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酸盐在水稻硝态氮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欧英卓赵晴顾怀应周宇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酸盐处理是筛选耐低氮和氮高效种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研究水稻对氯酸盐的敏感性强弱可有效预测其氮利用效率(NUE).本文阐述了氯酸盐在水稻硝态氮利用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氯酸盐的鉴定原理、水稻氯酸盐敏感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基于氯酸盐的耐低氮和氮高效的水稻种质资源筛选以及氯酸盐在氮相关基因研究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同时指出氯酸盐在氮利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等,为氯酸盐鉴定在高NUE水稻育种和氮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水稻硝态氮氯酸盐氮利用效率

    根际微生物增强水稻耐盐性研究进展

    顾怀应胡诗钦赵晴刘长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碱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对水稻等盐敏感作物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随着对土壤中微生物认识的不断加深,根际微生物组在增加水稻耐盐性方面的能力已经得到证实.本文介绍了利用多组学研究微生物与水稻互作的概况、增强水稻耐盐性的根际微生物组以及盐胁迫下微生物增强水稻耐盐性的生理机制,并展望了微生物利用的研究方向,为揭示微生物增强水稻耐盐性的机理提供参考,为提高盐碱环境下水稻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水稻盐胁迫根际微生物生理机制

    我国谷子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袁迪智慧王海岗张慧...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子登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开展相关的多样性评估,可以指导谷子品种的生产布局和育种优异互补亲本选择,进而提高新品种培育和田间生产效率.对2011-2022年间登记的200份谷子品种进行了一年两点的农艺性状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200份谷子登记品种变异系数范围为9.12%~21.96%,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578~2.0866.区域性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春谷区的品种变异系数高于西北春谷区和华北夏谷区,其中穗重、穗粒重具有最高的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显示,穗重和穗粒重正相关性系数最高,穗颈长和茎粗负相关性系数最高.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综合评价较好的前20个登记品种,200份登记品种中F值最高的品种为太选谷28,最低的是龙谷26.基于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200份谷子登记品种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大部分农艺性状平均值偏高,类群Ⅳ中12个农艺性状均值较低.

    谷子登记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李清超张登峰李春辉杨珊...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玉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间相互关系,鉴定筛选优异种质资源,以785份西南地区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隶属函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3个表型性状进行综合鉴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3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0.5%~84.0%,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97~1.999;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与产量的紧密程度,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遗传变异丰富.785份地方种质资源按照K-means聚类法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包括168份种质资源,类群Ⅱ包括405份,类群Ⅲ包括212份,筛选到15份综合表现优异的地方种质资源.

    玉米地方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甜菜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镉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姚琦王皓徐翎清兴旺...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甜菜作为一类新兴的能源作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优势.探究镉胁迫下甜菜的应答机制,对于培育耐重金属胁迫的甜菜新种质以及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锌指蛋白转录因子(zinc-finger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基因家族,全方面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鉴定以及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甜菜体内共有32个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可分为3个亚族,各成员具有数量不等的锌指结构域且不同亚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及序列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镉胁迫下的甜菜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网络分析发现,BVRB_6g137660、BVRB_8g189640、BVRB_1g000840 和 BVRB_007840 在镉胁迫下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上调,且可能调控了镉胁迫下甜菜金属耐受蛋白及ABC转运蛋白等重要基因的表达,推测这些转录因子在提高甜菜镉耐受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甜菜锌指蛋白镉胁迫转录因子

    PEG胁迫下玉米苗期耐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王璐邓杰张泽赵孟伟...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的耐旱玉米种质资源,以东北地区常用的124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进行苗期水培,利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测定干旱胁迫下自交系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植株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等10个性状,计算各指标耐旱胁迫指数.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各玉米材料耐旱能力.结果表明,叶绿素相对含量、地下鲜重、茎粗可作为玉米苗期耐旱能力筛选的首选指标,并根据苗期耐旱能力将自交系分为4类,分别为旱耐受、中抗性、旱敏感、极敏感;旱耐受自交系共9个,占材料总数的7.26%;中抗性自交系47个,占比37.90%;旱敏感自交系52个,占比41.94%;极敏感自交系16个,占比12.90%.

