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殷瑞钰

月刊

1000-8934

zrbzhfyj@sina.com

010-62142487 68598475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自然辩证法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研究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等理论问题,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辟有科技思想史、专题研究、读书与评书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哲学、理论、管理、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教师以及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限技术治理的理论建构与时代意蕴

    刘永谋李尉博
    3-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治理在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智能革命更是将之推进到智能治理的新阶段.在基本理念层面,有限技术治理信奉科技谦逊主义,坚持有限工具原则,主张渐进工程方法,赞同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在主要措施层面,有限技术治理防范伪技术治理,控制反治理现象,完善再治理制度.有限技术治理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结合中国传统与国情,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蕴.

    技术治理有限技术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智能治理

    现代科幻文艺对技治主义的 敌托邦批判

    邬晓燕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幻文艺从早期萌芽发展到现代形态,曾经以其主题纷呈的乌托邦愿景引领现代技术治理社会的现实建构.然而,20世纪科幻文艺显现出一种忧惧晦暗的敌托邦叙事转向,聚焦于对技治主义的多元批判,涵盖从发达工业社会的极权统治危机、科技理性的失控危险、生态末世灾难、"造物主"的主体困境到人机交互社会的异化魇景等立体审视.科技敌托邦从乌托邦、社会文化、伦理和理论基石等层面对技治主义展开了多维批判,为当代技术治理走向善治提供了诸多启示,有助于构建一个技术进步与人类意义协同演进、可持续发展的真实世界.

    科幻文艺技治主义敌托邦技术治理

    构建有限智库体系:一个技术治理视角

    雷环捷
    20-2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中国智库发展史的回顾表明,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愈加重视的变迁过程,可分为思想库阶段和智库阶段,并呈现出 自上而下、需求方主导的特征,还带来智库类别有欠多元等结构问题和研究力量分配不匀等功能问题.对此应借助有限技术治理理论进行理论重构,将智库视为有限的专家政治,践行智库作为有限工具、智库作为制度力量、智库应当民主控制、智库应当容忍杂音、智库作为渐进工程、智库应当专家平衡等六条原则,构建一种可操作的有限智库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添砖加瓦.

    决策咨询智库体系思想库技术治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科学还是神话?——再探菲洛劳斯天体系统的定性问题

    王怡萌刘兵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菲洛劳斯天体系统到底是一个科学系统还是神话系统,是此前的古典学、科学史及哲学史研究者围绕该系统所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学者们之所以对该问题持有不同见解,主要基于对其中两个分问题的不同认识,即中心火和对地的引入到底是基于现象还是理论.经考释,菲洛劳斯设置中心火的根本出发点是"有限—无限"哲学理论,但借此天体也可解释两种重要天文现象.而与既往众多研究者认知相反的是,虽然无法排除其迎合神秘数十的动机,但对地确可有效解释日月食频率差异的现象.若以古希腊天文学史的视角来看,菲洛劳斯系统虽包含哲学与神秘元素,但本质上属于早期希腊天文学系统,而非所谓的神话系统.

    菲洛劳斯天体系统古希腊天文学毕达哥拉斯学派古典学

    谢林论自然历史

    常文琦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历史"在谢林研究中并没有得到重点关注.谢林对其的讨论面临双重困难:从"历史"概念来看,谢林对自然历史给出了看起来相互冲突的说法.从"自然"概念来看,谢林的 自然历史是否成立也是可疑的.通过区分谢林自然历史的内在和外在这双重维度,不仅能够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而且也能够展现"自然历史"与"自然"的两层含义之间的关联,体现出自然历史是谢林自然哲学研究中所不可缺少的方面.

    谢林自然历史自然

    自然律的实质主义进路及其问题

    齐士铖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律形而上学研究的视角下,实质主义基于解释性质与例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然律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从实质主义关于性质的揭示来看,对于"殊型性质"与"类型性质"的折中,促成一种"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式"的本体论取向.基于此立场,实质主义内部催生出两种关于解释自然律的理论路径,分别强调性质之例示与性质自身在解释自然律中的本体论意义,但两条路径都否认自然律的彻底必然性,难以摆脱休谟主义.深化关于自然律的形而上学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已有研究的本体论预设,进一步对自然律具有何种程度的必然性做出解读.

    自然律实质主义必然性性质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反事实理论与超定问题

    吉磊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定问题是对因果关系的反事实理论的一项根本挑战.面对超定问题,学界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一是直接否认超定存在的物理可能性,并将其案例化归为无害的联因致果;另一种则主张超定是物理可能的,并认为典型的超定案例普遍存在.这一争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超定的本质和定义方式,同时揭示出事件作为因果关系项或许具有隐秘的非同质性.经过澄清,所谓的典型超定案例并非真实的超定,真实的超定以结果迟钝性为标志,这一结论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反事实理论的基底观念.

    因果关系反事实理论超定物理可能迟钝性

    "科学与未来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港召开

    万兆元
    57页

    能否离开语言理解社会制度?——论塞尔与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之争

    李健民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哲学传统下,有关社会制度的集体意向性讨论是社会本体论这一形而上学分支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当代社会科学哲学领域方兴未艾.塞尔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都以作为集体意向性模式之一的集体接受为基础解释社会制度的创立与维持.图梅勒批判塞尔的集体接受理论缺乏对非语言行动的解释并尝试取消语言在解释社会制度上的本体论地位.事实上,语言是理解社会制度的根本,同时语言和行动不可分离,塞尔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在一定意义上互不矛盾、相互补充.

    社会本体论集体接受社会制度语言非语言行动

    试论量子技术创新意义的负责任归属

    陈俊波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义归属是目前新兴技术创新中亟需探讨的问题.为了推动量子技术负责任创新实践,需要对其创新意义的负责任归属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技术未来叙事是归属量子技术创新意义的重要媒介.第二,量子技术创新意义负责任归属存在当前和未来实践的必要性.第三,量子技术创新意义负责任归属面临任意性问题、矛盾心理问题、透明度缺乏问题所带来的诸多挑战.第四,为应对这些挑战,主张一种教育和对话相结合的强对话策略,即倡导一种双向的、强参与度的对话模式;呼吁科学家在对话中发挥"诚实中间人"作用;鼓励公众在对话中发挥积极叙事者作用.

    意义归属量子技术创新技术未来叙事强对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