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果树瘿蚊害虫种类比较及形态学和生物学检索表

    马宁波王远宏韦德卫于永浩...
    246-253,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广西各类果树资源丰富,且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当地的果树瘿蚊害虫常可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为国内首次详细介绍广西已记载的5属共7种果树瘿蚊害虫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并进行比较,编写广西果树瘿蚊害虫成虫形态学和幼虫生物学分种检索表,以期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些害虫种类的鉴定方法及其经济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这些果树瘿蚊害虫提供参考.

    桑波瘿蚊柑橘花蕾蛆梨实浆瘿蚊梨叶瘿蚊桔实雷瘿蚊普瘿蚊果树害虫广西检索表

    深翻对小麦一玉米连作区小麦生长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梁麦丽田娇娇李娜栗梅芳...
    25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一玉米连作区的秸秆还田已经成为大多数小麦一玉米连作区的重要生产模式,由于秸秆不断还田和全球气候条件的改变,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威胁之一.本研究通过在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北营、邢台塔底、廊坊北黄垡、邢台白木四地比较深翻(30 cm)与旋耕(15 cm)2种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旨在寻找高产、绿色、安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途径.通过研究发现,深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地表秸秆量,深翻地块的地表秸秆量较旋耕的减少53.8%~89.0%;深翻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产量6.97%~11.96%;深翻处理田块中捕获的赤霉病菌的有性孢子数量少于旋耕处理,赤霉病的发病率降低.在测试的北营、塔底、北黄垡、白木试验地中深翻对赤霉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40.56%、43.62%、60.00%和50.26%.深翻措施能有效提高小麦的生长势和产量,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是一种绿色、安全、利于小麦高产的方法.

    小麦赤霉病秸秆还田耕作方法病害防控禾谷镰孢

    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段春芳宋记明姜太玲刘倩...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受藻斑病危害,'华南124''南植188''南植199'等主栽品种均受害,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上.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得出藻斑病可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流行高峰期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对藻斑病病情指数与病害流行月均温度、日均温差、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Y=38.609 6-2.103 3Xi-0.517 5X2+0.325X3,表明月均温度、日均温差和湿度是影响藻斑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且与月均温度和日均温差成负相关,与湿度成正相关.

    木薯藻斑病危害发生规律

    重庆地区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

    黄乾龙王楚桃欧阳杰朱子超...
    267-27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相对敏感种群除外);DJSP02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中抗(RI=8.78)和低抗(RI=2.10),其ED50分别为377.31 g/hm2和37.97 g/hm2;DJSP03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低抗(RI=3.18)和中抗(RI=7.56),其ED50分别为136.84 g/hm2和136.93 g/hm2,均已产生了正交互抗性.因此,在对重庆地区抗性马唐种群进行防除时宜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马唐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敏感性重庆地区

    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李红旭魏姿涵曹素芳贾煜婕...
    27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利用三角形性诱捕器连续3年(2021年一2023年)监测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和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梨小食心虫发生为主,一年发生3代和不完全4代;越冬代成虫约在4月上旬开始出现,第1代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第3代发生高峰期在8月底至9月中旬.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年诱蛾总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3 835头/诱捕器,最低为412头/诱捕器.桃小食心虫在该地区1年发生2代,且发生量较少,全年诱虫总量在70头/诱捕器以下.通过对3个监测点3年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在甘肃省这两个地区的发生规律,为达到良好防控效果,应选择越冬代高峰期之前,即4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防治.

    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蛀果害虫

    广西地区柑橘全爪螨对虫螨腈和丁醚脲的抗药性监测

    韩旸刘天傲雷翠云李怡杰...
    278-283,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广西地区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对虫螨腈和丁醚脲的抗药性变化情况,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了 2022年一 2024年广西阳朔、荔浦、武鸣、鹿寨、永福、灵川6地柑橘全爪螨对虫螨腈和丁醚脲的抗药性.室内生测结果表明:2022年5个种群对丁醚脲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39.2~78.7倍);阳朔、永福、荔浦种群对虫螨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45.4~93.6倍),武鸣(192.6倍)、鹿寨(125.3倍)表现为高水平抗性.2023年阳朔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其余种群对虫螨腈和丁醚脲均已达高水平抗性.田间药效结果表明:240 g/L虫螨腈SC 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 d防效为76.7%,药后15 d可达98.9%.广西荔浦、武鸣、鹿寨、永福4地柑橘全爪螨种群对虫螨腈和丁醚脲已达高水平抗性,应暂停这2种药剂的使用.

