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ST2联合Gensini评分对急性STEMI病人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

    安锦华李建国
    3186-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蛋白(sST2)水平及 Gensini评分对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 7月—2022年 8月于山西省汾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为STEMI且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 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院内 MACE分为发生 MACE组(13 例)和未发生 MACE组(117例)。比较两组 sST2 水平、Gensini评分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预测 MACE发生的价值。结果:与未发生 MACE组比较,发生 MACE组病人的 sST2 水平、Gensini评分较高(P<0。05);sST2、Gensini评分与STEMI病人急诊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相关,当sST2取 69。675 ng/mL时,其预测院内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 92。3%和76。1%,当 Gensini评分取 81分时,其预测院内 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 84。6%和 64。1%。结论:sST2 联合 Gensini评分对急性 STEMI病人发生院内 MACE有预测价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ensini评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构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王勇力黄秀红罗敏刘周敏...
    318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 Toll样受体 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2年 6月我院收治的 82例老年 AMI并发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另纳入 82 例单纯老年 AMI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影响因素,用 R统计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该模型的性能。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氨基末端 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VEF、NT-proBNP、TLR4 mRNA及 NF-κB mRNA水平是老年 AMI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 0。802,校准曲线证实模型预测老年AMI病人心力衰竭发生与实际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显示,含 TLR4 mRNA、NF-κB mRNA的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结论:LVEF、NT-proBNP、TLR4 mRNA及NF-κB mRNA是老年AMI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预测老年 AMI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模型

    STEMI病人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鑫郭涛
    3194-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 2021年 1月—2023年 1月于本院进行PCI术的 130例STEMI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中是否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分为未发生组(100例)和发生组(30 例)。收集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对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心肌梗死严重程度(Killip)分级Ⅲ级或Ⅳ级为 STEMI病人 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为保护因素。iCEB、年龄、Killip分级、吸烟史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28,0。652,0。592,0。667。结论:iCEB、年龄、吸烟史、Killip分级均为 STEMI病人 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在 STEMI病人中筛选出 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病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慢血流无复流

    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罗静慧郑朝霞李莉牛福英...
    3198-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3 年 3月—2022年 9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 STEMI病人 8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病人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3 例)和存活组(817例);根据病人入院时SAA水平分为低水平SAA组(SAA<54 mg/L,786例)和高水平SAA组(SAA≥54 mg/L,104例)。分析病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SAA预测病人院内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心肌梗死严重程度(Killip)分级≥Ⅲ级比例、左主干病变率、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及血肌酐(Cr)、心率(HR)、氨基末端 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cTnI)、SAA 水平高于存活组,平均动脉压(M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AA为病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 SAA组病人 NT-proBNP、CK-MB峰值、cTnI峰值及 MACCE、心源性死亡、院内死亡发生率高于低水平 SAA组,LVEF低于低水平 S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预测 STEMI病人院内死亡曲线下面积为 0。829,敏感度为 82。19%,特异度为 77。23%。结论:入院时 SAA表达水平升高为 STEMI病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淀粉样蛋白A院内死亡危险因素预测价值

    BMI、呼吸暂停指数及血压与高血压合并OSAHS病人心血管损伤的关系

    夏开张华张宇厉菁...
    3202-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指数(AHI)及血压与心血管损伤的关系及心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20年 7 月—2022 年 11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 OSAHS并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 1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PSG监测分为轻度 OSAHS组(57 例)、中度 OSAHS组(53 例)、重度 OSAHS组(55例);另选取 50例单纯高血压病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 4组病人临床资料、睡眠呼吸情况、血压及心血管损伤指标;对高血压合并 OSAHS病人心血管损伤指标与 BMI、AHI及血压的相关性并进行 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 OSAHS程度的加重,4组 BMI、AHI、氧减指数、24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及室间隔厚度(IVST)、踝臂指数(ABI)逐渐增加,血氧饱和度(S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管舒张功能(FMD)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 OSAHS病人 IVST、ABI与 BMI、AHI以及 24 hSBP、24 hDBP呈正相关(P<0。05),LVEF、FMD与BMI、AHI以及 24 hSBP、24 hDBP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OSAHS组病人 BMI、AHI、24 hSBP、24 hDBP均是诱发心血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 OSAHS 病人BMI、AHI、24 hSBP、24 hDBP与心血管损伤密切相关,且均是诱发心血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

