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评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双月刊

1674-6376

天津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药物评价研究/Journal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科技情报检索刊物。主要刊登及时著录国内医药期刊及技术资料中有关中草药文章的题目,编制分类索引和主题索引,形成国内中草药技术文献检索系统,为读者查找技术文献提供方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钩藤碱调节EGFR/FA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5-FU耐药性的影响

    李海燕栗昭生赵龙金春花...
    126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钩藤碱调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局部黏着斑激酶(FA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异钩藤碱低、中、高浓度(32.5、65.0、130.0 μmol·L-1)组,异钩藤碱(130 μmol·L-1)+EGFR激活剂NSC228155(2 μmol L-1)组;对数生长期的5-FU耐药肝癌细胞系 HepG2/5-FU 分为对照组、异钩藤碱(130 μmol·L-1)组、5-FU(60 μmol·L-1)组、异钩藤碱(130 μmol·L-1)+5-FU(60 μmol·L-1)组、异钩藤碱(130 μmol·L-1)+5-FU(60 μmol L-1)+NSC228155(2 μmol L-1)组.给药处理24 h,对照组不给药.EdU染色、CCK-8检测HepG2或HepG2/5-FU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HepG2或HepG2/5-FU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迁移侵袭增强子因子1(MIEN1)、P-糖蛋白(P-gp)、p-EGFR、p-FAK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钩藤碱低、中、高浓度组EdU阳性率、吸光度(A450)值、划痕愈合率、CyclinD1、MIEN1、p-EGFR、p-FA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浓度相关性(P<0.05);与异钩藤碱130.0 μmol·L-1组相比,异钩藤碱+NSC228155组HepG2细胞EdU阳性率、A45.值、划痕愈合率、CyclinD1、MIEN1、p-EGFR、p-FA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5-FU组HepG2/5-FU细胞EdU阳性率、A450值、划痕愈合率、P-gp、p-EGFR、p-FA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异钩藤碱组、5-FU组相比,异钩藤碱+5-FU组HepG2/5-FU细胞EdU阳性率、A45.值、划痕愈合率、P-gp、p-EGFR、p-FAK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异钩藤碱+5-FU组相比,异钩藤碱+5-FU+NSC228155组HepG2/5-FU细胞EdU阳性率、A45.值、划痕愈合率、P-gp、p-EGFR、p-FAK蛋白显著上调(P<0.05).结论 异钩藤碱抑制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降低5-FU耐药性的机制可能与阻断EGFR/FAK通路有关.

    异钩藤碱肝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局部黏斑激酶(EGFR/FAK)通路增殖迁移5-FU耐药性P-糖蛋白(P-gp)

    白药子总生物碱对X射线辐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志敏孙桂波王敏
    1275-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药子总生物碱对X射线辐射损伤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辐射法(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2.5 Gy)制备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药子生物碱低、中、高剂量(1.25、2.50、5.00 mg·kg-1)组以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阳性对照组,共6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进行1次性全身照射,白药子总生物碱各组分别于照射前3d及照射后连续ig给药3、15 d,G-CSF组于照射前3dsc给药,照射后ig给药15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股骨计算有核细胞数及DNA水平.处死小鼠后称取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质量,计算脏器指数.采用血液学分析仪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3、7、15 d对外周血细胞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收集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通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脾脏、肝脏的超微结构.取肝脏组织,检测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 白药子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X射线照射后14 d内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同时提高X射线辐射后的骨髓DNA水平及小鼠造血生长因子GM-CSF水平,提高X射线辐射后免疫炎症因子IL-3、SICAM-1水平,减轻肝脏和脾脏组织损伤,维持小鼠肝脏、脾脏正常功能,并显著降低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论 白药子总生物碱增强免疫和造血功能,揭示其作为放射防护剂和辐射缓解剂的治疗潜力.

    白药子总生物碱白细胞减少症辐射损伤抗氧化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

    基于UPLC-Q-Exactive-MS及多种技术研究威廉环毛蚓提取物化学成分组成

    宇泉霖宋嘉佳李寒冰李敏枫...
    1285-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质、总糖、多种元素、水分、灰分及硫酸铵等成分进行质量分数测定.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探究威廉环毛蚓提取物化学组成;采用仲裁法——凯氏定氮法对蛋白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质的质量分数,采用皂化及甲基化法测定各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采用ICP-MS及ICP-OES技术测定23种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烘干法和总灰分测定法测定水分和总灰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铵的质量分数.结果 共鉴定出54种化学物质,主要为氨基酸类、核苷类及有机酸类等成分;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53.01%,游离氨基酸为4.18%;脂质为5.62%,其中总脂肪酸质量分数为 1.23%;Mo、Se、As、V、Mn、Co、Ni、Pb、Sn、Cd、Cr、Cu、Li、B、Fe、Zn、A1、K、Ca、Mg、Na、Hg、Si等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65、4.88、2.31、1.12、25.2、8.32、2.39、1.59、0.0572、9.27、43.7、27.7、0.642、1.33、759、185、245、614、3.28× 103、970、1.32× 103、0.191、433 mg·kg-1;总糖质量分数为 11.42%;水分4.05%、总灰分2.36%;硫酸铵9.89%.结论 基本确定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大部成分组成.

