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

龚赛群

双月刊

1674-0610

glgczz@163.com

0731-85221546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公路工程/Journal High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公路工程》(原《中南公路工程》)于1975年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综合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同时也是“公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南公路科技情报网网刊”。专门刊载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文章。包括公路、桥梁、结构理论、路面、路基、人工结构物、线路勘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可供从事交通研究、施工、监理、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中专师生阅读,亦可供市政、水利、建筑、铁道建筑等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氨酯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及混合料性能评价

    刘雯月郑传峰毕海鹏杜艳韬...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广聚氨酯改性沥青材料的应用,采用离析、针入度、软化点等试验方法对聚氨酯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评价,确定剪切温度(140 ℃)、剪切时间(50 min)、剪切速率(3 500 r/min)、合理掺量(13%)等制备工艺参数.采用车辙、小梁弯曲试验等混合料性能测试技术对SMA-10型薄层罩面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路用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确定的制备工艺参数设计的聚氨酯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良,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聚氨酯改性沥青离析制备工艺薄层罩面性能评价

    "一次冷混合"丁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与性能评价

    李响王佳男胡江海李雄杰...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基于"一次冷混合"工艺乳化沥青的性能,采用丁苯橡胶(SBR)作为乳化沥青改性剂,制备出符合工程要求的SBR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进行常规性能试验和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掺量(1%、2%、3%、4%)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此外,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了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温度扫描试验,分析了不同改性剂掺量下乳化沥青残留物的高低温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SBR掺量增加的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的针人度逐渐减小,软化点逐渐增大,沥青乳液的储存稳定性降低.这说明SBR的加入可以改善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但过高的SBR掺量会对其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高温流变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BR掺量的增加,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复数模量和抗车辙因子逐渐提高,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增强,疲劳因子也有所增加,说明SBR能够改善乳化沥青的流变性能、弹性特征及抗变形能力.低温流变试验表明,掺入少于3%的SBR可以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综合考虑各性能影响因素,建议将SBR的掺量控制在3%以下.

    改性乳化沥青SBR储存稳定性流变性能

    不同愈合效率下钢渣沥青混合料再开裂行为研究

    徐洪跃郭鹏展陈雪琴姚波...
    167-17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应急保障钢渣沥青混合料在不承受外荷载的情况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自愈合.为探究不同微波加热愈合效率对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CT扫描图像处理方法,建立了微波加热修复后的钢渣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愈合效率下(80%、60%、40%、20%)的力学响应,研究了不同愈合效率下裂纹的数量及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散元虚拟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半圆弯曲试验所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吻合度良好.随着愈合效率的降低,试件承受的极限荷载逐渐降低,疲劳寿命逐渐降低,裂纹数量逐渐增多.裂纹数量在试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急速增长,此后裂纹数量增长较为缓慢.

    不同愈合效率钢渣沥青混合料离散元再开裂半圆弯曲试验

    基于路网监控的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车距安全预警方法研究

    杨建张奎余春益王剑非...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雾天气的持续时间、强度和范围都是不确定的,导致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变化,难以准确估计和预测大雾天气下的最大能见距离,导致无法及时减速以避免与前车碰撞.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网监控的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车距安全预警方法.根据光照强度,计算空气透过率,得到路网监控下空气最大能见距离.构建基于路网监控的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车距安全预警系统架构,分割能见度图像,引入暗通道权重,得到大气折射率图,获取去雾图像.计算后车、前车制动行驶距离,获取临界安全行车间距.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经过预警使得后车速度比前车速度减速快,在制动时间为80s时,车距就保持了 7 m不变,不会发生碰撞.

    路网监控大雾天气能见度高速公路车距安全预警

    基于工程预算的高速公路施工期碳排放估算研究

    余雪娟杨友森明珠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少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途径之一.为了估算高速公路施工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施工期主要碳排放源,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预算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将施工期分为材料运输和现场施工两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75%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于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运输和人工分别占13%和8.5%,并且材料运输、人工和施工机械平均碳排放为211.43、136.06、1236.54 t CO2/km;同时,路基、路面和桥梁涵洞的平均单位里程碳排放为1038.05、1038.05、2 925.68 t CO2/km,单位建安费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47、0.05、0.28 tCO2/万元;此外,在材料运输中,超过75%的碳排放来自于自卸汽车;在现场施工中,77%以上的碳排放来自打桩钻孔机械、金属木石料加工机械、土石方工程机械和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总体而言,研究结果可以为施工单位开展碳排放管理、机械设备选择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施工期碳排放估算单位里程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