给定负荷条件下,站台设定温度ta一定时,送风温度t与送风速度v满足约束关系t=a+bta-c/v;送风速度越低,忽略站台环境非均匀性引起送风参数约束边界偏差越大;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约束边界对相对热指标RWI控制精度的提升高达0.1;在空调季全新风模式与最小新风模式下,考虑环境非均匀性可分别节省 29.75%与 12.04%的冷量.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送风参数约束边界方法可有效提升热舒适性控制精度及系统节能潜力,对风水联动优化控制中送风参数边界约束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地铁站台风水联动送风参数边界约束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仿生鱼鳞结构对风管气流影响数值研究

    罗亮王丽娟任永恒申慧渊...
    517-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RSM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鱼鳞结构在风管中的减阻特性.对比上凸型鱼鳞排布、上凸型单个鱼鳞排布及下凹型单个鱼鳞排布在风管中的减阻率.结果表明,上凸型鱼鳞排布与上凸型单个鱼鳞排布相比平滑风管,使风管内的阻力增大.而下凹型单个鱼鳞排布能够对风管减阻起到效果.当修改下凹形单个鱼鳞排布的深度h(h=1mm,3mm,5mm),排布间距L不变时,h=5mm时,减阻效果最佳,最大减阻率为 2.5%.当修改下凹形单个鱼鳞结构的排布间距L(L=2cm,2.5cm,3cm),深度h不变时,当L=3cm时,对风管的减阻能力最佳,最大减阻率为2.8%.

    非光滑表面风管减阻鱼鳞结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