    威廉环毛蚓蛋白质脂质脂肪酸元素水分总灰分硫酸铵成分分析

    仿制药质量拉曼光谱快速评价系统研究

    张中湖陈晓媛印成霞陆峰...
    1295-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上市后药品质量一致性快速评判方法,用于市场仿制药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基于拉曼光谱法,根据质量控制需求,分别采用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申报批、同批次制剂作为参比标准,以相似度值、置信区间、不确定度作为评判指标.检验流程分为建库和快检2部分,建库:参比制剂和申报批的拉曼光谱作为标准谱图存于云端数据库,或取市售仿制药某批样品自身某片药品建库;快检:采集10片药物制剂样品拉曼光谱分别上传,与拉曼光谱库"四同"(同生产企业、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样品标准谱图比对,在标准拉曼光谱库中未能获取标准谱图时,进行市售批自身片与片之间比对.基于中国拉曼光谱云计算中心"药品追溯"模块,优化升级成"仿制药评价"模块,与仿制药评价专用手持式拉曼光谱仪联合,形成"仿制药质量拉曼光谱快速评价系统(CEVAR系统)".该项目在2020年度山东省药品质量风险监测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共征集到省内18家企业、45个品种(73个品规)、225批次的市售批样品;征集到3家企业、3个品种、5个批次的参比制剂;3家企业、4个品种、12个批次的申报批样品.取瑞舒伐他汀钙片参比试剂和市售批用拉曼光谱成像系统进行验证.结果 将相似度99%作为通用判定阈值;征集到的绝大多数品种的自身相似度都大于99%,但是有5个品种样品虽然平均相似度值大于99%,但是每批次有3~5片与标准比对相似度小于99%;充分证实CEVAR系统检测的准确性.瑞舒伐他汀钙片拉曼光谱成像系统的验证结果与CEVAR系统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大批量样品测试数据,相似度99%可以作为质量优劣判定的阈值,CEVAR系统适合于对药物制剂工艺质量的普遍筛查.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快速评价拉曼光谱相似度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缬草药材质量

    闫倩倩王建成张文艳
    1305-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1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评价不同产地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质量差异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16批缬草中橙皮苷、香叶木素、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氯化缬草素、羟基缬草烯酸、乙酰氧基缬草酸、缬草烯酸、β-谷甾醇和熊果酸含量进行同步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融合模型进行质量差异的全面评价.结果 HPLC方法学验证符合中国药典要求,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83%~100.08%(RSD<2.0%).化学计量学结果显示16批缬草明显分为3类,乙酰氧基缬草酸、橙皮苷、缬草三酯和羟基缬草烯酸为贡献度较大的差异性标志物.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结果显示16批样品的相对贴近度为0.279 2~0.666 5,湖北和贵州产地的缬草整体质量较好(相对贴近度为0.579 0~0.666 5).结论 以橙皮苷等10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融合模型可用于评价缬草的质量.

    缬草高效液相色谱评法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质量评价乙酰氧基缬草酸橙皮苷缬草三酯羟基缬草烯酸

    基于2D-LC-HR-MS/MS法的头孢丙烯原料药杂质谱分析

    林辉李庆关晴刁富城...
    1316-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二维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2D-LC-HR-MS/MS)法分析头孢丙烯原料药杂质谱.方法 一维色谱条件进行样品色谱图采集,确认各杂质的出峰位置,采用YMC Hydrosphere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11.5 g·L-1磷酸二氢铵(用磷酸调节pH为4.4)为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A(50∶50)为流动项B,梯度洗脱;柱温40 ℃;体积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4μL.二维液相脱盐后切进高分辨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推断杂质结构及生成机制,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以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切峰后开始A相由98%到1%,柱温40 ℃,体积流量0.3 mL·min-1,质谱采用Xevo G2-XS QTof MS系统,离子源为ESI源,毛细管电压3.0 kV,雾化器温度450 ℃,扫描范围m/z 100~2 000.结果 头孢丙烯样品中存在9个杂质色谱峰,其中5个杂质为已知杂质,峰3为杂质B(头孢羟氨苄)、峰5为杂质D、峰6为杂质F、峰7为杂质G、峰9为杂质I;对其中3个未知杂质可能的结构式进行了初步推测以及探讨了可能的生成途径,峰2分子式为C18H19N3O6S,该化合物比头孢丙烯多一个氧,分析其为头孢丙烯的氧化杂质;峰4分子式为C16H15N3O6S,与杂质B相比增加了 1个氧原子,减少了 2个氢原子,判断其为7-ACA内酯与对羟基苯甲甘氨酸甲酯(HPGM)反应产物中的硫原子继续发生了氧化生成的;峰8分子式为C8H9NO2S,该组分为头孢丙烯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峰1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头孢丙烯流动相中含不挥发性磷酸盐的色谱体系与色谱-质谱快速鉴定杂质不兼容的难题,可以简单、快速地对头孢丙烯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及杂质谱研究.

