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矮合剂对酿造高粱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任梁房孟颖武志海董学瑞...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乙矮合剂(ECK)对高粱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试验基地设置田间试验,以辽杂19(LZ19)和辽杂37(LZ3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ECK喷施时期(拔节期、孕穗期)为主区,喷施剂量和品种为副区,设置0.75、1.50和2.25 L/hm2 3个喷施剂量(分别表示为ECK0.75、ECK1.50和ECK2.25),对照(CK)喷施等量清水.结果表明,ECK处理显著降低了高粱的株高,提高了高粱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ECK处理下,2个高粱品种第7~12节节长较CK降幅分别为21.9%~36.5%和4.5%~15.4%;拔节期ECK处理显著提高了第7~11节节粗和压折强度,ECK1.50和ECK2.25处理下第7~11节节粗相比CK增幅分别为4.9%~7.4%和4.4%~9.5%,压折强度增幅分别为9.2%~23.0%和4.6%~29.9%.随着喷施剂量增加,高粱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拔节期ECK0.75处理增产效果最优,辽杂19和辽杂37相比CK分别增产3.4%和11.4%.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粱拔节期叶面喷施0.75 L/hm2的ECK能够改善高粱农艺性状,增强高粱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

    乙矮合剂高粱喷施时期喷施剂量抗倒伏能力产量

    抗旱糜子根系生长特性及叶片表皮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冯晓敏高翔吕慧卿郝志萍...
    17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糜子品种陇糜4号和晋黍7号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防雨棚盆栽方式,设置正常供水(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轻度水分胁迫(55%~65%)、中度水分胁迫(45%~55%)和重度水分胁迫(35%~45%)4个处理,观察不同抗旱性糜子品种叶片显微结构,比较整个生育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糜子品种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冠比和根系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处理提高了 2个糜子品种的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冠比和根系活力;重度水分胁迫下,根长、根表面积、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均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减小,且显著降低了糜子的根冠比和根系活力,陇糜4号和晋黍7号成熟期2年的根冠比分别平均降低11.90%和24.38%,根系活力分别平均降低18.73%和58.11%,且对水分敏感的晋黍7号的根系活力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陇糜4号.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发现,相同倍数下,抗旱性强的品种气孔密而多,且上表面分布有较多的长细胞、较密集的蜡质,同时有硅质细胞的存在.抗旱性品种陇糜4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各指标降幅均低于晋黍7号,良好的根系形态、较强的根系活力及硅质细胞的存在是其能较好适应干旱环境的主要因素.

    糜子水分胁迫根系特征叶片结构

    控释肥与普通尿素组合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米质的影响

    周舟沈炘垭王俊刘立军...
    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控释肥与普通尿素组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常规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材料,在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单施普通尿素(UR)、单施控释氮肥(CF)和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组合施用(CF+UR)对上述2个水稻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3个施氮处理的产量均表现为CF+UR>UR>CF.CF+UR较UR和CF产量分别提高了 4.7%~6.1%和8.3%~9.8%.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不同程度增加是CF+UR产量高于UR和CF的主要原因.CF+UR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UR分别提高了 14.3%~16.9%、10.1%~11.6%、5.6%~6.1%,较CF分别提高了27.1%~27.8%、42.1%~47.7%、8.9%~9.8%.与UR相比,CF处理可使稻米垩白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提高.CF+UR处理可使食味值略有增加,而其他品质指标与UR无明显差异.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组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并改善稻米的食味值.

    水稻控释肥产量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

    绿豆新品种的芽期耐盐性评价

    李诗晴张鹏公丹王素华...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绿豆新品种的耐盐性有利于其在盐碱地的推广利用.以新品种中绿26和中绿27为试验材料,中绿5号为参考,设置5个浓度(0.0%、0.3%、0.5%、0.7%和0.9%)NaCl胁迫处理,调查不同时间段(24、48、72和96h)种子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绿豆品种的发芽均受到显著抑制.当NaCl浓度为0.9%时(96h),发芽率顺序为中绿27(91.3%)>中绿26(86.7%)>中绿5号(78.0%);中绿26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中绿5号最低;中绿27的相对盐害率(8.7%)显著低于中绿26(12.8%)和中绿5号(22.0%).综合各指标结果,芽期耐盐性为中绿27>中绿26>中绿5号.

