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何祖华

月刊

2095-1108

zstx@sibs.ac.cn

021-54922836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植物生理学报/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其特色是栏目众多,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1998和1999年该刊的总被引次数为891和1132,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第10名和第16名证书;被列为生物科学类、植物学类、农作物类和园艺学类的核心期刊。1998、1999两年发表的论文被SCI CDE引用36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达19个之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
    529-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s,ARFs)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以乙醇能源模式植物柳枝稷为材料,克隆ARFs家族成员PvARL8基因,其编码184个氨基酸,与水稻OsARL1b同源性为97.83%;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柳枝稷营养生长E3时期基因表达量较高,在叶、茎、花、分蘖中表达量高于根;过表达PvARL8柳枝稷植株叶宽、茎粗增加,分蘖增多,其与SLs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PvD27、PvD3和PvD14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上述结果表明PvARL8对柳枝稷植株生长发育有正调控作用,可促进植物生长,该研究是首次阐述PvARL8在柳枝稷中的功能.

    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外源硅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常春藤生理特性的影响

    金红燕刘娇胡星杨雄伟...
    539-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常用园林地被植物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扦插水培苗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硅预处理对低温(4和1℃)胁迫下常春藤植株光合荧光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常春藤的净光合速率及光合色素含量,并对其造成了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外源1 mmol·L-1硅预处理可显著提高4和1℃低温下常春藤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显著提高1 ℃低温下常春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a(Chia)含量.外源2 mmol·L-1硅预处理对常温下常春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Pn值、Y(Ⅱ)值和Fv/Fm值的下降,而对4和1℃低温条件下常春藤的Pn值、Y(Ⅱ)值、Fv/Fm值及Chia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外源1 mmol·L-1的硅预处理可提高低温胁迫下常春藤的光合能力、抗氧化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因此,添加适宜浓度的外源硅可作为提高常春藤抗寒性的有效措施.

    常春藤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切花菊光化学活性和能量分配差异

    李菲王司琦赵艳莉苗润田...
    549-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温胁迫对切花菊叶片光合作用及PSⅡ和PSI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威尼斯'(耐热型品种)、'紫精灵'(中等耐热型品种)、'凯撒红'(热敏感型品种)3个耐热性不同的品种45℃处理12 h,研究高温胁迫对切花菊生长、光合参数、光合机构中光合电子传递链的运转情况以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威尼斯'植株仍保持挺立,而'凯撒红'严重萎蔫,叶片保水能力较差.高温胁迫下'威尼斯'、'紫精灵'和'凯撒红'Pn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7.31%、114.92%、104.34%,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能力下降.3种切花菊的OK、OJ相的荧光差异动力学均显示出正L-band和正K-band,表明放氧复合体活性抑制,PSⅡ单位能量连接下调,PSⅡ天线结构被破坏,是造成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之一.高温胁迫下'威尼斯'通过保持高水平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初级醌受体(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概率(ψEo)和低水平的热耗散量子比率(φDo),使更多的能量被PSⅡ反应中心捕获并进入电子传递链,可利用的光化学反应能量多于'紫精灵'和'凯撒红'.此外,高温胁迫下,'威尼斯'捕获的能量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量子产率(δRo)降低,表明更多的PSI参与环式电子传递,PSI的活性(ΔI/I0)提高;同时,'威尼斯'在高温胁迫下可保持较高的CmrbcL、CmpsbA、CmpsaA和CmpsaB基因表达水平,减轻光抑制,增强光合作用,从而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本研究系统地阐明了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切花菊光化学活性和能量分配差异,表明耐热性不同的切花菊品种有着不同的热胁迫保护机制,为耐热切花菊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切花菊高温胁迫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远红光辐照下水稻幼苗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朱梅栗昕羽胡晨帆刘琦...
    561-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远红光间断辐照下,水稻幼苗生长表型差异及其在基因层面的响应,实验分别设计远红光间断辐照5、10、15 min实验组与无远红光对照组,研究水稻幼苗生长差异,进行转录组基因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分析.结果表明,经远红光间断辐照10 min,水稻种子发芽率增长30.2%.间断辐照10 min组生长表型增长最为显著,根长、茎长、茎粗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 35.64%、22.9%、18.92%.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68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筛选出44个显著上调基因,功能注释富集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通路;119个显著下调基因,功能注释富集于次生代谢物、二萜类与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远红光间断辐照显著增强植物激素代谢通路基因表达,主要增强了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的合成,使植物细胞伸长,显著促进水稻根茎生长.

    水稻远红光差异表达基因植物内源激素

    干旱下小麦旗叶在灌浆期下午保持高光合速率的生理机制

    吴金芝王荣荣黄明汪洪涛...
    573-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干旱下小麦旗叶在灌浆期下午保持高光合速率的生理机制,2018-2021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中度干旱(W2)、轻度干旱(W3)、适宜供水(W4)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EGFS)、中期(MGFS)和中后期(MALGFS)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相对含水量(RWC)、抗氧化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成熟期的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干旱导致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Pn和籽粒产量降低且整体上'JM47'灌浆期下午旗叶Pn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YZ4110'.从3年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使灌浆期下午的旗叶生理特性整体上表现为RWC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旗叶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提高,且'JM47'的变幅多优于'YZ4110'.与'YZ4110'相比,干旱下'JM47'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RWC、POD活性、SS含量,灌浆中后期下午的旗叶RWC、P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显著提高,灌浆中期和中后期旗叶下午MDA含量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灌浆前期下午'JM47'旗叶CAT活性、SS含量和'YZ4110'旗叶CAT活性,以及灌浆中期下午'JM47'旗叶CAT活性外,灌浆期下午旗叶Pn与旗叶RWC、POD活性、CAT活性显著正相关,与旗叶Pro、SS和MDA含量显著负相关.综上,干旱会降低灌浆期下午旗叶Pn,干旱下强抗旱性品种'JM47'旗叶在灌浆期下午具有较高的RWC、P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SS含量,较低MDA含量是其维持高Pn的生理基础.

    干旱灌浆期下午光合速率生理特性产量

    杜仲法呢基焦磷酸合酶EuFPS1互作蛋白筛选及分析

    曾琴梁青赵丹
    585-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是杜仲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Eu-FPS1基因对杜仲胶积累有促进作用,但对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SMART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杜仲酵母cDNA表达文库,以EuFPS1基因为诱饵筛选互作蛋白,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初步筛选出41个互作蛋白.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互作蛋白主要参与卟啉化合物代谢调控、紫外线与冷响应、叶片发育等生物进程,MEP代谢、卟啉代谢、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等代谢途径.选取3个互作蛋白(Eu-UFM1、EuLHC1、EuKS1)进一步验证互作关系,qRT-PCR 分析发现 EuFPS1 与 EuUFM1、EuLHC1、EuKS1基因在杜仲不同组织中均表达,其中EuFPS1与EuKS1的表达呈负相关.本研究为解析杜仲EuFPS 1及其与互作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杜仲法呢基焦磷酸合酶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