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一味参芪片联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徐洋袁慧陈红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十一味参芪片联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 82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十一味参芪片联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 1 周后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周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均降低,研究组WBC、Hb、PLT、NE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周后,两组CD3+、CD4+、CD8+均降低,研究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痛、发热、乏力、头痛头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选择十一味参芪片联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予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维持患者血常规水平及免疫功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十一味参芪片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血常规

    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指导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指标的影响

    陈鹏飞蒯思姜伟锋张振恩...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指导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 例。试验组接受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前和复苏 72 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乳酸水平]、预后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复苏液体量、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临床指标(6 h复苏达标率、脏器衰竭发生率和 30 d内死亡率)及治疗前和治疗 72 h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表(SOFA)评分。结果:试验组复苏 72 h后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MAP和CVP水平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液体量少于对照组,6 h复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脏器衰竭发生率和 30 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 72 h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指导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指标,提高复苏达标率,降低脏器衰竭和死亡发生率,降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

    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液体复苏脓毒症休克预后指标

    自拟咽扁解毒饮佐治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疗效

    陈晓妹王明溪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咽扁解毒饮佐治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2 年 6 月—2023 年 5 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0 例肺胃热盛型小儿急乳蛾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咽扁解毒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急乳蛾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评分及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急乳蛾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评分及疾病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d及 7 d后,两组急乳蛾症状体征积分、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咽扁解毒饮佐治肺胃热盛型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值得肯定,对机体炎症反应及不适感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自拟咽扁解毒饮肺胃热盛型小儿急乳蛾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效果

    龚赞辉吴雅君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 100 例剖宫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33)、B组(n=33)、C组(n=34),分别采用浓度为 0。250%、0。375%及 0。500%的罗哌卡因麻醉。观察三组麻醉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 6 h、12 h、24 h、36 h,A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PCI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痛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镇痛总满意度高于A组及C组,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 0。375%及 0。500%浓度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但 0。375%浓度罗哌卡因镇痛满意度及安全性更高。

    罗哌卡因剖宫产舒芬太尼腰方肌阻滞

    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TGF-β1、Smad1的影响

    郑敏根潘利亚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 1(Smad1)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TGF-β1、Smad1、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 低于治疗前,Smad1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F-β1 低于对照组,Smad1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7。32%,低于对照组的14。63%,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TGF-β1、Smad1,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

    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余立钦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 86 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观察组行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术,两组术后均抗感染处理,并持续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 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更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髌上入路髌下入路疼痛膝关节活动度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对照研究

    郭科刘秋华王刚黄频...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2023 年6 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 100 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且出血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肿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优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而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后康复进展更快,安全性更高。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同优势,临床上应根据肝囊肿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肝囊肿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不良事件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沈芳黄语嫣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3 年 6 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HAP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 例)和观察组(6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比较两组甘油三酯(TG)水平、血脂指标、炎症因子、相关评分。结果:治疗第 1 天、2 天、3 天、4 天、5 天,观察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HDL高于对照组,LDL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蛋白酶原-2(TP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TPG-2、TNF-α、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anson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 Ⅱ(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HAP患者的TG水平,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可作为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非诺贝特甘油三酯炎症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覃朋区瑞庆吴锐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 月—2023 年 1 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2 例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给予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时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腕伸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分级。结果:干预2周、4 周,两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两组上肢FMAS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Ⅲ级、Ⅳ级率均低于对照组,Ⅴ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4 周,两组腕伸肌iEMG均升高,观察组腕伸肌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可进一步提升其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双侧运动训练

    胞磷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杜娟周晓雨张淼张雪玲...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胞磷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109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55 例)和对照组(54 例)。其中研究组有 4 例、对照组有 3 例患者因研究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死亡、主动要求退出导致临床资料不完整,最终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 51 例患者纳入最后研究。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胞磷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血管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20%,高于对照组的 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管血流速度、脑血管血流量、脑容量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SE、NGF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69%,高于对照组的 11。76%,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脑部血液供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可行。

    急性脑梗死胞磷胆碱瑞舒伐他汀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