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噪声与振动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严济宽

双月刊

1006-1355

NVC@sjtu.edu.cn

021-62932221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Journa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交流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和振动控制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创新方法、重要成果、新技术等。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各单位噪声振动专业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盖开发车辆段的库门口振动研究

    马晓华王敏贺志文曲村...
    266-269,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盖开发的车辆段轨道减振设计依据环评咨询报告的要求采取减振措施,多以库内线和库外线为界进行划分,库门口通常不采取专项的减振设计.现有已运营线路的库门口多采用碎石道床加铺道口板的设计方案,多个上盖开发项目在建成后存在库门口建筑物的振动远大于库内其他构筑物的情况.选取某个车辆段分别在毛坯房阶段以及加面层与隔墙后阶段的振动值进行测试,数据表明:库门口的振动值大于库内区段,库末端振动值最小.鉴于此,以车辆段库门口设置不同刚度值时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减振效果、经济性、施工便利性多方面的比选,建议在上盖开发地段的库门口设计为整体道床并铺设减振扣件,刚度宜为15 kN/mm.

    振动与波上盖开发库门口减振设计不同速度振动响应不同刚度振动响应

    双层超材料板的带隙特征与隔声性能研究

    刘兵飞郝杨杰赵寰宇肖伟民...
    270-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设计槽形双环共振单元,构造正方点阵、三角点阵双层超材料板,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他们的弯曲波低频带隙,而局域共振产生负的动态质量密度的频率段与带隙很好地吻合.对于相同晶格常数和材料组分条件下,在弯曲波带隙频率范围分析正方点阵、三角点阵双层超材料板的双环旋转角β、声波入射角θ对隔声量STL的影响.与常见同质量均质双层板比较,这种新型双层超材料板具有频率低、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在减振降噪工程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声学双层超材料板弯曲波低频带隙点阵类型隔声特性

    含硅橡胶复合结构的声学覆盖层吸声特性研究

    应童何川陶猛
    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种在声波入射端与出射端均为半无限大水域工况下使用的,内含空腔硅橡胶单元与金属板的复合结构声学覆盖层.利用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硅橡胶单元与域边界距离不同情况下的声学性能,验证嵌入金属板能够有效地提升覆盖层的声学性能,同时研究金属材料不同情况下对覆盖层声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覆盖层位移云图对其吸声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结构可以实现在3300~8 000 Hz频段内保持稳定在0.9以上的吸声系数.

    声学声学覆盖层吸声特性硅橡胶单元复合结构

    变压器低频噪声控制用多层约束阻尼隔声技术

    陈晓刚崔建业赵凯美田一...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压器低频噪声很容易受到变电站周边居民投诉.为有效阻隔变压器油箱外噪声传播,在测试掌握500 kV变压器噪声水平和频谱特征的基础上,研发一种多层约束阻尼隔声板.首先,构建隔声板仿真分析模型,计算分析约束阻尼板约束层、弹性夹层材质对隔声性能的影响.随后,通过传声损失测试,确定多层约束阻尼隔声板的结构参数.最后,构建500 kV变压器和加装多层约束阻尼隔声板的声场仿真模型,并在实际变压器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装多层约束阻尼隔声板后,变压器声压级下降9.3 dB(A).

    声学变压器低频噪声约束阻尼隔声阻尼橡胶

    小型音乐厅减振隔声改造实践

    李永新王旭光程雷程卫...
    28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邻近交通线路带来的振动与噪声干扰问题,采用"房中房"方案,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开展减振隔声改造工程.在改造实践中,克服构造改动限制多、减振隔声难度大等难点,系统地采用浮筑地面、隔声墙、减振吊顶、隔音门窗等全方位的隔声与减振改进措施.改造后经过测量,音乐厅的室内声环境已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所提出的减振隔声措施可为类似体量中小型音乐厅的改造实践提供参考.

    振动与波交通噪声干扰房中房隔声减振音乐厅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振动激励特性分析

    鲁涵锋张龙爱张治平武晓昆...
    296-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杆压缩机振动噪声是产品舒适性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压缩机激励特性对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立压缩机气体激励模型和螺杆转子啮合激励模型计算分析两种激励.开展样机振动响应测试和模态测试.将计算的激励加载到通过模态结果验证的压缩机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两种激励的计算响应.通过计算响应与测试响应对比确定压缩机主要激励源.研究发现气体激励和啮合激励的频率成分均为基频及其谐次频率,气体激励主要以气流脉动基频贡献为主,啮合激励是引起压缩机振动的主要振源.研究结果可为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振动控制提供优化指导方向.

    振动与波激励特性气体激励啮合激励螺杆压缩机

    征稿启事

    前插1,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