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

    张铭杰卫靖靖包宇张艺琳...
    2305-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型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差异,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中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或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文献。检索时限为 1998年 1月 1日—2022年 12月 31日。使用 Excel 2016软件分别建立处方数据表,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V3。0 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处方 855首,缓慢型心律失常处方 431首。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高频中药为甘草、丹参、麦冬、黄芪、酸枣仁等,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高频中药为甘草、附子、桂枝、黄芪、丹参等。功效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均较多,清热药、安神药在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占比较高,解表散寒药、温里药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占比较高。性味归经中,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中药以甘温、辛温为主。归经均与心、肺、脾、肝、肾密切相关。药物组合模式分析得到甘草-丹参使用频率较高,甘草-麦冬在快速型心律失常中较多,甘草-附子、甘草-桂枝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置信度最高组合为麦冬、桂枝→甘草,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为甘草-细辛、麻黄→附子。K-means聚类分析分别得到 4 个核心处方。结论:快速型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均为本虚标实之病,共同病机为"虚""瘀",快速型心律失常多"阴虚"兼"热",缓慢型心律失常多"阳虚"兼有"寒",共同治法为"补气活血",共同核心中药为甘草、丹参,在此基础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用具养阴清热、安神镇惊功效的药对及方剂;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用具温阳复脉、益气健脾功效的药对及方剂。

    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王琨杨传华杨洁
    2312-2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BATMAN-TCM)进行检索并筛选出益气活血方中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人类基因名片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药品数据与药物靶点数据库(DrugBank)、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检索冠心病对应疾病靶点;通过 R语言"Venn"插件得到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和冠心病的共同靶点基因,应用 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中CytoNCA插件筛选候选核心靶点基因,并逆向获得相关有效成分;共同靶点通过 R语言"ClusterProfile"等插件,完成基因本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通路,根据节点筛选核心靶点及成分;利用 AutodockTool 4软件对所筛选的核心靶点及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活血方 113个主要有效成分,经分子对接验证后,得到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有热休克蛋白 90α家族 A类成员 1(HSP90AA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B1(AKT1)、雌激素受体 1(ESR1)、核因子κB P65(REL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核心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和柚皮素。结论:益气活血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和柚皮素等有效化学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 HSP90AA1、AKT1、ESR1、RELA和 CASP3 等关键靶点,调节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前列腺癌和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传导途径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冠心病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疏肝解郁类经典名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网状Meta分析

    李泰兴潘健略郭伟健何佰程...
    2322-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网状 Meta分析方法比较与评价疏肝解郁类经典名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C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单独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C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 2022年 10月 2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估和筛选,并完成资料提取。运用 RevMan 5。4 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 17。0进行网状 Meta分析。结果:纳入 35项研究,涉及病人 3 094例,研究涉及的干预措施共 9种,其中有 34项研究以临床总有效率为主要结局指标,9项研究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9项研究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网状 Meta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上,逍遥散治疗效果更佳;在改善 HAMA评分上,丹栀逍遥散+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更佳。在安全性上,丹栀逍遥散+西医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临床上治疗 CN,不仅要疏肝解郁,还需辅以健脾益气,且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但是,基于本研究的局限性,需要更多高质量、多样本、多结局指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心脏神经官能症疏肝解郁网状Meta分析

    中药联合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影响的Meta分析

    陈芷妍何春颖杜毅达陈文洁...
    2333-2341,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用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PD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 Ⅲ)评分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对中药联用多巴胺能药物改善 PD运动症状及治疗后多巴胺能药物用量变化进行 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对 6项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中药联用多巴胺能药物能显著降低PD病人UPDRSⅢ评分,改善运动症状[MD=-4。03,95%CI(-4。93,-3。12),P<0。000 01];在排除异质性后发现联合中药治疗后能降低 PD病人 LED[MD=-55。35,95%CI(-86。17,-24。52),P=0。000 4]。对 4项记录不良反应的 RCT进行分析显示,中药联用多巴胺能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MD=2。41,95%CI(1。44,4。02),P=0。000 8]。结论:对纳入 6篇文献的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用多巴胺能药物比单独运用多巴胺能药物能够在改善 PD病人运动症状的同时减少治疗后 LED,其轻度胃肠道症状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考虑与口服中药造成的胃肠道刺激相关。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中药Meta分析等效剂量

    通络熄风汤通过调控Mst1/Sirt3信号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

    王继升李海松王璐高昂...
    2342-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络熄风汤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只 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空白组,1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络熄风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灌胃,通络熄风汤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通络熄风汤悬浮液灌胃治疗,连续干预 8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受体蛋白 1(SQSTM1/P62)、磷酸化哺乳动物无菌 20样激酶 1(p-Mst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3(Sirt3)蛋白的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以评价通络熄风汤对高血压心肌损伤改善的效果及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熄风汤组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及舒张压(P<0。01)。通络熄风汤治疗后大鼠心肌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排列情况与坏死状态均有明显改善。通络熄风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 p-Mst1、P62蛋白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Sirt3蛋白含量升高(P<0。01)。结论:通络熄风汤可以介导 Mst1/Sirt3 信号通路对心肌组织细胞自噬水平进行调整,并且保护心脏功能。

