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半月刊

2096-1936

tg@int-city.com

024-31603655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兰州北街46号

智能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City
查看更多>>《智能城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辽宁省科技厅主管,辽宁省科学情报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ISSN 2096-1936, CN21-1602/N。本刊拟抓住国家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通过平面媒体平台加以引导和宣传,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打造智能城市的品牌企业。本刊力争打造成为中文版的PLOS ONE,成为全领域的智慧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智慧城投云平台的城建投资集团数字化转型实践

    龙慧萍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市政资产为载体,市场化为手段,开展智慧城投建设运营,打造市政基础设施"投、建、管、营"一体化发展模式,结合南宁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南宁城投集团转型升级,以打造"智慧城投"为目标,搭建"1+3+N"模式的智慧城投云平台,为服务城市管理、政府决策、市民生活、企业管控及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夯实基础,提高市政资产运行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益,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数字化转型智慧城投云平台一网通办

    智能监测系统在工业循环水检测中的应用

    何摇岳魏雪倩金仁亮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传统的工业循环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工业循环水水质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的中央控制技术及一体化的信息集成技术,满足多种终端场景应用的数据监控平台,能够实现在线监控和远程操作,可连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自动上传数据。该系统配置多通道采配水、连续流动分析模块,实现了循环水无交叉污染的多参数实时测量。结果显示,该系统功能多、准确度高、实时性好、操作性强。

    工业循环水在线监控远程操作

    多种技术融合的智慧施工管理平台研究

    张来斌刘国明刘勇高世健...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无人机(UAV)高精度航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相结合,建立基于先进技术的智慧施工管理平台,实现监测系统与BIM技术相结合,开展高边坡灾变监测的技术研究,总结BIM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BIM实景建模高边坡灾变信息化管理

    超大规模桩基工程的数字建设管理方法研究

    刘金典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超大规模桩基工程项目体量大、数字化管理面临多平台数据联动和一线管理融合困难的问题,提出面向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分层式、工序级数字建设管理方法。通过建立"1+3+N"平台群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专业子平台的数字能力,避免了信息多次录入,同时平台管理深入工序层级,实现对全场桩基施工进行精准记录并辅助进度、质量、安全和投资管理。数字建设管理方法在上海浦东机场T3航站楼约20000根桩基施工中成功应用,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建筑信息模型桩基工程数字建设项目管理

    基于数字孪生的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邢立军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地铁工程在施工管理中的效率,文章搭建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系统架构平台,对比传统地铁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构建了基于技术数字孪生的施工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管理的智能化,并对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功能进行描述,结合地铁工程施工管理项目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验证数字孪生技术在地铁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数字孪生智慧工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地铁工程

    "双碳"背景下校园建筑屋顶的绿色生产化改造

    王晨王晓静孙浩然王博涵...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双碳"发展目标的背景,结合绿色校园建设,提出校园建筑屋顶绿色生产化改造理念,介绍国内外校园屋顶绿化发展概况,分析屋顶绿色生产化改造方法及技术。以校园餐厅屋顶为例进行实践性设计改造,结合所绘平面及效果图,将改造案例进行生产能力及减碳潜力计算,以客观数据证明屋顶绿色生产化改造有助绿色校园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校园建筑屋顶绿色生产化改造屋顶农业低碳

    BIM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

    李波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建立地下空间建筑信息模型(BIM),实现对地下空间的三维可视化;创建地下空间协作施工模式,促成从设计理念到施工实施直至最终验收的全程追踪;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识别和解决地下空间设计方案中的潜在冲突;进行地下空间可视化设计,将设计方案直观地呈现给相关人员。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工程施工进度的偏差率较低,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优势显著。

    BIM技术地下空间开发设计

    智慧城市中CIM的应用价值及提升路径研究

    倪立坤陈先康张维博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信息模型(CIM)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其出色的特性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重点研究智慧城市中CIM的应用价值及提升路径,对CIM在城市综合治理平台应用场景、智慧建造监督管理应用场景、应急管理应用场景、智慧建筑应用场景、智慧园区应用场景中的技术提升策略展开分析。

    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综合治理

    基于CASS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徐建英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CASS软件详细地阐述了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和三角网法(DTM)计算土方量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方法在土方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对4种方法的应用场景、适用情况、精度等进行归纳和对比,为工程土方量计算的用户提供参考。

    土方量计算方格网法CASS软件等高线法DTM法断面法

    船闸集装过闸平台模型试验及过闸效率分析

    胡杰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集装过闸方案,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解决三峡船闸过闸效率低的问题。集装过闸平台闸室内充泄水状态下的系缆力、稳定性等均满足要求。过闸平台模型试验模拟了航行及转弯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航行及转弯过程中姿态稳定,连接牢靠,无明显间隙及船体碰撞声音,原理可行。模型试验模拟了船舶进出闸过程并记录了时间,通过计算分析与现有过闸船舶过闸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集装过闸平台过闸每天能够提高1~2个闸次,过闸效率提高。

    模型试验集装过闸过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