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疏肝解郁安神方干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代谢组学研究

    陈瑞华杜明远郭雨晴刘刚...
    2113-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 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9 例(疏肝解郁安神方+西医常规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 8例(西医常规治疗+心理疏导治疗),疗程为 1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物,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预测与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具有相似的代谢谱特征;通过二级质谱分析,最终共得到 26个二级差异代谢物。与干预前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病人代谢谱相比,疏肝解郁安神方干预后,黄芩苷、漆黄素、N5-L-1-羧乙基-L-鸟氨酸、5-羟色胺、乌头酸盐、半胱氨酸硫酸酯、5-2-羟乙基-4-甲基噻唑 7个代谢物在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上调;N-[(3a,5b,7a)-3-羟基-24-氧代-7-(亚砜基)胆聚糖-24-基]-甘氨酸、L-赤霉素、十一烷酸、瓜氨酸、壬酸、氧化苯乙烯 6个代谢物在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下调;同时对获得的 26 个二级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富集到 46 条代谢通路,富集度最为显著的 4 条通路分别为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柠檬酸循环、胆汁分泌、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结论: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疾病和中药复方干预后机体内代谢产物变化,从代谢终端产物层面阐述了疏肝解郁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试验的开展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冠心病抑郁状态疏肝解郁安神方代谢组学

    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和处方规律研究

    郭雅琪安冬青
    2124-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量医案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及规律分析,为研究膏方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更多依据,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对相关医案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医案中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结果:收集符合标准医案 90 则,涉及中药 346味。发现心系疾病常见高频症状有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等;药物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肾、脾、肺、心;主要证候为肝肾亏虚、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证候;主要功效为滋水涵木、祛痰化瘀、补益肝肾等。结论:历代医家运用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是补、活、清、和,通过调和机体的阴阳气血以及脏腑机能以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发现历代医家运用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处方规律为药物多用补益气血类、滋阴补阳类、活血化瘀类等;多用药对加减,其中多以四物汤、三才汤、百合地黄汤、炙甘草汤等经典方剂化裁。

    心系疾病心血管疾病膏方数据挖掘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选穴规律

    吴启元赵东科邵帅刘志华...
    2130-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选穴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文献,利用 Excel、SPSS Modeler 18。0、SPSS Ststistics 25。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其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 242 篇,涉及穴位 115个,使用频次 1 697次。其中使用频次大于 60次的高频穴位为廉泉、风池、金津、玉液、完骨、翳风;穴位所涉及归经以足少阳胆经、任脉、督脉较多;特定穴以交会穴为最多;关联分析中出现较多配伍为金津-玉液,风池-完骨,风池-翳风,金津-玉液-廉泉等;聚类分析共得到 6组穴位,金津、玉液、咽后壁、完骨、翳风、风池、内关、人中、三阴交,天突、扶突、人迎,哑门、风府、通里、照海、列缺、天柱,上廉泉、脑户、足三里、太冲、太溪、丰隆、合谷、曲池、百会、印堂,治呛、翳明,廉泉、夹廉泉。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归纳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选穴规律,核心穴位处方为廉泉、风池、完骨、翳风、金津、玉液,治疗中多选取足少阳胆经与任督二脉穴位,交会穴的应用较为广泛,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提供了循证依据。

    中风假性球麻痹针灸数据挖掘选穴规律

    国内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朱丽虹董兴鲁丁萌萌张天惟...
    2136-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轻度认知障碍(MCI)相关临床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方法:检索 ChiCTR建库至2023年 7月 31日注册的 MCI临床试验,采用 Excel 2019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138项研究,包括干预性研究 106项,观察性研究 14项,诊断试验 6项,病因学相关因素研究 7项,基础科学研究 3项,筛查 1 项,卫生服务研究 1 项。地域覆盖 19 个省级行政区,涉及 84所临床试验机构,招募样本总量 27 636例。经费资助来源主要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干预措施包括中医药类和非中医药类;中医药类包括中药口服制剂和中医诊疗方法。结局指标以量表为主,重点为认知功能的评估。结论:目前 MCI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整体偏少,但中医药治疗 MCI特色明显。该领域还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研究设计欠规范、透明度较低等问题。

    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中医药

    舒肺压方单煎与合煎的成分差异及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贾壮壮王贤良毛静远王帅...
    2142-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舒肺压方单煎、合煎成分特征及对肺动脉高压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对舒肺压方单煎及合煎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不同煎煮法对舒肺压方成分特征的影响,并基于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观察舒肺压方单煎及合煎对肺动脉高压的改善作用。结果:舒肺压方单煎液及合煎液中均检出 707 种成分,单煎液与合煎液成分种类一致;其中 644种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63 种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与单煎液比较,合煎液中有 46 种成分含量明显上调,17种成分含量明显下调;舒肺压方合煎较单煎可明显降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改善肺部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舒肺压方不同煎煮方式可影响其成分特征,合煎较单煎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肺动脉高压舒肺压方单煎合煎药效物质基础