    高血压心肌损伤通络熄风汤细胞自噬哺乳动物无菌20样激酶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信号通路

    萝卜硫素调控Nrf2预防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损伤和肺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

    葛亮李光才张泽莲
    2347-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萝卜硫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细胞系 2相关因子 2(Nrf2)预防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和肺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30只用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萝卜硫素组,每组 10只。模型组和萝卜硫素组大鼠构建PAH大鼠模型。经胸回声测量使用高频、高分辨率数字成像平台检测大鼠右心室心脏指数(CI)、肺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肺动脉加速时间(PAT)、肺动脉射血时间(PET)、右心室舒张期内径(IDd)、右心室自由壁厚度(FW)、右心室等容松弛时间(IVRT)、三尖瓣舒张早期心肌收缩速度(RVE)、三尖瓣舒张早期心肌舒张速度(RVE')、收缩压速度(S')和心肌性能(Tei)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Nrf2和NQO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α1(COL1A1)、Ⅰ型胶原α2(COL1A2)mRNA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 IL-6 mRNA表达。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C)。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大鼠全肺α-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 SOD、GSH-Px、TAC和 GSH水平,CI、VTI、PAT、PET、RVE'、S'、Tei指数、Nrf2、α-SMA和 NQO1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萝卜硫素组 SOD、GSH-Px、TAC,GSH水平,CI、肺动脉瓣 VTI、PAT/PET、RVE'、S'、Tei指数、Nrf2、α-SMA和 NQO1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 IDd、FW、IVRT、RVE/RVE'、FN、CTGF、COL1A1、COL1A2、TNF-α、IL-1β和 IL-6 mRNA 蛋白表达、MDA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萝卜硫素组 IDd、FW、IVRT、RVE/RVE'、FN、CTGF、COL1A1、COL1A2、TNF-α、IL-1β和 IL-6 mRNA蛋白表达、MD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萝卜硫素通过上调 Nrf2/NQO1减少缺氧暴露诱导的 PAH中肺血管重构并改善右心室功能障碍,萝卜硫素作为一种预防 PAH的新型辅助疗法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右心室损伤肺动脉高压萝卜硫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肺血管重构

    艾司氯胺酮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王迪王利利
    2353-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LIR)所诱发的心肌损伤的影响,探索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时间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 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艾司氯胺酮组(Sham+Esk组)、缺血前艾司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IR+Esk1组)、再灌注前艾司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IR+Esk2组),每组 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 3h,再灌注 2h)。经药物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 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结果:相较于 Sham组,IR组血清 cTnI、TNF-α、IL-6、NE含量升高,Sham+Esk组血清 cTnI、TNF-α、IL-6含量降低、NE含量升高(P<0。05)。相较于 IR组,IR+Esk1 组和IR+Esk2组血清cTnI、TNF-α、IL-6含量降低,IR+Esk1组血清NE含量降低、IR+Esk2组血清NE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下肢缺血再灌注艾司氯胺酮心肌损伤炎性因子实验研究

    基于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通路探讨"长强"配"太溪"穴电针治疗自闭症神经发育障碍的作用机制

    林锦韬李爱武刘钊汝宫凤英...
    2357-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强"配"太溪"穴电针治疗自闭症神经发育障碍仔鼠的靶向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已成功受孕 SD大鼠 10 只,分为造模组和非造模组,每组 5只,造模组大鼠给予丙戊酸钠 600 mg/kg灌胃造模,非造模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将造模组大鼠所产 36只仔鼠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每组 12只,随机选取非造模组仔鼠所产的仔鼠 12 只作为对照组。电针穴位组仔鼠在出生第 24天即开始电针长强和太溪穴位。电针非经非穴组避开经络和穴位针刺。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所有仔鼠行旷场实验和 Morris水迷宫测试。并取仔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断头处死留取海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仔鼠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 A型受体(GABAAR)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仔鼠海马组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β-catenin和微白蛋白(PV)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旷场实验结果表明,经干预后,电针穴位组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高于模型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经干预后,与模型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而穿越次数增加,平台停留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仔鼠 Glu、GABA、海马 GABAAR mRNA、β-catenin和 PV相对表达水平降低,而 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长强和太溪穴可有效改善自闭症仔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靶向调控自闭症神经发育障碍,其具体机制可能与通过促进 GABA神经通路的兴奋-抑制平衡,同时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有关。

    自闭症γ-氨基丁酸长强穴太溪穴针刺

    甘松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陈佳永庞延潘朝锌卢健棋...
    2363-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甘松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期为甘松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甘松是临床常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外用可祛湿消肿。甘松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酚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等,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独特。

    心血管疾病甘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QKI在心血管发育和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樊晋荣边云飞余浩瑗何强...
    2366-2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 QKI(Quaking)在心血管发育和功能中的研究进展。QKI作为核糖核酸结合蛋白(RBP),是核糖核酸(RNA)的信号转导和激活(STAR)基因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属于异质核糖核蛋白(hnRNP)K同源域(KH)结构域蛋白家族,有 QKI-5、QKI-6 和 QKI-7三种羧基末端结构域不同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QKI不仅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在包括心血管发育、骨代谢和癌症进展的领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心血管RNA结合蛋白QKI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