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灸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及低位灌肠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7 月—2023 年 6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 140 例肠造口还纳术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四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低位灌肠+非营养性吸吮,干预 1 组给予艾灸+非营养性吸吮,干预 2 组给予艾灸+低位灌肠,干预 3 组给予艾灸+低位灌肠+非营养性吸吮.比较各组术后胃肠功能指标、肠内外营养相关指标、腹围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 3 组胃液颜色转归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围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干预 1 组、干预 2 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干预 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组胃液颜色转归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围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腹围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 组开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 1 组、干预 2 组,全口喂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组、干预 2 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5 d,四组腹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不同时间腹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87.944,P<0.001),四组组间腹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175,P=0.007),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0.407,P<0.001).四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四组呕吐、腹泻、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及低位灌肠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