    2D-LC-HR-MS/MS头孢丙烯有关物质杂质谱杂质控制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综合评价

    李梅芳胡思源牛丽青曾静...
    1326-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展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FRKC)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资料、相关数据平台、临床调查等信息,采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调研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创新性、可及性6个维度,依据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构建的儿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对FRKC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1)安全性:FRKC在处方、非临床安全性、质量监管等方面均未体现安全性风险,临床安全性方面,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轻且短暂.总体安全性良好且可控.(2)有效性:Meta分析显示,FRKC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同类品种的网状Meta分析显示,FRKC在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排名第1位.临床调研结果显示,医生和患者对FRKC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认可度较高.(3)经济性: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FRKC联合常规治疗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4)适宜性:FRKC说明书内容完整、更新及时,患儿对剂型和口味可接受程度较高,运输和存储方便,可满足各年龄段整包装服药,在药物信息和药品使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5)创新性:FRKC为中药第四类新药,临床研究和指南、共识推荐其用于治疗流感、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慢性咳嗽、荨麻疹等,外溢效应较好.(6)可及性:FRKC销售范围广,市场占有率高;疗程费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较低,不含濒危、贵细药材,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均较好.结论 综合6个维度证据,采用儿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工具计算,FRKC的临床价值评分为75.578分,说明其治疗小儿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临床价值较好,其评价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与药事决策提供循证参考依据.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临床综合评价多准则决策分析

    灵宝护心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赵凡莹陈子奇张萌杨阳...
    1337-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灵宝护心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灵宝护心丹每日3次、每次4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7例,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经4周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P<0.01),试验组硝酸甘油总停减率(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量表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西雅图量表、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无差异.结论 灵宝护心丹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有效地加强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灵宝护心丹稳定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生活质量

    基于CiteSpace的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何丽张楠陈磊曲婷丽...
    1344-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 6.2.R6对"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文及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将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作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文文献的检索平台,英文文献以Web of Science(WOS)为检索平台,不限制文献发表时间.应用CiteSpace 6.2.R6版软件对文献作者和机构进行合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以此提取可靠信息.结果 通过检索共得到395篇中文和48篇英文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年均发文量表明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研究并不多.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作者之间存在交流合作,但是较为分散,合作不够密切,该领域主要由国内学者进行研究,机构间合作相对独立,主要单位为国内中医药大学及其当地医院,缺乏跨省交流,更没有跨国合作.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直接作用器官为肾脏,中药同高尿酸血症肾病联系比较密切,提示了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更多方向和可能.中文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该项研究多集中于临床层次,缺乏基础性研究.英文关键词聚类展示了与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相关性比较大的两种分子,分别是白细胞介素-1(IL-1)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分析总结出该研究未来趋势更趋向于先应用生物医药大数据来探寻中药同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相关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这也反映该项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结论 中药已经应用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对疾病起着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对其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因此限制了临床研究的发展.

    CiteSpace中药高尿酸血症肾病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

    甘草干姜汤古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孟伟亭刘现磊纪秋如张辉...
    1358-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甘草干姜汤在古代中医典籍和现代中医临床处方中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异同.方法 分别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年医生开具的住院处方中,筛选含有甘草-干姜、炙甘草-干姜、甘草-炮姜或炙甘草-炮姜药对的所有方剂,组方统一标准化后,运用SPSS v18.0和Cytoscape等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用药频次、剂量、配伍比例、疾病科属等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分别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临床处方中筛选出2 743首和24 354首符合要求的组方,其中含炙甘草-干姜的方剂出现频次最多,分别占比59.8%和48.0%;且在筛选所得的组方中,以1∶1配比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甘草-干姜、炙甘草-干姜所治疾病科属以脾胃病为主,甘草-炮姜和炙甘草-炮姜所治疾病科属以妇科病为主;现代中医临床处方中,甘草-干姜、甘草-炮姜和炙甘草-干姜所治疾病科属以脾胃肝胆科为主,炙甘草-炮姜所治疾病科属以产科为主.结论 甘草干姜汤古今应用以炙甘草-干姜1∶1配比最为常用,所治疾病以脾胃病为主,为该药对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甘草干姜炙甘草炮姜数据挖掘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