    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血管损伤呼吸暂停指数

    活血化瘀补气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潇刘玉强侯春霞
    3206-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补气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2023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补气方治疗,两组连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实验(6MWT)、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炎性因子[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2,P=0。676)。结论:活血化瘀补气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活血化瘀补气方美托洛尔中医证候心功能炎性因子

    IGF-1与IGFBP-3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刘恩香刘晓晨李晶晶王岳胜...
    3210-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表达改变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2022 年 7 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接受 RFCA治疗的 133 例PA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3个月内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3 例)和无复发组(80 例)。采用要 Spearman法分析血清IGF-1和 IGFBP-3表达水平与 RFCA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采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IGF-1 和 IGFBP-3 对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IGF-1、IGFBP-3表达水平高于无复发组(P<0。05);血清 IGF-1、IGFBP-3表达水平与RFCA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6,0。727,P<0。05);复发组病人左心房大小、左心房内径(LAD)、心肌纤维化程度、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P波终末电势(PtfV1)均高于无复发组,左心耳排空血流峰速(LAA-PEV)、左室充盈压(E/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无复发组(P<0。05);LAA-PEV为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左心房大小、LAD、心肌纤维化程度、Pmax、Pd、PtfV1、IGF-1 及 IGFBP-3 均为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 IGF-1、IGFBP-3二者联合预测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 IGF-1、IGFBP-3水平与 P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 PAF病人RFCA术后是否复发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复发

    左心房应变参数联合CT-1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张超高颖朱慧英邵利...
    3215-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应变参数联合血清心肌营养素 1(CT-1)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病人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2年 1月于我院首次行 RFCA的 NVAF病人 256例作为 NVAF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非 NVAF者 256名作为对照组。根据复发情况将 NVAF组病人分为复发组(72 例)与非复发组(184 例)。比较左心房应变参数[左心房收缩期应变(LASct)、储备期应变(LASr)、管道期应变(LAScd)]及血清CT-1水平差异;运用Cox回归分析RFCA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 LASr、LAScd、LASct及血清 CT-1 对 RFCA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建立 Kaplan-Meier曲线描述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VAF组血清 CT-1水平升高,LASr、LAScd、LASct水平降低(P<0。05)。复发组血清 CT-1 水平高于非复发组,LASr、LAScd、LASct水平低于非复发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LASr、LAScd、LASct、CT-1 是 NVAF病人 RFCA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左心房应变参数 LASr、LAScd、LASct联合血清CT-1预测RFCA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 0。961,优于单一指标预测的 0。835,0。855,0。838,0。881(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97。22%)高于单一指标的 76。38%,81。94%,76。38%,75。00%(P<0。05)。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显示,LASr≤18。94%、LAScd≤10。26%、LASct≤9。67%病人复发率均高于 LASr>18。94%、LAScd>10。26%、LASct>9。67%病人,CT-1≤125。81 pg/mL 病人复发率低于 CT-1>125。81 pg/mL 病人(P<0。05)。结论:LASr、LAScd、LASct及血清 CT-1与 NVAF病人 RFCA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对复发有较好预测价值,可用于评估预后。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发左心房应变心肌营养素1

    右美托咪定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心肌标志物及BIS值的影响

    刘慧慧郝卫红
    32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心肌标志物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8月—2023年 12月于我院择期进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在麻醉诱导前 10 min,试验组病人接受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 μg/kg静脉输注,之后以每小时 0。4 μg/kg的速率维持输注;对照组则接受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两组病人均利用麻醉输注工作站进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记录搭桥数量、麻醉时间、唤醒时间及麻醉药物剂量;测定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 24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 BIS值。统计术中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手术后 24h内,试验组 CK-MB及 Tn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试验组 HR、RPP和 MAP水平高于对照组,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保护心肌细胞,提高病人唤醒时的平稳性和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脑电双频谱指数值

    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百令胶囊治疗H型高血压肾损伤早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晓英陈还珍
    3226-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百令胶囊治疗H型高血压肾损伤早期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 20日—2023年 1月 20日于忻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 H型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正常值 0~25 mg/L)病人 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依那普利叶酸片联用百令胶囊,32例)和对照组(依那普利叶酸片,30 例)。治疗 4 周后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Hcy、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 H型高血压肾损伤早期病人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较单纯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Hcy、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相当。

    H型高血压肾损伤依那普利叶酸片百令胶囊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