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A及HbA1c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张诚佳井海云王丹
    2224-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5月—2021年 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AHF病人 128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随访 1年,将 86例生存者纳入生存组,42例死亡者纳入死亡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清 GA及 HbA1c水平。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 AHF病人死亡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 GA及 HbA1c对 AHF病人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28例病人出院后 1 年内的死亡率为 32。81%。死亡组心肌梗死、糖尿病发生率、血清肌酐、GA及 HbA1c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GA及 HbA1c是 AHF病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A及 HbA1c对 AHF病人发生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349。00 g/L、125。87 g/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69、0。860,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 0。942。结论:血清GA及HbA1c水平与AHF病人死亡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 AHF病人死亡有较高预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死亡预测价值

    血清DNMT1在心力衰竭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范源洁冯强韩国卫范雷娇...
    2228-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 DNA甲基化转移酶 1(DNMT1)在心力衰竭病人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邯矿总医院收治的 128例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 1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 DNMT1、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DNMT1、hs-CR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 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随访 12个月,统计病人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NMT1、hs-CRP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DNMT1、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比例、DNMT1、hs-CRP、IL-1、IL-6、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 DNMT1与 IL-1、IL-6、NT-proBN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351,0。527,0。326,P均<0。05),血清hs-CRP与血清IL-1、IL-6、NT-proBN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453,0。324,0。443,P均<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NMT1预测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780,最佳截断值为 40。206 μg/L;血清 hs-CRP预测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AUC为 0。840,最佳截断值为 2。347 mg/L;血清DNMT1与hs-CRP联合预测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AUC为0。922,大于DNMT1、hs-CRP单独预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MT1、hs-CRP、心功能分级、LVEF、LVEDD是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NMT1在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高表达,是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与hs-CR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心力衰竭DNA甲基化转移酶1心功能预后相关性

    血清内皮抑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荆飞闯石丽媛孙静
    2232-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内皮抑素(ES)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116 例经确诊的 AMI病人为研究对象(AMI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 108名作为对照组。将 116例AMI病人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65例)和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51 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AMI病人血清 ES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 ES水平与 AMI病人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 AMI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AMI组糖化血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比较,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清E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ES低表达病人的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病人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肌肌钙蛋白 I和 ES高水平是影响 AMI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AMI病人血清 ES水平明显升高,其与 AMI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内皮抑素预后相关性

    血清N-HDL-C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刘亚东成欣李先先雷烨...
    2236-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水平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2021 年 8 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行 PCI术的STEMI病人 362例。记录两组病人一般资料,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随访,记录 MACCE发生情况。结果:失访 23 例(6。35%),随访到符合入组的病人 339例,年龄(51。0±11。3)岁,男 212 例,女 127 例。共 48 例病人发生 MACCE,占 14。16%。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将 N-HDL-C<2。6 mmol/L 定义为达标组,N-HDL-C≥2。6 mmol/L 定义为不达标组,两组 MACCE、再次心肌梗死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 9。760,4。442,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同样的结果(Log-Rank检验,χ2 值分别为 9。792,4。863,P均<0。05)。Cox回归显示,血清 N-HDL-C水平与 STEMI病人 PCI术后发生 MACCE风险相关[HR=4。479,95%CI(1。866,7。245),P=0。003]。结论:血清 N-HDL-C水平是 STEMI病人 PCI术后发生 MACCE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府逐瘀汤对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PCI后近期MACE及预后的影响

    邢雪赵运陈敏娜李敏杰...
    2240-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完全慢性闭塞病变(CTO)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后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日—2021年 1月 1日于我院行 PCI且开通成功的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 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7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为 2个月。两组病人均随访 6个月,观察随访 6个月内两组病人 MACE发生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内皮功能指标以及健康评估 12项简表(SF-12)评分。结果:出院随访 6 个月内试验组 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素 B2(TXB2)、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个月试验组 SF-12 量表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 CTO经 PCI开通成功后病人,能降低近期 MACE发生率,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利于病人预后。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血府逐瘀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炎性因子

    基于LASSO回归探讨多种生物标志物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价值

    杨珊珊潘宇翔郑婉王政...
    2246-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LASSO)回归探讨多种生物标志物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2年 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119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炎性因子、生物标志物及PCI术后 3d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以病人PCI术后 3d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为因变量,运用 10 折交叉验证 LASSO 回归进行特征性变量筛选,以特征性变量作为自变量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生物标志物与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关系,并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以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0折交叉验证 LASSO回归筛选出最具泛化能力的 4个特征性变量糖尿病、尿肾损伤分子-1(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以及尿胱抑素 C(CysC),其对应的 LASSO回归系数分别为 0。436,0。624,0。916 及 2。74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和校正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尿 KIM-1、尿 NGAL以及尿 CysC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糖尿病、尿 KIM-1、尿 NGAL以及尿 CysC构建列线图模型,P=1/(1+e-x),X=-2。345+0。824×尿 CysC+0。565×糖尿病+0。685×尿 NGAL+0。634×尿 KIM-1,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风险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符合度良好。结论:糖尿病、尿 KIM-1、尿 NGAL以及尿 CysC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造影剂肾病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回归,LASSO回归生物标志物预测价值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腹型肥胖ACS的相关性研究

