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式美 音乐美 绘画美——《再别康桥》多重意蕴解读

    马军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不仅是徐志摩的代表作,更是现代诗歌的杰出之作.它所展现的"三美"——形式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赋予了这首诗无尽的魅力.文章试图从"三美"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歌的深层意蕴.

    《再别康桥》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

    乡土小说《蒲柳人家》再解读

    陈青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在20世纪80年代便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视角对《蒲柳人家》进行再解读,该作品大量运用民间口语俗语,尽显乡土特色;巧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句生动形象;善用细节描写,塑造动人形象;精心构思,让故事情节曲折多彩.

    《蒲柳人家》乡土小说俗语修辞细节情节

    语文测评实践"四化"教学

    李海锋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测评工作很重要,能有效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确立明确、具体的测评标准,测评知识覆盖面要广;测评方法要注意人性化,因材施"评",分清层次;测评形式要灵活,测评主体要多维;测评语言要有艺术性,做到中肯、明确、生动.

    测评具体人性多维艺术

    以科学测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王方毫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测评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测评要全面,测评内容覆盖面要广.测评要做到常态化,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教师要灵活选择测评方法,发挥评价功能;实施多边评价,形成教学合力;要注意测评的人性化,因人而异.

    测评全面常态灵活多边人性化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新思维

    钱美锦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语文作文是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能力的载体,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趋势与热点.在备考阶段,对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新思维进行分析,是提升教师语文备考和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当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作文命题的新思维后,他们学习和应考的方向也会更为明确.以 2022 年高考作文命题为例,从"以育人为导向""以课标为依据""以改革为目的"三个方面概述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新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语文作文的备考方向.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新思维

    在单元整体中品察语言魅力——以八上现代文部分为例

    周娉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可以打破篇目的束缚,以单元为背景,探究发现语言的独特魅力."真实客观"的语言可以运用艺术化的表达,寥寥数笔能成就刻画人物的神来之笔,连贯畅达的语言表达让散文形散神聚,写意手法的渲染实现了"以文化人"之效,彰显无穷魅力.

    单元背景探究发现语言魅力

    文言文教学中"读思达"方法的运用——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钱冬梅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思考、表达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思达"方法的运用,将这三个环节有序衔接,助力学生把握文言文的情感脉络与行文线索,在鉴赏表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读思达"方法的运用为主线,围绕统编《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深入探索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发挥"读思达"方法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读思达"教学策略

    打开高效课堂的密钥

    何文清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具体教学教研实践,分析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方法,根据不同文本,寻找合适巧妙的角度,可从题目切入,或抓住关键词句、文章矛盾点,或善用留白,或借助活动,或捕捉意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突破口设计角度

    浅议实用文的美育价值——以《苏州园林》"图画美"为例

    王西川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可以看到实用文如何在美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绘,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园林的美.其次,通过与园林的情感交融和精神对话,促进了物我合一的审美交互,加深学生对"情趣美"的理解和体验.最后,通过对苏州园林"图画美"概念的探索,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认识和审美创造力.

    《苏州园林》图画美美育价值审美体验

    凸显生本意识:语文教学应"学、思、悟、行"

    林雅聪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本意识突出以学生为本,鼓励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生本意识,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新课标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语文教学研究的范畴在涵盖文本解析、教学方法探索的同时,核心聚焦于学生学习的需求、过程与成效.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守生本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学、思、悟、行",方能师生协同发展,提升教学效率.

    生本意识语文教学学思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