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周庭有

月刊

2096-1405

010-68002939 68008263

100037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6号3号楼608-612室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Building & Smart City
查看更多>>国家级刊物。交流智能建筑设计的经验,宣传系统集成商的理想。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高校师生、智能领域中的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双评价"研究

    张更尧王建华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评价"是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进行空间布局、规划编制的关键工作,也是规划开展的前提条件,"双评价"工作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层级。而县级行政单位是我国各项工作落实的保障,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五级"体系中,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市县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抓手。文章在分析县级双评价的特征和现实挑战的基础上,对于县级双评价的应用进行研究,得出县级双评价应该向上承接市级资源约束、细化评价指标,向下确定发展要素、空间格局。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评价实践应用

    基于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

    胡波马德彪杨友森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消防安全管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但包括企业日常消防管理和执法部门监督检查管理,而且还涉及到火情预警、火灾处置、消防演练、知识普及等方面内容。文章研究了基于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从企业和监管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强调了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要点,全面控制影响消防安全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智能管理系统为抓手,打造更为科学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智能系统建设信息化智能化

    数字孪生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邹鹏肖泽文李珺袁开寿...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数字建模、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为城市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底层逻辑提供系统性的、全面的解决方案,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文章概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历程、定义和特征,并介绍了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背景、特征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数字孪生城市所需的关键技术。

    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信息技术关键技术

    探讨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运用

    殷家林汤阳城陈伟李康发...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完善、应用分析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应积极搭建管理云平台,对国土资源调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国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高效组织与高性能分析,切实提高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大数据测绘地理信息国土资源管理

    老年友好型视角下街道空间安全设计策略探索——以北京老城片区为例

    彭家珍郭海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针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在已有文献及政策的基础上,文章建立了以老年人为核心的空间安全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心理安全、防卫安全、游憩交往安全和交通安全,并将确定并评价北京老城区空间安全状况。文章选择了大栅栏生活性街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熵权法赋权安全评价模型为基本框架进行测评对比,以此为基础对促进街道空间安全设计与响应策略作了进一步阐释与探究。

    老年友好城市安全城市设计街道设计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磁器口街区为例

    陈宇晴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概念自提出以来便成为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的新方向,相较于对新区开发的重点关注,老城区被关注得较少,特别是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智慧化"更新。文章选择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样本,从街区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进而研讨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梳理、空间场所营造、建筑更新数字化、智慧街区系统平台搭建等"智慧化"的更新策略。

    智慧城市历史街区城市更新

    智慧城市理念下文化街区智慧解决方案——以成都市典型文化街区为例

    陈思笛张宇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是城市中利用率最高、受众范围最广的公共空间之一,成都市文化街区因其古蜀历史、市井文化、数字创意成为近年文化旅游增长热点。文章从智慧城市理念与技术入手,将街区空间看作一个城市生活服务体系,打造以市民、游客为核心的服务资源的可感知智慧街区;其次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物联技术实现低碳环保高效的全联动体系;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用可视化数据助力智慧街区生态建设。文化街区提升策略将从文化体验、交通出行、街区业态、公共服务设施、保护管理方面进行具体探讨,落实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

    文化街区更新智慧城市智慧解决方案

    基于成都地域文化特点的猛追湾街区改造模式探究

    冯欣芮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临大城市遭受国际化冲击而日渐同质化的现象,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传承在城市更新中的关键作用。但在泛中华文化背景的强势作用下,许多城市更新重视街区外立面造型的复古修缮而轻视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渗透,文章以成都猛追湾的成功改造经验为例,探究成都天府文化在成都本地城市更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期望这样的更新模式能够推广并运用到我国大都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中。

    城市更新地域文化街区改造天府文化猛追湾

    健康城市视角下儿童友好型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翠湖周边地段为例

    夏松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健康城市新观念下开展以儿童健康为导向的旧城更新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文章以翠湖周边地段为例,针对儿童健康问题,基于盖迪斯的规划分析理论,对规划地块进行深入分析,从环境整治、公共空间建设、建筑更新改造、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发,挖掘健康视角下儿童友好型城市更新改造策略,寻求一种普适性的儿童友好旧城更新手段。

    健康城市儿童友好城市更新历史地段

    滨水步行街夜晚外部空间变化分析研究——以成都望平街为例

    覃鹏建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市民生活规律逐渐变成"白天工作,夜晚休闲"。滨水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休闲节点,其夜间使用率大幅提升。文章以成都望平街滨水步行街外部空间为例,对比分析滨水步行街夜间的空间使用、光声环境、业态与人群行为类型变化,提出滨水步行街夜晚外部空间的优化策略,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夜间行为空间需求功能变化滨水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