    芪红胶囊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及AKT/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翟雪芹朱鹏程王晓峰范辉...
    2150-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芪红胶囊基于蛋白激酶 B/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KT/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将 36 只雄性 SD大鼠随机选取 6 只作为假手术组,另 30 只作为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 I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5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芪红胶囊低剂量组[QH-L组,0。324 g/(kg·d)]、芪红胶囊中剂量组[QH-M组,0。648 g/(kg·d)]、芪红胶囊高剂量组[QH-H组,1。296 g/(kg·d)],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溶液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0 mL/kg),各组均每日灌胃 1次。连续干预 4 周后,选用 M型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判定心脏结构及心功能;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葡萄糖(Glu)、乳酸(LD)、酮体(KB)、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 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检测试剂盒检测其荧光强度;MitoSOXTMRed 线粒体超氧化物指示剂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 AKT、AMPK、mTO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 LVEDD、LVESD、凋亡率、Glu、LD、FFA、KB、线粒体膜电位、ROS、磷酸化 AMPK(p-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LVEF、FS、mPTP及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 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红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 Glu、LD、FFA、KB、线粒体膜电位、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 mPTP、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芪红胶囊中、高剂量组 LVEDD、凋亡率、p-AMPK明显降低(P<0。05),LVEF、F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芪红胶囊低剂量组比较,芪红胶囊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 LVEF、FS、线粒体mPTP、p-AKT水平明显升高,LVESD、ROS、p-AMPK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芪红胶囊可以调节 IHF大鼠心肌代谢底物进程,减少 ROS的过度生成保护线粒体功能,激活 AKT上调 mTOR活性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调控能量代谢,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AMPK-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缺血性心力衰竭芪红胶囊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激酶B/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miR-483-3p靶向调节AT2R/AKT/NO通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鼠心血管损伤的影响

    高华张春
    2158-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miR-483-3p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 2型受体/蛋白激酶 B/一氧化氮(AT2R/AKT/NO)通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鼠心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 5 组,即对照组、模型组、miR-483-3p mimics mock 组、miR-483-3p mimics 组和 miR-483-3p mimics+PD123319组,每组 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皮下注射 280 μg/kg左旋甲状腺素钠制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模型,造模成功后,miR-483-3p mimics mock 组、miR-483-3p mimics 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 miR-483-3p mimics mock、miR-483-3p mimics;miR-483-3p mimics+PD123319组尾静脉注射miR-483-3p mimics和 3 mg/kg AT2R拮抗剂PD123319;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 7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以及白细胞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 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水平;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含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胰岛素(F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值;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血管病理损伤;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心脏组织中 miR-483-3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AT2R、AKT、磷酸化 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p-eN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中 miR-483-3p表达明显下调(P<0。05),血清中 T3、T4、FT3、FT4、FBG水平、IRI值、IL-2/IL-10、TNF-α/IL-6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SH、NO水平及心脏组织中AT2R蛋白水平、p-AKT/AKT、p-eNOS/eNOS明显降低(P<0。05),心血管炎性损伤加重。miR-483-3p过表达可使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逆转,炎性损伤得到改善(P<0。05)。与 miR-483-3p mimics组相比,miR-483-3p mimics+PD123319 组大鼠心血管损伤加重,血清中 T3、T4、FT3、FT4、FBG水平、IRI值、IL-2/IL-10、TNF-α/IL-6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SH、NO、AT2R蛋白水平以及p-AKT/AKT、p-eNOS/eNOS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483-3p可通过激活 AT2R/AKT/NO通路,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鼠心血管损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miR-483-3p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心血管损伤实验研究

    β淀粉样蛋白25-35对BV2细胞TREM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张秀文倪敬年王宗亮李婷...
    2164-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 25-35(Aβ25-35)对小胶质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2(TREM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 BV2细胞随机分为 5组,分别加入 0、5、10、20、40μmol/L的Aβ25-35,作用 24、48 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NF-κBp65、TREM2 mRNA表达。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干预 48h后Aβ25-35≥10 μmol/L细胞成片死亡,干预 24h后,CCK-8检测显示,不同浓度Aβ25-35干预 BV2细胞的存活率均>70%,ELISA 和 RT-PCR 检测显示,Aβ25-35 20 μmol/L 和 40 μmol/L 组促炎因子 TNF-α和TREM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Aβ25-35 20μmol/L的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β25-35浓度 20 μmol/L作用 24 h,能够激活小胶质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可能与 TREM2/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BV2细胞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实验研究

    基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角度探讨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

    罗文宽卢健棋潘朝锌唐梅玲...
    2169-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总结文献发现血管内皮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等途径达到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的目的,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及预后。本研究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角度综述中医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水平。

    心力衰竭内皮功能中医药综述

    心肌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周维祥李星星王禹萌吴正波...
    2175-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室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终末期病理表现,其中核心环节是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由心肌细胞变化和细胞外基质重构共同引起,受多条信号通路调控。对其中的主要信号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相关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对应的靶向药物提供思路。

    心肌纤维化信号通路发生机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