    丁锐胥慧李艳艳
    2251-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与腹型肥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 1月—2021年 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 177 例因胸闷、胸痛就诊的 ACS肥胖病人。所有病人均经多螺旋 CT测量腹内脂肪面积(VFA),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 VFA测量结果将病人分为腹型肥胖病人(87 例)和周围型肥胖病人(90例)。按照 ACS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 Gensini积分再将病人分为不同的亚组。1)按 ACS临床类型分为腹型肥胖不稳定型心绞痛(A-UA)组、腹型肥胖心肌梗死(A-MI)组、周围型肥胖不稳定型心绞痛(P-UA)组、周围型肥胖心肌梗死(P-MI)组;2)按冠状病变情况分为腹型肥胖单支病变组、腹型肥胖双支病变组、腹型肥胖三支病变组、周围型肥胖单支病变组、周围型肥胖双支病变组、周围型肥胖三支病变组;3)按 Gensini积分分为腹型肥胖高积分组(>50 分)、腹型肥胖中积分组(30~50 分)、腹型肥胖低积分组(<30分)、周围型肥胖高积分组(>50 分)、周围型肥胖中积分组(30~50 分)、周围型肥胖低积分组(<30 分)。另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腹型肥胖者 45例为正常腹型肥胖组,健康周围型肥胖者 45 例为正常周围型肥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各组病人的 Lp-PLA2 水平。Pearson 相关性分析肥胖 ACS 病人血清 Lp-PLA2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Lp-PLA2 水平对腹型肥胖病人发生 ACS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肥胖者比较,腹型肥胖 ACS病人和周围型肥胖 ACS病人 Lp-PLA2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A-UA组和 A-MI组 Lp-PLA2 水平均高于周围型肥胖病人的相应亚组。同一肥胖类型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Lp-PLA2 水平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病人(P<0。05)。此外,Lp-PLA2 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 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且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 Gensini积分划分的各亚组中的腹型肥胖病人Lp-PLA2 水平均明显高于周围型肥胖病人各相应亚组(P<0。05)。腹型肥胖ACS病人Lp-PLA2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腹型肥胖 ACS病人血清 Lp-PLA2 预测ACS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7[95%CI(0。822,0。933),P<0。000 1]。结论:腹型肥胖病人较周围型肥胖病人发生 ACS的风险性更高,且 Lp-PLA2 可作为预测腹型肥胖病人发生 ACS的指标。

    腹型肥胖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ensini评分

    高血压病人脉象与动脉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蒋兴梅王艺浩华知陈曼...
    2256-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脉象与动脉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 4 个社区 193 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应用全自动的动脉功能检测仪器检测病人的踝臂指数(ABI)、踝臂脉搏传播速度(baPWV)、脉搏波上行时间(UT)、平均动脉压百分比(%MAP),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脉象组的一般资料及动脉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选取频数较多的脉象,根据脉象将病人分为 4组:弦脉组(62例)、沉脉组(45例)、滑脉组(44例)、细脉组(21例)。弦脉组baPWV较其他脉象组大,滑脉组%MAP较其他脉象组低,弦脉组 UT较其他脉象组小。结论:高血压病人脉象和动脉功能相关指标有一定联系,对临床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脉象动脉功能指标相关性

    不同盐摄入量对H型高血压病人血压达标率及mAlb、ANP、血脂水平的影响

    李卿刘福友冯丽倩付欣一...
    2260-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盐摄入量对 H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达标率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心钠肽(AN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21年 2月—2022年 8月收治的 105例 H型高血压病人,根据病人钠盐摄入量将其分为低盐组(40 例)、正常盐组(35例)及高盐组(30例)。比较各组病人 24h尿钠、24h动态血压达标率、mAlb、AN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 Spearman或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 24h尿钠与血压达标率、mAlb、ANP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低盐组 24h尿钠、mAlb、ANP、TG水平均低于正常盐组与高盐组,正常盐组 24h尿钠、mAlb、ANP、TG水平均低于高盐组(P<0。05)。低盐组白天、夜间及全天血压达标率(70。00%、87。50%、80。00%)均高于正常盐组(51。43%、65。71%、57。14%)与高盐组(40。00%、50。00%、4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 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钠与血压达标率呈负相关(r=-0。622,P<0。001);24 h尿钠与 mAlb、ANP、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564,0。572,0。502,P均<0。001);24 h尿钠与 TC、HDL-C、LDL-C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不同盐摄入量与H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达标情况、mAlb、ANP、TG水平密切相关,低盐摄入对于H型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H型高血压盐摄入量血压达标尿微量白蛋白心钠肽相关性

    血栓弹力图对子痫前期病人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李海鹃李丽君兰景尤
    2263-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诊断早发型子痫前期(EOP)恶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7 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诊断为先兆子痫的孕妇,包括正常妊娠 35例(对照组),轻度 EOP 34例,重度EOP 15例。通过肘前静脉穿刺获取血样,用于TEG和血液凝固分析。使用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重度 EOP风险评分,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在诊断重度EOP中的价值。结果:重度EOP的凝结时间(CT)明显长于对照组和轻度EOP组(P<0。05),轻度EOP组和重度EOP组最大裂解(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EOP组ML明显高于重度EOP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度EOP组和重度EOP组的蛋白 S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组织因子活性(TFa)、血栓调节蛋白活性(TMa)、TMa/TTa、TFa/TFPI、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升高(P<0。05)。在重度 EOP妊娠妇女中,观察到血浆中的最大凝块硬度(MCF)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0。543,P<0。05)。CT与 TMa/TTa、TFa/TFPI、TF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477,0。637,0。632,P均<0。05)。ML和TMa/TTa、D-二聚体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3,-0。560,P<0。05)。多变量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T、TFa/TFPI、TMa/TTa、ML水平与重度 EOP相关(P值分别 0。002,0。022,0。024和 0。004)。通过将β值整合为统计权重,构建了重度 EOP风险评分,公式为:CT×0。484-TFa/TFPI×1。127+TMa/TTa×0。163+ML×0。402。ROC曲线分析显示,重度 EOP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95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1。4%和 81。8%。结论:由TEG参数、高凝状态参数构建的重度EOP风险评分可能是及时识别具有轻度或重度 EOP可能性的有用工具。

    子痫前期恶化血栓弹力图血液凝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