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多元场景营造——汨罗服务区设计实践

    徐钦石东浩刘洋
    7-11页

    交通空间场地重构文化转译游走路径开放共享

    工业遗产更新激发"全时活力"的探索与尝试

    薄宏涛娄春雪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旨在恢复城市空间活力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构成部分,工业遗产更新面临功能同质化及活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梳理现行政策文件、分析实践案例经验,得出职住平衡是应对城市挑战、激发全时活力的关键,并指出混合用地和功能复合是工业遗产更新中达成职住平衡、提升空间品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探讨了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和多方协作机制,为工业遗产更新和激发全时活力提供策略性建议.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全时活力职住平衡混合用地复合利用

    粤北743矿的建设及遗产化历程

    刘玮廷彭长歆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北地区铀矿(代号"741""743"及"745")在中国核工业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广东省南雄市澜河镇的743矿为例,结合文献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梳理了743矿的建设历程,剖析了其选址、规划布局与建筑遗存的特征,总结了743矿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和保护意义,以期为其今后的保护与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工业遗产核工业遗产价值三线建设粤北743

    建筑伦理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宋盈彭茂丰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筑伦理视角出发,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现实伦理困境的梳理,以及国内外相关成熟案例的详尽分析,总结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三大伦理原则,即基于真实性的整体保护原则,基于生态视角的可持续利用原则,以及基于协作的公众参与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社会监督机制等举措,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建筑伦理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

    基于文化标识体系的湖南省工业遗产主题游径构建

    陈珺瑶王羽棠陈素媛李博...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主题游径是以工业遗产资源为主体,以特定主题有机叠合与串联遗产资源、景观资源等多元文旅要素的文物主题游径类型.基于湖南省工业文化标识体系的保护格局,从主题凝练、要素串联、空间管控3个方面,提出工业遗产主题游径构建的新思路.以湖南省长株潭区域和安化县为例,分别提出区域性和县域工业遗产主题游径的构建策略.有助于在"多规合一"层面探索文旅融合的新途径,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物主题游径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标识体系工业遗产文物主题游径文旅融合

    基于韧性视角的湘江西岸工业遗产群构建路径研究

    龙天翔鲁波肖子敬蔡汇涓...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收集了湘江西岸128个市级以上的工业遗产点,通过核密度及空间关联性分析,构建了5个工业遗产群.通过工业遗产群要素与韧性要素耦合,推导出工业遗产群在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生态、基础设施五大层面的韧性指标.基于工业遗产群韧性指标分析了5个工业遗产群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韧性层面的解决策略和工业遗产群韧性构建路径,为工业遗产群的整体保护和更新提出了具有在地性和普适性的解决措施.

    工业遗产群遗产保护整体性保护韧性空间关联性

    基于"城市针灸"的传统老城街区有机更新研究——以益阳老城院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王桂芹黄欢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拆大建的街区更新模式逐步式微,小尺度、低成本的微更新模式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途径.以城市针灸为理论视角,结合益阳老城院街区改造实践,探索了老城街区"针灸式"有机路径模式,提出了功能结构整体平衡、脉络贯通、穴位激活等城市针灸的渐进式更新路径,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城市针灸老旧街区有机更新益阳市

    基于城市片区空间形态的屋顶风能现状特征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商业区建筑为例

    罗浩闻苏晓明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关注,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城市区域内复杂的建筑风环境使得建筑屋顶的风能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若干商业片区超高层写字楼为例,对片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形态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单元内建筑屋顶风能现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城市区域的空间特征会显著影响建筑屋顶的风环境,高容积率、低开放度区域的风速随建筑高度变化的幅度小,而在低容积率、高开放度的区域内,建筑屋顶的来流风速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显著,且高密度片区建筑高度达到90 m后,风能资源显著增加.基于此,为城市区域建筑屋顶的风能利用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从而实现建筑屋顶风力发电的有效利用.

    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环境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数值模拟

    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综合规划路径探析——以东莞黄旗南片区为例

    张舒婷姜雪纯王希嘉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新发展阶段的城市更新规划落地之路,融合设计导控、土地权属、经济测算等多专业的新型规划理念与方法,协调城市精细开发,确保城市战略落地.一是通过对现状存量城市土地资源整备,有限利用、复合利用、循环使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后备"建设用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优化城市更新片区内城市空间资源及基础设施配置,使城市土地开发成为带动城市发展和引领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三是研究城市更新过程中经济效益平衡、城市品质提升、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内生关系,探索实现城市更新多因素的综合效益统筹的规划路径.

    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复合利用权属重构利益协调

    城市学龄儿童户外体育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地区为例

    王钰文张雯马晓燕冯丽...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较少考虑学龄儿童户外体育运动需求,导致其与不充足的城市户外体育空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北京回龙观地区306个集中住宅点和篮球、足球、网球三类户外体育空间进行可达性研究,得出三类户外体育空间各时间段学龄儿童步行可达性服务范围,客观评价其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特征.利用ArcGIS位置分配模型对北京回龙观地区学龄儿童户外体育空间选址进行优化分析,并据此针对存在的设施缺口、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新建、优化、复合3个提升策略,为提升城市学龄儿童户外体育空间服务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北京回龙观地区网络分析空间可达性户外体育空间学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