    绿豆品种耐盐性发芽率发芽势

    酿酒专用糯红高粱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功能菌株筛选

    胡连清陈露刘雯雯周万海...
    194-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糯红高粱不同品种、不同组织及不同物候期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点,利用纯培养法对四川宜宾地区酿酒专用糯红高粱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探究与分析,并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其中的功能菌.结果表明,从杂交品种金糯粱1号和地方品种青壳洋中分离得到183株内生细菌,隶属于2 门 5纲17属39种,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85.79%,优势纲为γ-变形菌纲,占70.49%,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43.72%,优势种为Pseudomonas sp.,占33.33%.由此可知,糯红高粱内生细菌种类多样、功能丰富,不同品种的糯红高粱以及糯红高粱的不同组织、不同生育期独有内生细菌种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

    酿酒高粱糯红高粱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籽粒镉含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虎吴子帅刘广林罗群昌...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高效低成本降镉栽培措施,以2份水稻低镉准品种(V1、V2)为试验材料,设空白(A0)、淹水(A1)、喷施锌肥+淹水(A2)、施生石灰+淹水(A3)、喷施锌肥+施生石灰+淹水(A4)5个栽培处理,分析各处理对材料农艺性状和精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V2材料晚稻A1和A2处理出现镉超标情况外,其他降镉处理镉含量均合格.V1材料晚稻A3处理对精米率、有效穗数和产量呈负向影响,V2材料晚稻A3处理对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呈负向影响,A4处理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呈负向影响,其他处理负向效果不显著.综合来看,V1、V2早稻和V1晚稻选用A1处理,V2晚稻选用A3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精米镉含量不超标,对产量、米质影响较小,综合效果最优.V1、V2可在审定后搭配降镉栽培技术在广西中度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水稻镉低积累降镉措施精米镉含量农艺性状

    复合微生物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吕博丁亮过聪陈锋...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设置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T0)和施用复合微生物肥(T1~T4)共5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并对不同处理根际土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T0相比,T1~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籽棉产量提高5.59%~14.28%,皮棉产量提高5.65%~16.64%.各处理土壤中优势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菌目主要为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酸杆菌目(Acidobacteriales)、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与 T0 相比,T1~T4处理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酸杆菌属(Acidobacterium)和RB41相对丰度显著降低.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相对丰度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可增加棉花根际优势菌群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相对丰度,促进土壤养分释放,提高棉花产量.

    复合微生物肥棉花产量土壤养分细菌群落

    播期对甜荞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吴晗加央多拉王春龙...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吉林省西部种植的甜荞品种及其最佳播期,利用34份甜荞品种(系)在3个播期(5月22日、6月12日、7月3日)对14个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对甜荞品种(系)14个农艺性状影响明显.生育期平均值随着播期的延迟缩短;4个株型性状、6个粒形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随着播期的推迟分别表现为先增后减、先减后增、逐渐增高的趋势.从各性状的遗传率来看,籽粒面积、籽粒周长、长宽比、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圆度等粒形性状以及千粒重的遗传率在3个播期中为0.901~0.992,大于其他性状.在相关性分析中,籽粒面积与籽粒周长、长宽比与籽粒圆度、株粒数与株粒重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3个播期中均大于0.950.结果还表明,适合早播的甜荞品种为呵OK、呵T、喀 1;适合中期播种的甜荞品种为呵T;适合晚播的甜荞品种为D2.综上所述,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结合种植适宜的品种可提高甜荞产量.

    甜荞播期农艺性状产量

    秸秆还田方式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水热及春玉米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富贵邹润厚高聚林王振...
    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温凉旱作区春季低温和干旱频发导致玉米无法按期播种,及苗期易受"倒春寒"冷害等问题,设置常规浅旋(CP)、秸秆全量深翻还田(MB+R)、秸秆深松混拌还田(CS+R)、秸秆覆盖免耕播种(NT+R)、秸秆覆盖条带深旋播种(ST+R)共5个处理,分析温凉旱作区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播种至出苗阶段土壤温湿度以及出苗率、出苗整齐度、苗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P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免耕播种(NT+R)增加土壤含水量1.5%,提高播前贮水量8.9 mm,可实现足墒按期播种;苗期增加土壤最低温1.0 ℃,减小昼夜温差1.3 ℃,平均温度降低0.8 ℃;出苗率与CP处理无显著差异,平均产量为9.43 t/hm2,增产5.8%.因此,秸秆覆盖免耕播种(NT+R)保墒保温能力突出,可作为温凉旱作区破解保墒抓苗的适宜秸秆还田方式.

    春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水热苗期生长

    缓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对隆子黑青稞发育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周新朱定英赵香龙陈功喜...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缓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对隆子黑青稞生长发育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为隆子黑青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隆子黑青稞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使用人工测量结合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分析了隆子黑青稞灌浆过程中籽粒表型和粒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缓释尿素配施黄腐酸处理均可增加隆子黑青稞籽粒面积、粒长和粒宽,提高隆子黑青稞籽粒重,增加黑青稞千粒重;籽粒颜色变化主要在花后14d,籽粒开始着色,并随灌浆进程的推进颜色加深,花后28d,种胚开始着色,直至成熟期整个籽粒着色,且颜色达到最深;最大灌浆速率、渐增期灌浆速率和快增期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缓增期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提高灌浆速率和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是增加黑青稞产量的有效措施.缓释尿素配施黄腐酸提高了黑青稞籽粒灌浆能力和千粒重.

    缓释尿素黄腐酸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