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38-PKD1信号通路探讨葛根芩连汤对妊娠糖尿病小鼠作用及机制

    王琳琳胡可佳
    56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妊娠糖尿病(GDM)小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C57BLKsJdb/+(db/+)怀孕小鼠建立遗传性GDM小鼠模型,空白组采用C57BL/KsJ+/+(野生型)怀孕小鼠作为对照,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低(15g/kg)、高剂量组(45 g/kg)和阳性药物组(二甲双胍,200 mg/kg),每组10只。给药处理组小鼠自妊娠日开始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葛根芩连汤对GDM小鼠及其子代的安全性的影响,检测G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血清和胰腺组织中胰岛素水平,采用组织切片观察胰岛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胰岛素生成和分泌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检测Min6细胞的增殖、Min6细胞在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 与模型小鼠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及阳 性药物组小鼠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学形态得以改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GDM给药葛根芩连汤小鼠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显著改善(P<0。05)、胰岛形态显著改善、血清和胰腺组织中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生成和分泌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P<0。05);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下调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上调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PKD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1,P<0。05)。在Min6细胞模型中,葛根芩连汤可促进Min6细胞的增殖,促进Min6细胞在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量(P<0。01)。采用工具药阻断发现抑制了 PKD1之后,减弱了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的升高作用(P<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GDM小鼠及其子代的安全性良好,可通过调控p38-PKD1信号通路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对妊娠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葛根芩连汤安全性妊娠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蛋白p38-PKD1信号通路中药复方

    基于Notch1-Jagged1通路探讨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Th17/Treg的影响

    闫家馨张纾难肖锶瑶樊佳佳...
    575-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Notch1-Jagged1通路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鹿鹅鼻炎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诱导建立AR模型小鼠,鹿鹅鼻炎方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与鹿鹅鼻炎方0。5、1、2g/kg灌胃。通过行为学观察评估各组小鼠鼻部症状(打喷嚏、流鼻涕)改变;进行鼻灌洗液(NLF)细胞计数;观察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sIgE)、O VA特异性IgG(OVA-sIgG)水平以及NLF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7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鼻黏膜中Notch1、Jagged1、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及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可观察到鼻黏膜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和化生,纤毛脱落不完整,黏膜下层血管扩张明显,出现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经鹿鹅鼻炎方干预后,黏膜上皮损伤好转。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末次滴鼻激发后10 min内喷嚏和抓鼻次数、鼻黏膜上皮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数、杯状细胞数、肥大细胞数、血清OVA-sIgE及OVA-sIgG水平、NLF IL-17水平、鼻黏膜RORγt、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增加(P<0。05),NLFIL-10水平、鼻黏膜Foxp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鹿鹅鼻炎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末次滴鼻激发后10 min内喷嚏和抓鼻次数、鼻黏膜上皮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OVA-sIgE及OVA-sIgG水平、NLF、IL-17水平、鼻黏膜RORγt、Notch1、Jagged1表达降低,鼻黏膜Foxp3表达水平升高(P<0。05);鹿鹅鼻炎方中、高剂量组鼻黏膜杯状细胞数、鼻黏膜RORγt蛋白表达降低,NLFIL-10水平升高(P<0。05);鹿鹅鼻炎方高剂量组鼻黏膜肥大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 鹿鹅鼻炎方干预AR小鼠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1-Jagged1表达,恢复Th17/Treg免疫平衡实现的。

    变应性鼻炎鹿鹅鼻炎方Notch1-Jagged1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中药复方

    六味补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柏合于芳春谢桂元赵晶燕...
    583-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六味补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药物干预后,检测大鼠肺功能;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同时检测肺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Gasdermin D-N端(GSDMD-N)的改变;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 β(IL-1 β)水平;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肺组织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降低(P<0。01),肺组织损伤,细胞膜破裂,IL-18、IL-1 β 和 ROS 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 NLRP3、Caspase-1、GSDMD、和ASC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肺功能改善,肺组织损伤和细胞焦亡减轻,IL-18、IL-1β和ROS水平下降(P<0。01),肺组织NLRP3、Caspase-1、GSDMD和ASC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降低(P<0。01),其中以六味补气方高剂量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六味补气方可降低COPD大鼠IL-18、IL-1β和ROS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阻抑肺组织损伤和细胞的焦亡,增加肺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ROS/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实现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细胞焦亡活性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半胱天冬酶-1信号通路中药复方

    宣白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改善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共感染小鼠肺炎作用机制