    玉米干旱种质资源耐旱性评价

    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宋全昊曹燕威金艳肖永贵...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 解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Dry Areas,ICARDA)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综合特点,明确其在我国黄淮麦区的应用价值,对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资源的株高、穗下节长、穗下茎长、穗长、旗叶长、旗叶宽、分蘖数、穗粒数、生物量、产量和千粒重11个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及籽粒水分含量、吸水率、蛋白含量、面筋含量、硬度和沉降值6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批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农艺和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为7.59%~35.08%,平均值18.87%;多样性指数为1.84~2.08,平均值1.97.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1%~10.52%,平均值5.15%;多样性指数为1.76~2.06,平均值1.96.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为总信息量的79.71%.50份材料聚类为3个类群,类群I包含23份资源,占比46.00%;类群Ⅱ包含6份,占比12.00%;类群Ⅲ包含21份,占比42.00%;不同类群之间性状具有较大差异,类群Ⅱ的生物量、产量、分蘖数、穗长和穗粒数最大,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最高,综合得分F值前4位的ICAR-46、ICAR-135、ICAR-66、ICAR-20均在该类群.明确了该批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其在农艺、产量及品质方面的利用价值.

    小麦资源评价ICARDA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21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刘倩倩李冉周婷芳张泽...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21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设置150mmol/LNaCl和对照(蒸馏水)处理,测定第7天发芽率、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含水率,用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赋权重法计算综合耐盐指数(D值),用R语言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玉米自交系分为高度盐敏感型、中度盐敏感型、盐敏感型、耐盐型、中度耐盐型和高度耐盐型6个类群.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玉米发芽率、单株鲜重和含水率降低,但单株干重增加;不同自交系耐盐能力差异较大,D值范围为0.15~0.77;高度盐敏感型、中度盐敏感型、盐敏感型、耐盐型、中度耐盐型和高度耐盐型类群分别有24、53、41、39、37和17份自交系,高度耐盐自交系占供试自交系的8.06%;将对照与盐处理下4个耐盐指标达显著差异自交系进行比较,发现发芽率并不能有效区分玉米自交系的耐盐能力;约30%自交系在盐处理下干重会显著增加,同时相较于盐敏感型自交系,单株鲜重受显著影响的耐盐型自交系少,并可维持较高含水率;将高度耐盐型与高度盐敏感型自交系各5份进一步分析,发现萌发期可以相对单株鲜重和相对含水率为主要指标筛选耐盐自交系,同时证明用D值进行耐盐等级分类较为合理.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综合耐盐指数耐盐性

    不同品种燕麦的营养成分分析

    范昱冯亮王俊珍杨乔惠...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来自国内外的30份燕麦品种的基础营养成分、氨基酸以及各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及研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其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成分差异显著,说明燕麦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定莜1号(23.76%),粗淀粉含量最高的是坝莜6号(73.16%),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白燕8号(10.03%).功能性营养指标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420.08(晋燕9号)~3395.12 mg/kg(坝莜9号);总酚含量范围为1516.02(坝莜5号)~5463.71 mg/kg(ITAO-63);植酸含量变化范围为8.74(Shadow)~25.91 mg/kg(科燕1号).30份材料的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而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较低.总氨基酸(TAA)含量最高的是ITAO-63,达16.29%;最低的是坝莜1号,仅为11.57%.其中来自意大利的材料必需氨基酸(EAA)总体较高,最高的为ITAO-27(3.94%).燕麦不同资源的矿质元素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大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钾>镁>钙>钠,微量元素顺序为锰>锌>铁>铜>镍>硒.最后通过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发现30个燕麦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居前3位的分别为坝莜8号、ITAO-63和白燕6号,可作为优质燕麦品种选育的骨干材料或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的专用品种.

    燕麦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灰色关联分析

    谷子主要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解慧芳魏萌涵宋中强刘金荣...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揭示了谷子抽穗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穗颈粗、穗长、单穗重和单穗粒重9个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为相关性状的进一步遗传改良及基因定位提供参考.以高产、优质、广适品种豫谷18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冀谷38为父本构建1个包含584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RIL群体9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各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变异系数最高的为单穗粒重,最低的为生育期.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单穗粒重相关性最高的为单穗重,其次为株高.遗传模型分析显示,抽穗期、生育期和穗颈粗均存在较强的主基因效应,且主基因遗传率较高.

    谷子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