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分析

    李亦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斜视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减低,同时舒适度得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有效率为94.12%(16/17)与对照组82.35%(14/17)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斜视患者实施斜视矫正术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斜视矫正手术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分析

    外科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李泽洲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外壳术后冰法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0例,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22例,接受急救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45%,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6.4%,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科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急救护理,可以更好地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外科术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寇正文
    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我们将1993年6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尿酸性肾病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肾健脾,解毒利浊。对照组:采用别嘌醇口服100mg/d,丙磺舒200mg/d。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检查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血尿酸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性肾病治疗极为辣手,采用中西医结合补肾健脾,解毒利浊,比单独用别漂醇、丙磺舒疗效好,且副作用小,无明显反跳现象,具有防止肾脏硬化,肾脏萎缩,防止肾功能衰竭,保护肾功的作用。

    尿酸性肾病补肾健脾

    德江县2004-2013年艾滋病疫情状况及防治应对分析

    张颇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德江县2004年~2013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形势,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德江县2004年以来的艾滋病常规监测、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江县自2004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13年12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及病人126例。病例分布为:男性8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为1.8:1;感染者有农民及无业人员(其中大多数为外出务工人员)111例,干部职工11例,学生3例,散居儿1例。死亡30例(其中男生19例,女生11例),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96例。126例感染者及病人中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经性接触传播108例(其中同性性传播4例),占85.7%。吸毒传播4例,占3.1%。母婴传播1例,占0.79%。不详的13例,占10.3%。结论:目前德江县的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由于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泛滥,艾滋病流行有快速增加的趋势,必须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势头。

    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病案信息研究与临床科研工作探讨

    林明霞初丽娜刘婷婷
    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案信息研究与临床科研工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各临床科室抽调筛选出了1496份病案,对其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收集心血管科病案465例、儿科病案231例、神经内科病案265例、骨伤科病案213例、内分泌科病案168例、急诊科病案154例的病案资料。结果:临床各科室对病案的利用率基本高于50%,急诊科病案的多用于医学急救常识的临床教学其综合利用率排在最末位,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病案在科研、论文、疑难病的讨论等方面应用较多,儿科病案则多数用在社会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内分泌科病案用在办理重大疾病门诊医疗方面较多,骨伤科病案多用于处理交通事故保险理赔较多。结论:病案信息的是医疗机构宝贵的资源,对其进行提取加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有利于医疗机构对比分析综合研究后在医院管理方面、临床科研方面、医疗技术水平方面等等的竞争力都能有所提高,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目标、方案为出入院患者、临床科室、医院职能部门、社会群体等提供更为优质、优越的服务。

    病案信息科研工作合理利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刘凤青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即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服务组,从而对比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恢复;有利于消除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郁闷、焦虑、易怒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有益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恢复,有益于患者与医务人员更好地沟通,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效果

    浅议医院文化建设主要的问题和途径

    刘慧慧程朝晖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分析当前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医院管理着面临的重要课题。

    医院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关于新时期下基层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刘开保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一级医院开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彻底改变以往“以药养医”的传统机制,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将越趋明显,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将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和医疗”六一体。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将越发显得重要,是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要推进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医德医风建设则是一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故此,笔者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层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思考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邢志敏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26例,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其他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58例,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62.09±5.56)岁,心理干预组65例,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29±4.86)岁,对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冠心病常规治疗。对干预组在术前给予综合心理治疗,包括社会及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个性化心理治疗及患者间互相治疗,并进行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对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变化比较;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为评定工具,对所有入选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手术方式、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率及收缩压有上升趋势,经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心率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干预前的HAMA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冠心病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冠心病动脉造影术

    麻醉复苏室(PACU)患儿静脉留置针管理新方法

    董凤梅石彩晓张平王淼...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讨麻醉复苏患儿静脉留置针管理新方法,寻找更有效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从而为保证患儿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我院300例小儿耳蜗术后在PACU复苏期间的静脉留置针管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改良约束方法、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严格交接班、心理干预、转移注意力、妥善处理躁动等方法有效降低了静脉留置针脱落的发生,提高了复苏质量。结论我院所采用的PACU静脉留置针管理新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保证了患儿的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有效的降低了静脉留置针脱落的发生率,并通过环境改善,心理护理,减少了手术复苏患儿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麻醉复苏室人工耳蜗静脉留置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