    史俊祖常一川王雪峰蔡壮...
    592-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MT(tandem mass tag)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Ⅳ/Spn)共感染肺炎小鼠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复方宣白承气汤加味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用幼龄健康雄性SPF级Balb/c小鼠40只,分别设置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8只。造膜成功后,分别给予小鼠宣白承气汤加味(0。15 g/mL)、奥司他韦(0。25 mg/mL)/头孢克洛干(0。48 g/mL)及中西药联合干预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7天后进行取材,分离各组小鼠肺部组织样品。所有样本经TMT 10标试剂进行标记定量、蛋白酶解、TMT肽段标记与肽段分级、LC-MS/MS分析后,用数据库检索方法确定差异蛋白,并进行生信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结合组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68。66%、77。61%、85。07%。与正常组比较,Ⅳ/Spn共感染肺炎小鼠共导致259个蛋白的表达变化,涉及补体和凝血级联、氨基糖和核糖代谢、Fcγ介导的吞噬作用等信号通路;宣白承气汤加味干预后共涉及了 13个蛋白的表达变化,主要富集于丙酸、丁酸、半乳糖代谢等通路;西药组干预后共涉97个蛋白的表达变化,主要富集于补体和凝血级联、氨基糖和核糖代谢、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1样受体等通路;中西医结合组干预后共涉144个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小细胞肺癌、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1样受体等通路。结论 小鼠肺脏组织中发生的免疫炎性反应是导致Ⅳ/Spn共感染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宣白承气汤加味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及物质能量代谢对Ⅳ/Spn共感染肺炎起到纠正作用;西药组可以通过免疫调控缓解Ⅳ/Spn共感染后的肺部炎症;中西医结合组可以在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同时为机体提供物质能量。

    宣白承气汤加味Ⅳ/Spn共感染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中西医结合

    病证结合分阶段辨治冠心病临证思考

    耿小飞范新彪严志鹏尚文钰...
    603-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明确中医与西医治疗上的优势与局限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冠心病各阶段病理特点、证候特点为基础,认为冠心病各病理阶段之间具有因果相连、递进发展的特点,中医证候演变上具有时序性的特点,提出冠心病各阶段之间存在"病—时"相应的特点,各证侯之间存在"证—时"相应的特点,凝练形成冠心病"病—证—时"的理念,形成了针对冠心病未病、已病、病瘥等相关的心血管事件链应用中西药联合、分阶段、全时程干预的思路。同时探讨了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及局限,为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提供思考。

    冠心病时序性病证结合临证思考中西医结合

    基于脾和内质网—线粒体相关性探析助脾运化法治疗糖尿病

    温志歌倪青
    608-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能量代谢失衡密切相关。内质网(ER)和线粒体作为关键的细胞器,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的调节。ER功能失衡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糖脂积累,进而引发能量代谢失衡,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与凋亡,从而加速糖尿病的形成与进展。中医学中脾与内质网和线粒体均有其相关性,脾主运化与现代医学中促进物质能量代谢的功能相似。当脾主运化失职,分清泌浊失司时,会酿生痰浊水湿,壅滞中焦,干扰物质与能量的正常代谢。日久脾气亏损,动力不足,精微失于输布,故物质和能量代谢作用减弱。助脾运化法可扶脾气、助脾运、畅气机,恢复脾主运化功能,促进能量代谢平衡。因此,本文基于ER—线粒体互作,从"脾土壅滞—ER应激"与"脾气亏损—线粒体功能障碍"两方面探析助脾运化法可恢复机体能量代谢稳态从而治疗糖尿病。这可能成为从亚细胞水平层面科学理解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新思路,可为助脾运化中药复方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研究方向。

    能量代谢线粒体内质网应激糖尿病助脾运化中西医结合

    关于培养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人才的思考

    芦晓庆边育红赵伟
    616-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深度参与我国历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过程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协同运用使我国疫情防控成绩举世瞩目。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策略,新的公共卫生形势对我国预防医学人才的定位、能力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与西医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理念相结合,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为本,疾病发展规律为纲,预防医学理念为目,从"西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及思政教学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疾控体系建设,进而组建基层应用型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人才队伍作为补充,来满足当前我国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衡先培辨治垂体瘤术后持续性高钠血症临床经验

    全鹏举衡先培
    619-622页

    从"天癸竭,地道不通"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李威叶佰盛黄振丰杰...
    623-626页

    推拿促进膝骨关节炎骨骼肌血管网络再生功能重塑

    尤成亨刘超石梦妮周鑫...
    627-6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