    柑橘全爪螨抗药性监测虫螨腈丁醚脲田间药效试验

    湖北省2023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初步评估

    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
    284-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评估植保技术措施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2023年度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在荆州区、仙桃市、宜城市、随县、安陆市等地开展了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通过采用多点试验测产,结果表明:2023年湖北省小麦病虫害防控成效显著,严格科学防控区、统防统治区、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分别为31.48%、25.79%、18.98%,其中严格科学防控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高12.5百分点,统防统治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植保贡献率高6.81百分点.如果在完全不防治的情况下,全省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将达31.48%.选择5个试验县的结果,经科学评估,湖北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22.56%;根据湖北小麦实际总产量,以此测算,2023年湖北省小麦病虫害防控挽回粮食损失10.21亿kg.

    小麦病虫害防控成效植保贡献率

    蔬菜叶象甲为害苗期烟草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李文红孙智荣李金梦杨欣...
    28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最近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烤烟育苗大棚里陆续发现为害烟苗的未知象甲,通过查询文献并测定该害虫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未知象甲鉴定为蔬菜叶象甲Listroderes difficilis Germain,国内首次报道为害烟草.描述了蔬菜叶象甲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与分布、习性与为害特点及防控措施等,对该虫害的识别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蔬菜叶象甲烟草分子鉴定

    植保无人飞机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施药参数和防效探究

    赵方奎刘杰马学军李好海...
    293-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利用植保无人飞机有效防治玉米南方锈病,开展了施药液量和药剂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飞机在飞行高度2 m和飞行速度3 m/s条件下,施药液量为2 L/667m2时,药液雾滴在玉米植株下三叶、棒三叶和上三叶上的沉积密度分别为91.72、57.75个/cm2和13.42个/cm2,且施药液量增加到3 L/667m2和4 L/667m2时药液雾滴的沉积密度没有显著变化.施药液量为2、3 L/667m2和4 L/667m2时农药沉积利用率分别为52.59%、53.89%和57.88%.综合考虑作业效率,植保无人飞机施药防治玉米南方锈病的最佳施药液量为2 L/667m2.在此施药条件下,喷施30%丙硫菌唑OD、20%丙环唑ME、32.5%苯甲·嘧菌酯SC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 14 d后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72%、70.68%、80.54%和69.71%.因此,植保无人飞机在飞行高度2 m,飞行速度3 m/s,作业行距5m,施药液量2 L/667m2时喷施30%丙硫菌唑OD、32.5%苯甲·嘧菌酯SC、20%丙环唑ME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可有效防治玉米南方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液量防效

    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防除技术研究

    祁豪男郭建国孙振宇谢晓丽...
    30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适用于箭苦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的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评价了地膜覆盖对箭苦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防效以及筛选对箭苦豌豆安全且对藜防效高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对藜的株防效为81.52%,覆盖白色地膜的株防效为66.3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中330 g/L二甲戊灵EC,33%精异草·丙炔氟SC,480 g/L嗪草酮SC的防效差异不显著.80%唑嘧磺草胺WG75 g/hm2兑水900 L/hm2播后6 d 土壤封闭喷雾对阔叶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对藜防效均在95%以上.50%扑草净WP苗期茎叶喷雾的推荐剂量为2 450 g/hm2,对阔叶杂草防效87.85%~95.70%,对藜防效90.00%~96.50%.使用黑色地膜覆盖防除杂草,播后苗前(播后第6天)80%唑嘧磺草胺WG兑水剂量900 L/hm2 土壤封闭喷雾,苗期采用推荐选择剂量2 450 g/hm2 50%扑草净WP茎叶喷雾,安全且防效较好.

    杂草防除箭苦豌豆防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