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建筑、自然——天目湖游客接待区展示中心

    毛浩浩
    7-11页

    互动行为公共空间绿色建筑

    全过程防灾视角下城市高温韧性提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邹滢翟国方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城市频繁面临极端高温事件的冲击与挑战,提升城市高温韧性是应对城市高温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划案例与技术文本,由全过程防灾视角切入,分析在不同阶段应对高温热浪风险的有效方式与技术路径,总结出从灾前准备、灾中应对、灾后短期恢复与灾后长期适应四个环节增强城市高温韧性的具体举措与城市管理方法,并对我国高温韧性提升策略进行了思考.

    城市高温热浪城市高温韧性高温应对高温适应全过程灾害管理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韧性通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伯华龙翔宇杨馥端窦银娣...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着内外多元扰动的冲击,转型发展的过程受阻.立足于韧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辨析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韧性通径,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韧性通径的实践路径.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韧性建构逻辑实践路径

    韧性视域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评估与优化——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东山底村为例

    熊湘雯曾浩姜秀娟师可欣...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景观面临着外部冲击及内部动荡等诸多挑战.将韧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选取黄河流域河南段东山底村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抵抗性、恢复性、发展性3个方面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韧性评估体系,对其文化景观的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山底村整体文化景观韧性水平较强,其中抵抗性与发展性较强,而恢复性一般,具体表现为"发展性>抵抗性>恢复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山底村文化景观的优化策略,为黄河流域其他相似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借鉴.

    传统村落韧性文化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东山底村

    老龄化社会视域下城市立交桥下失落空间韧性提升研究

    李雨佳刘慧朱锦晖汤鑫...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关于老年群体所使用的公共交往空间也逐渐匮乏.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与迭代,产生了许多城市立交桥,因此迸发出大量城市立交桥下失落空间.基于此类问题,该文运用城市韧性理论研究方法,从社会韧性、生态韧性、情感韧性、形态韧性4个韧性维度来创新老龄化社会下的城市立交桥下失落空间韧性提升研究.为缓解逐渐加剧的老龄化社会视阈下,公共交往空间匮乏、公共基础设施老旧和周围环境产生割裂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老龄化失落空间韧性提升桥下空间

    海绵城市韧性评价体系与框架构建研究

    刘慧朱锦晖李雨佳熊胜男...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通过引入韧性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海绵城市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方面的动态稳定性和恢复力,进而构建全面评估海绵城市韧性的体系框架.

    海绵城市城市韧性韧性理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国际关于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张鹏李云玉倪丽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清晰认知国际关于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过程,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2002-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收录的与流域洪涝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知识图谱,从国际关于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研究的文献数量、研究热点、时空演化路径、理论技术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国际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的潜在内涵,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流域洪涝风险研究进展文献计量评述

    街区形态对夏季热环境影响相关度的量化研究

    黄艳雁陈小康吾提克尔·吐尔逊涂瑞鑫...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街区的微气候环境和热舒适性愈加重视.选取枝江市董市镇老正街进行夏季室外热环境的现场测试,并对不同空间形态街巷的空气温度等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街巷高宽比的影响最大,并且与热岛强度成反比;(2)街巷走向的影响次之,并且不同走向街巷的热岛强度存在差异,南北走向街巷受到夏季常年主导风向与大型水体的影响,其热岛强度低于东西走向街巷,而风的影响又具有一定的波动性;(3)街巷立面连续性对夏季室外热环境有一定影响,随着打断街巷立面连续性支巷宽度的增加,街巷内的平均空气温度会升高.

    高宽比街巷走向立面连续性热环境现场测试

    具身认知视域下城市叙事空间维度

    张蕴琦曾克明曹国媛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空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与存在空间,与人的真实情境与感知体悟不可分离.然而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视觉倾向与物理空间之上的城市更新方式却仍是当下城市叙事空间研究的主流.文章通过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城市叙事空间的维度,强调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体验、感知和认知对于叙事空间构建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的物质和社会属性,以及人们如何在这些空间中进行身体实践和社会互动,揭示了动觉维度、时空维度和社会维度在城市叙事空间研究中的作用.这一研究不仅为城市设计和更新提供新的视角,也希望对城市叙事空间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定促进作用.

    具身认知城市空间认知叙事维度具身性

    夏热地区室外"常全影"空间的时空分异

    程瑶龚兆先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夏热地区室外公共空间中人群活动的夏季热舒适性,构建室外"常全影"空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需依托对在不同地理位置、季节日期和日间时间维度上所形成"常全影"空间的时空差异的进一步认识.文章以北回归线以北、以南的长沙、三亚为例,利用天正建筑、Ecotect等相关软件,模拟典型长方体建筑构影体在两地多个代表性日期的日间日照阴影,并界定相关时段"常全影"空间;分析了典型日日间时间维度和5-10月份日期维度上"常全影"空间在方位、形态和大小方面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揭示了其对构建的指示意义,为有效构建"常全影"空间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引.

    常全影形态方位大小分异夏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