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找句子谈感悟把握要点明思路——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教学实录

    周志恩
    47-50页

    大道至简:启发诱导的教学艺术——周志恩《宇宙的边疆》教学赏析

    蒋雨婷孔凡成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志恩老师在教学《宇宙的边疆》时,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关注"教什么",通过关键提问、品词析句和语境教学等手段,积极启发和诱导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科普说明文的深处,体现出"大道至简"的高超教学艺术.

    《宇宙的边疆》教学启发诱导大道至简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中"忧"字的多角度理解

    彭先飞
    54-5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操在《短歌行》诗中3次提到了"忧"."忧"既是诗中感情最浓烈的词语,也是诗的感情线索.曹操的忧有着深广的历史背景、深刻的历史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短歌行》诗中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解"忧"的独有方式.

    《短歌行》忧的背景忧的内涵忧的特征解忧方式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赏析

    黄伟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合花》生动表现出小通讯员、新媳妇崇高的人性美,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得力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第一人称的亲切真实、叙述方式的灵活多变、虚实相生的艺术构思.

    艺术特色典型形象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虚实相生

    中国文人坚守的是什么——从《陈情表》说开去

    张盼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情表》不仅有李密对祖母的孝,更有他对个人节操的坚守.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司马迁等人对理想信仰的坚守,文天祥等人对民族气节的坚守,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坚守所做出的妥协.探究中国文人坚守背后的文化原因,会发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文人的风骨.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人的坚守,确定自己生命中的坚守,让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中国文人坚守个人节操理想信仰民族气节文人风骨

    生命个体的挣扎与突围——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看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和互动

    郭春伟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和性格都会产生影响,对人物思想、语言、动作、行为甚至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长久的作用.反过来人物对社会环境有一个反作用,推动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分析小说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和互动.

    小说人物社会环境共生互动

    巧搭"脚手架",提升双减下写作质量

    江通华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变初中作文训练中"重量""轻质"的现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作文设计走向"重质""轻量"的高效之路.为提升双减下学生写作质量,初中语文写作要立足课文,巧搭思维的项目"脚手架",打通"例子"与写作之间的壁垒,驱动学生主动完成写作任务,同时还要贴近生活,设计实践性和探究性作文练笔作业,搭建情境"脚手架".

    写作初中语文脚手架作业设计双减

    论双线融合教学之线上作文微课设计

    林雅媛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微课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作文微课教学设计上采取的主要策略有:设置写作情境,注重问题导向,搭建展示平台,结合限时训练,做好微课反思,实现课堂延伸.

    作文教学双线融合微课设计实践研究

    思维导图在文言虚词教学中的应用

    赵君花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有助于将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加以整理,使之清晰分明,易于记忆.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起源演变、归纳总结文言虚词的词性意义、体悟其惯于出现的位置、古今异义,从而加强对文言虚词的把握与记忆.

    文言虚词思维导图应用作用

    情境创设: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戴燕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依据教材内容,立足学科素养和任务群,确定单元主题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情境创设让大单元教学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将学生预先放在解决任务的情境中,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思考怎样的学习更有效,让学习成为一种参与,甚至通过大单元情境让知识"活"起来,让语文学科更立体化.

    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随世趋新整合关照共情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