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2023年全国乙卷文学类阅读看《乡土中国》教学

    景芸芸寇永升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曹多勇的《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二单元"劳动光荣"人文主题相呼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通过赏析德贵这个典型形象,可以深切地理解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需要调整策略和思路,与高考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高考命题《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育人合力

    《烛之武退秦师》文化教学

    刘宏业
    42-45页

    高雅丰富的文化之旅——评《烛之武退秦师》文化教学

    冯为民
    45-47页

    设喻与整句艺术的逻辑奥秘——说说《劝学》中的"对比"思维方法

    李旭山
    48-52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审美操作摭谈——"南通市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评优课活动启示录

    袁菊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实际教学情况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精神,谙熟审美操作,不知所措.为此,我们组织了"南通市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评优课活动,重点探索审美操作路径.评优课启示我们,教学应从画面美、语言美、哲理美方面重点思考.

    审美素养画面美语言美哲理美

    "对谁讲"决定"如何讲"——《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解读

    张志强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成为经典的原因,不仅在于演讲内容本身,更在于基于受众意识确定的演讲主题,合适的语体、思路和策略.读者只有结合现场情境,从受众角度去赏析演讲稿,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深刻、睿智和伟大,才能真正领会其作为实用类文本的独特魅力.

    受众意识演讲说服情境实用类

    小人物 大用意——也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李小二

    张为勤
    61-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小二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刻画最成功的小人物,他确实小,小得连名字都没有;可是他又很"大",大得立于故事的开篇之处,大得可以与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友,大得甚至可以探听朝中机密.可见,此"李小二"虽"小",其作用却"大",用意也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人物大作用李小二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课标指向与实践路径

    张勇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明确的课标指向: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新课标关注媒介素养,对落实新时代育人根本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该任务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中语文任务群学习涵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践路径有重要意义.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媒介素养语文核心素养

    《我与地坛》整本书阅读策略

    葛心雨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应该通过语文课程人文关怀的特点,将生命教育根植于每个学生的生命之中.基于此,本文以《我与地坛》的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品味阅读、多元阅读和深度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框架,思考书中蕴涵的深刻生命哲理.

    史铁生整本书阅读《我与地坛》

    阅读兴趣即写作兴趣——基于兴趣的"读书笔记"写作反思

    张洪涛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书笔记的创作,要坚持"阅读的兴趣即写作的兴趣"的理念.因为读书笔记是个性化写作的起点,高中写作教学只有加强"读书笔记"写作的整体设计,学生才能在阅读天地中编织好写作梦想的经纬,才能更好地记录阅读经历,记录美丽思想,记录学习生活.

    读书笔记兴趣个性化写作笔记体系